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學校的監控視頻也管得嚴,能買到的視頻有限,可總比沒有好,對於娛記們來說,一個鏡頭能編出好幾個故事呢。

  皇藝十二律的初試一考通過的只有不足兩萬人,經過二考之後,剩下的只有五千。

  多少人希望方召在考試的時候出點意外,或者承受不住壓力、心緒不穩發揮失常,然而,方召就在眾人好與壞的期待中,繼續穩穩地過了二考。

  過了二考之後,銀翼那邊的底氣就足了。他們對方召的期望不高,過二考就足夠了,若是三考能過當然更好,不能過也無礙,在方召這個年紀,能過初試兩輪已經很難得了。

  三考只會留下一千人,參加三考的人,又不少都是延洲有名氣的藝術家,而且多是六七十歲的人,三十歲以下的,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

  在三考臨考前一天,方老太爺給方召寄了個包裹,說是他們二老特意去烈士陵園那邊求的。

  二老悄悄來了一趟齊安市,但沒去打擾方召,只去了趟烈士陵園,得了想要的東西,就離開了。離開前給方召寄的包裹。

  「是我和你曾奶奶一起誠心求的,聽說很靈,你三考的時候戴著,我問過了,那個可以帶進考場。千萬記得啊!」方老太爺給方召的語音留言中說道。

  方召打開包裹,是一個與舊世紀護身符類似的掛件。

  好奇之下,方召將小掛件里的東西拿出來,是一張摺疊的紙,裡面還畫了畫。

  小心將摺疊的護身符紙展開,上面畫的是一個人——滅世紀第五軍團第一任軍團長方召。

  方召:「……」

  第334章 提前交卷

  滅世紀之後,人們將那個時期的英雄人物們當作救世主,當成信仰,舊世紀時期的拜祭、祈禱等活動,都轉移到了烈士陵園,每個市都有烈士陵園。

  不再相信神話傳說之後,民眾的信仰就轉移到了烈士陵園,那裡是人們的祈福聖地。

  紀念日之外的時間,去陵園的人少,但也不是沒有。比如方老太爺和老太太,這次就特意去了一趟,為方召的考試祈福。

  其實方老太爺原本沒想到這事,在干休所園子裡散步的時候,聽到有個老頭說去給即將服役的曾孫在烈士陵園求了個平安符。

  方老太爺豁然開朗。

  對哦,還有這種操作!

  因為不知平安符這種東西能不能帶進考場,方老太爺還特意諮詢過一些教育部門的人,得到確認之後,就同老太太一起悄悄前往齊安市了。

  延北市也有當地的烈士陵園,但方老太爺覺得延北市的烈士陵園太小了。不是不尊重先烈,而是在方召這事上,老太爺希望能在最大的陵園去,要拜當然是拜最厲害的。人也是有私心的。

  延洲烈士陵園裡誰是老大?

  這個有爭議。

  有的人說是「方召」,有人說是「烏延」,也有其他答案。但祈求平安、祈求好運的人,卻很少去拜「方召」。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方召」這個人的歷史結局,很多研究歷史的專家都說了,「方召」這人太可惜,是個悲劇人物,在滅世紀都活了99年,卻倒在最後一步,沒能熬到創世紀,連墓都是二號位,影響力還是落後了,在留下的歷史檔案中,對延洲新世紀人民的影響力甚至比不上位列三、四、五……等墓號的人物。

  雖說那個時期的英烈不該用墓位排第幾去衡量,但對於新世紀的人而言,他們潛意識裡就根據這個去判斷了,不是誰都會去研究歷史,隨著時間過去,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那段歷史,要不是《創世紀》播出,延洲本土出生長大的人,都不一定能將墓區前十位的名字記住。

  總而言之,如果是求好運求平安之類的,大多都會避開「方召」。辟邪的倒是多找他。

  不過,方老太爺目的明確,進陵園之後就去拜祭「方召」,然後求個符。

  墓也拜了,符也寄了,方老太爺頓時安心不少。回到延北市干休所,被人問起,方老太爺也沒遮遮掩掩。

  之前建議方老太爺去求符的老頭問:「拜的誰?」

  「當然是方軍團長。」方老太爺回道。

  「我只推薦你去那邊求符,沒讓你去求那位啊!」

  「我想了一圈,覺得還是拜他比較靠譜。都姓方,說不定很久很久以前咱都是同一家的呢。他還跟我家小召一個名,我家小召還演過他,緣分啊!」

  「但那位運氣不好……咳,那什麼,不是我說的,是專家們說的。」

  「我知道。」方老太爺有自己的想法,「那個時代,多活一天都難,能在滅世紀活99年,你說他運氣不好?再想想,烏延老洲長都是他帶出來的,你說那位是不是最厲害?」

  方老太爺覺得自己做了最正確的決定,卻不知道,收到護身符的方召,心情相當複雜。

  神奇的體驗。

  將展開的符紙重新疊起,放回掛件內,方召不由笑道:「所以到頭來,還是得靠自己。」

  雖然覺得怪怪的,方召還是按照方老太爺的話,將這個護身符掛件隨身帶著,畢竟是兩位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考試當天,方老太爺還特意起了個大早,看時間差不多了,猜測方召已經起來吃早餐的時候,發了條消息,詢問了方召今天早上吃了些什麼。

  得知方召吃得依舊很多,老太爺稍稍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