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萬物生集團開放技術授權是『一隻手』,國-家放開民營企業的建設管制是『另一隻手』,兩隻手握在了一起, 代表著科技發展這套『內功』運行經絡的任督二脈就打通了。

  棉花產量翻了四倍有餘,全國各大棉產區的產棉質量都趨於上乘, 再加上諸多紡織廠都引入了萬物生集團的設備,花國的紡織業迅猛發展,國內市場消耗不了, 那就賣到國外去。

  全國的糧食產量與肉類產量都在增加,各地興起了建設冷庫與恆溫庫的熱潮,隨著人口增長而來的糧食危機於不覺中消弭於無形。

  葉泠種下的一顆顆種子,都在漸漸地生根發芽。

  萬物生集團也在這趟改革浪潮中實現了轉變,從實業巨人變成了科技觸角滲透到行行業業的科技巨人。

  春回公司緊緊抓著藥化線, 以藥物原材料研發為核心, 附帶著經營日化線,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巨頭。

  夏榮公司在農業與紡織業服貿業內打下了一片新天地,雖然暫時還無法同歐洲那些頂尖服貿大牌、高端奢侈品相提並論, 可夏榮公司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將高端服貿業當做是主戰場,夏榮公司選中的是中低端服貿市場,憑藉棉纖維與多種化學纖維複合製造的紡織品以及花國美術學院牽頭做的結合了琉球審美、丑國審美、花國元素以及歐洲審美的衣服在海外市場一炮而紅,迅速搶占國際市場,占領了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中低端紡織品市場。

  秋繁公司入局工業製造業,從大宗製造到精細製造,已經能與嘚國、琉球等許多國-家的巨頭比肩,最先設計出了技術獨立自主的私家車,然後轉型進入家電製造領域,研發出品類繁多的電器產品,在資本富裕的海外圈錢無數。

  相比起另外三位兄弟,冬藏公司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好似藏入到冰雪之下,聲名不顯,說是默默無聞也毫不為過。

  許多人都說葉泠偏心,明明在創辦萬物生集團的時候建了四個公司,實則只管三個公司,另外一個公司銷聲匿跡這麼久,想來是已經被葉泠拋入冷宮了,甚至還有不少人暗地裡笑話葉泠不自量力,一開始把攤子鋪得太大,最後無力收場,只能斷臂求生。

  只有萬物生集團內部的元老以及財務處的那些人才知道,冬藏公司才是萬物生集團的太子爺,前面三個公司才像是撿來的。

  葉泠簡直是偏心到了極點,春回、夏榮與秋繁也是親兒子,可這三個好大兒賺的錢都被葉泠投入到了冬藏中去。

  夏駿是無條件的支持葉泠,可杜玉梅就不這樣想了,她看葉泠就像看傻子一樣。

  眼看著幾年過去,夏旋和夏凱都讀中學了,葉泠住的還是那院子,雖說已然很不錯了,可同葉河的住宅比起來就有些普通,杜玉梅實在看不下去了,決定給葉泠來上上眼藥,掏掏耳朵。

  「泠子,你覺悟高,這點媽很欣賞,為人民服務嘛!媽背了這麼多年的偉人語錄,這句話說夢話都能說全乎,可並沒有做到,一輩子都是為了個小家,是媽覺悟不行。可你也不能覺悟太高了啊,覺悟太高就成神仙了,你是救苦救難來的?救苦救難的同時,看看你家孩子啊!」

  「旋子和凱子已經長這麼大了,你不說給旋子和凱子留點兒錢?全都自己禍禍了,等旋子和凱子要娶媳婦兒的時候,你咋辦?讓你兩個兒媳婦都娶到你這院子裡來?人家小姑娘一聽,是要嫁進傳奇人物葉泠家的,結果進家門一看,平平無奇,普普通通,能樂意?」

  「你做了這麼大的事業,結果賺得還沒你弟多,說出去不怕人笑掉門牙?」

  葉泠看一眼自家倆兔崽子,這些年確實長了不少,個頭都快攆上她了,可這也才十歲出頭,咋就到了讓杜玉梅擔憂娶媳婦兒的份上了?

  還有……杜玉梅為啥會覺得她沒錢?萬物生集團的股份全都握在她手中,她若是到了用錢的時候,稍微減持一些投入到冬藏公司的錢,都能賺得盆缽滿溢,葉河賺得那點錢在她眼裡就是毛毛雨,小打小鬧爾。

  杜玉梅為啥會覺得葉河賺得比她多?單單是春回公司一個月賺的錢,都能頂葉河那立華建築公司賺三年了。

  立華建築公司是葉河離開萬物生集團之後單打獨鬥建起來的,在業內小有名氣,同那些國-家建築機器沒法兒比,但也有他的優勢,大項目敢接,小項目也不嫌棄,最近幾年屬於野蠻生長期。

  葉河當初離開萬物生集團,一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杜玉梅怕葉河被葉泠帶到陰溝里去翻了船,想著讓葉河把賺到的錢保本,就支走了葉河的不少資金去買房,趕上經濟發展的高峰期,杜玉梅都不用思考,她隨便買一塊地皮都是血賺,靠著滾雪球的思路,杜玉梅就好似變成了女版巴菲特一樣財源廣進,葉河也對房地產動了心,就逐步減持了在萬物生集團的投資,第二個原因則是葉泠自身的原因,她也覺得葉河與夏剛跟她學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踢出去單打獨鬥了,便毫不猶豫地將葉河與夏剛的股份給折線,讓二人帶著錢出去打拼。

  葉河一頭扎進了金錢洶湧的房地產,靠著在萬物生集團打拼的那幾年積攢下來的人脈搞了個建築公司,全國各地跑著承包業務,還同水木大學、建築學院、濟同大學、滬上交通學院這些土木專業與建築專業水平頂尖的高校達成了合作,又是蓋樓又是造橋,葉泠聽說最近葉河折騰著想承接國內交通部新批的『國-家級幹線公路及高速公路的項目』,搞得風生水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