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還是有好消息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經過這麼多人的奮鬥,我們也有了能夠卡住丑國脖子的技術了,這是好事。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技術,讓他們再也卡不住我們的脖子,我們還要反過來去卡他們的脖子!」

  「道阻且長,同志們都要保持清新的頭腦啊!」

  那位記者很明顯沒有想到葉泠會這麼說,她呆愣了片刻,趕緊吧葉泠說的話都記下來,問出了詞卡上的最後一個問題。

  「葉司長,您有什麼想給青年人的寄予嗎?」

  葉泠腦子裡冒出很多能拿來當座右銘的話,可她挑挑揀揀,愣是一句想用的都找不出來,腦海中剎那間靈光一閃,她有了答案。

  「年輕人,好好搞技術,有技術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

  番外

  花國的發展太快了, 快到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停下來回頭去看。

  閒來無事時停下來想想、回過頭去看看,難免會覺得自個兒好似生活在夢裡。

  咋感覺吃不飽啃樹皮草根的日子並沒有過去多久,家裡的糧食就多到滿倉滿缸不愁吃了?

  原先吃點肉那麼困難, 現在餐桌上頓頓都有肉吃。

  最要命的是, 老百姓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奇怪好驚訝的,就好似這變化微不足道一般。

  這可是幾千年都沒有過的顛覆性大變革啊!

  大傢伙平時不往這方面想, 不留心這些,每天都被時代的潮流推著向前走,也沒覺得有啥好奇怪的。畢竟沒人是從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突然變成家裡吃肉吃到撐,大家都是先過渡到糧食不缺而且能夠偶爾吃個肉, 然後再過渡到頓頓都能吃肉的,雖然間隔時間不長,但足夠老百姓接受現實了。

  又不是從頓頓吃肉過渡到家裡揭不開鍋, 有啥不好接受的?

  花國的老百姓素來都佛系得很,只要是對自己好的事, 都能欣然接納,並不存在那些妖魔化的抵制。大家想的都有一樣,干好自己手裡的事, 賺到足夠生活的錢,看市場上新出了什麼東西,如果有想買的,那就買下來!

  回頭看之前那拮据摳省的日子,想想都覺得苦。一番襯托對比下來, 其實是當下生活就好像泡在蜜罐子裡一樣。

  原先整個生產隊都不一定捨得買一輛農機, 現在好多農民家裡已經有了農用機車,三輪車、拖拉機在農村已經很常見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於鮮少被人提及的那個被萬物生集團『打入冷宮』的冬藏公司。

  尋常百姓不知道冬藏公司, 但領導人是知道的,有許多跟著冬藏公司一起攻關高新技術的企業也知道冬藏公司的名氣。

  在領導人眼中,冬藏公司就是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一條臂膀,不僅自己發展了起來,還帶著整個國內學術界在發展自身的基礎上撒腿狂奔。

  在那些合作企業眼中,冬藏公司就像是無所不能的神,葉泠花大價錢召集到的那麼一大批國內外頂尖人才匯聚出的隊伍實在太強大了,強大到另競爭對手絕望。

  就比如大洋彼岸的雅妹兒與歐娘娘,這會兒就挺絕望的。

  春回公司的生物化學原料的研發與生產原本就是強項,手裡還握著多種複合植物提取物這張王牌,完全算得上是國際日化領域的一個巨頭了。

  可葉泠在日化領域中探索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她一直都保持著三個月發表一篇綜合學術論文的頻率,靠著這些論文中獨特的論點與新穎的研究內容在全球高等院校無限吸粉,有不少沉迷於科研的人為了追逐真理而加入到萬物生集團,跟著葉泠干。

  國內那些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自是不用多說,許多人就是把葉泠當做偶像來看的,只要萬物生集團向他們拋出橄欖枝並且給的待遇足夠生活,他們就願意到萬物生集團來,哪怕是為愛發電。

  再者還有京城化工學院那幾個東山省的小伙子,原本讀大學的時候成績並不算突出,在同一屆的學生中只能算是中上游水平,可跟著葉泠一頭扎進玻尿酸的研究之後,這幾個人就起飛了,當初一起上課的同學朋友還在各自崗位上熬適應期,這幾個東山省的小伙子創辦的花溪生物已經在國際供應市場上小有名氣了,在別人還因為一個月漲了五塊錢的工資而欣喜時,這些人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科學技術改變命運的例子擺在所有人面前,有些熱血上頭的人甚至喊出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整個花國上下都掀起了好好學習的熱潮。

  原先有些家庭因為經濟條件不足而被迫讓孩子們放棄學業,或者是讓部分孩子放棄學業,全家集中力量供成績最好的那位念書。可如今老百姓都不缺吃穿用度,手頭也有了閒錢,看著搞科學技術的人那麼賺錢,紛紛動了投資教育的心思。

  自己這輩子算是完蛋了,靠自己努力的話,就算把一身骨頭都榨乾也榨不出個錦繡前程來,但兒孫不一樣,不求個個上學的兒孫都能學習好,只要走出一個來,那全家就像是中了大額彩票一樣令人興奮了。

  -------------------------------------

  得到了技術加持的工廠們迅速發展,瓜分占領國內市場後,目光瞄準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雖說有不少沒跟得上時代步伐的工廠被這股由萬物生集團卷攜起來的洪流碾得支離破碎,但更多的工廠是乘著這股洪流走向飛黃騰達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