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啊,巧兒,媽得給你提個醒。咱們女人,慕強可以,誰都希望自個兒能遇到一個樣樣都好的,可不能忘了自己幾斤幾兩。自個兒要是沒有那分量,就算偶然遇到個特別特別好的,自己也沒有能力抓住。自個兒要是有了能力,甭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有底氣。」

  「就像你嫂嫂,媽敢給人家擺個臉?老夏家的祖墳冒青煙才招來這麼一隻金鳳凰,媽哪敢做討人嫌的事?你到了首都,要是能守住心踏踏實實學本事,媽不會幹涉,但你要是學壞了,有了走上歧路的苗頭,媽第一時間就把你攆回來!媽寧可你沒啥出息,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你變壞!」

  「你說媽變了,確實變了,現在媽的眼界高了,自然不屑同那些碎嘴婆子計較。她們背地裡愛咋說咋說,起碼當面是不敢說那些難聽話的。她們不信你哥和你嫂子會把咱都接去首都,那就讓她們等著看,等過個年不就知道是真的假的了?現在說閒話的是她們,到時候臉被打腫的還是她們,自討苦吃,自作自受。」

  夏巧兒似懂非懂地點頭,有些話落在她耳朵里,還是深奧了點。

  -------------------------------------

  夏剛到了京城之後,葉泠就把小院兒里那間書房收拾出來給夏剛住了。她馬上就要從京華大學畢業,往後不在這邊住也可以,得再買個新的、大點的地兒落腳。

  至於夏剛進了春回藥化廠幹什麼,葉泠讓夏駿全權安排去了,她去了一趟京華大學,同葛懷參提了有時間參加期末大考的事,葛懷參便定下周六作為考試時間。

  事關自己能否順利畢業,葉泠哪怕心裡再有自信,還是悶頭在家複習了幾天,她怕萬一自己沒考過,來年去衛-生-部多尷尬?人家聘書都給發了,所有人都覺得她能順利畢業,結果她沒有……想想都社死。

  講授專業課的教授們出好了試卷,葉泠考了一整天,每答完一張卷子就有教授拿去批改,等她答完最後一張卷子又過了二十分鐘,所有試卷的成績匯總都已經出來了。

  自然是無驚無險。

  葛懷參看著自個兒跑去學位辦公室單獨蓋章拿來的畢業證和學位證,臉上帶著笑,心裡卻是五味雜陳,這可是他們京華大學複課後培養出來的第一個學生啊,就這樣畢業了,而是還是直接去了管轄他們藥化系的崗位上。

  這個燙金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拿給葉泠之前,葉泠還是藥化系的學生,拿給葉泠之後,葉泠就變成京華大學藥化系在衛-生-部的直屬領導了。

  副領導也是領導!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還是事業線,把老家的事情告一段落……炭疽這個真是太巧了,寫的時候壓根沒想到,居然真的國內出現了炭疽,祝平安!

  第63章 風骨值錢嗎?

  葉泠從藥化系領到了畢業證, 回宿舍簡單收拾了一下東西,把宿舍鑰匙退還給宿管科,辦理了退宿手續。

  正打算在京華大學的校園裡走一走, 就見一個穿著中山裝帶著鴨舌帽的男人朝她急匆匆地走了過來。

  那男人邊走邊左右四顧, 似乎在提防著些什麼。

  葉泠心裡留了身,拳頭上也緒了力, 這人要是敢對她做什麼,她就讓這人體會一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那人疾走幾步過來,沖葉泠鞠了一躬,自我介紹道:「葉總, 我是首都化工學院應化系的系主任杜維庸,不知道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葉泠:「???」

  首都化工學院雖然不如京華大學,但在首都也是很有名的。

  葉泠頓了頓, 問,「杜主任, 您有什麼話不能在這兒說嗎?怎麼還需要借一步?」

  杜維庸仔細打量了左右一番,見沒什麼人過來,這才道:「還不是你們系的老葛盯得狠!他老早就同我說你很厲害, 很有天賦,是天生的科研好苗子了,還說想把你留在京華大學搞學術。前幾天我倆碰頭喝酒的時候,他說你們系裡有些頑固不化的人不想留你,我就想著, 既然你們京華大學藥化系不留, 我們化工學院不就有機會了?我同老葛提了這想法,讓他做個中間人引薦一下,可老葛當場就給否決了, 說你們藥化系的人去了我們化工學院就是屈才,我沒死心,就想著再過來親自找你談談,試試看你會不會給我們個機會。」

  葉泠觀杜維庸的面相,見杜維庸眉宇之間器宇軒昂,不像是壞人,這才放下提防,道:「謝謝您的美意,但我已經拿到了衛-生-部的聘書,沒機會去化工學院工作了。」

  杜維庸擺手道:「不衝突不衝突,你來我們化工學院掛個名就行,不用一直都在化工學院蹲著。我讓教務部那邊為你安排協調時間,你什麼時候有空了,就來化工學院講講課,你要是有想講的,我們都歡迎,要是不知道講啥,那就把你寫的那本《發酵法》仔細講講。」

  「我們化工學院走關係弄到了兩百套你那個《發酵法》,老師們留了些,餘下的就給學生們發下去了,那在我們應化系可是被學生捧上天的神作啊,我們好多老師都連夜拜讀,只可惜裡面有些東西太難了,老師們都看不懂,經常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你要是願意去講,絕對是學生們的福氣。」

  葉泠確實有把知識傳播出去的想法,她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哪怕她每天都能拿出新產品來,一年也就三百六十五天,可如果她把她的方法與理論傳播出去,每個人用一年的時間去打磨一個成果,三千個人中只要有一半的人能打磨出成果來,那最終的成果都要遠勝於她單打獨鬥,這也是她為什麼熱衷於寫書的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