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拍完戲份的人不願意離開,感覺這麼早離開太沒面子,食宿自費也要多留一段時間,美其名曰:留劇組學習了。當然,也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受益匪淺。

  自費留下當苦力,搬東西,扛設備,當群演,說不定運氣好還能被拉過去救急,演個能露幾分鐘面的角色,即便那角色化妝後連他自己都認不出來,但也心滿意足了。

  自己出錢幹活還心甘情願,所在經濟公司也支持,還報銷一部分費用,碰上大方的能直接全報。留在劇組才能繼續搭乘《創世紀》這艘大船,不管是從演員自身價值還是公司商業利益上講,繼續留下都是最好的選擇。

  能擠進劇組,很多演員都是有實力的,演得了老人裝得了嫩,反串也是溜溜的,劇組沒趕人。

  方召這邊拍攝也很順利,也沒再出現氣勢全開的情況,他是過來演戲的,不是過來以「勢」壓人的,那樣不利於合作。

  歷史劇不是歷史,其他演員也不是角色本人。

  現實與回憶,方召分得很清楚。

  現在不過是與其他演員們合作,從藝術的角度,將《創世紀》這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劇拍出來,讓更多人能記得那個時代曾發生過的事,記得曾為這片土地付出過的人。

  從文化藝術的層面,在歷史中留下一個痕跡。

  因為與其他人的目的不同,方召對待這件事非常認真,再加上對他而言,也不算艱苦,所以看上去就比其他人輕鬆很多。

  不是說他做的事少,其實延洲篇拍攝小組這邊,他比別人的任務重、拍攝更辛苦,還沒用替身,什麼都是自己上,換個人早就累趴下了。但偏偏方召每天還是非常精神,幹勁十足,胃口也好,別人一份盒飯都吃不完,他一個人吃三份!

  劇組一些人就喜歡看方召吃飯,看他吃得挺香,吃得又多,連帶著大家也多了些食慾,多往嘴裡塞幾口。

  有個老演員見方召吃得香,忍不住問:「方召,你怎麼能吃這麼多?」

  方召咽下口中的飯菜,回道:「因為餓。」

  那老演員噎了下,隨即跟旁邊人嘆道:「就方召這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難怪服役的時候能提干。」

  在劇組拍戲,誰不是又累又餓?但有時候心裡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難受,也可能是因為還沉浸在角色中沒完全脫離出來,堵得慌,引起生理上的排斥,對著食物也咽不下。

  但是,看看人家方召,前一會兒拍戲比誰都投入,等拍完戲就蹲旁邊大口扒飯了。

  其他人還端著飯盒發愣,緩解情緒,這位已經吃第二份飯。

  其他人終於調節好情緒,從角色中走出來,開始吃飯的時候,這位已經三份盒飯吃完,給劇組其他人幫忙去了。

  等這邊的人艱難塞完飯,背了台詞,醞釀好情緒,這位跑回來,讓化妝師整了整身上的妝,一秒入戲。

  「真是天生的演員。」另一位老演員感慨。

  「多少年沒感受到這種壓力了!」老演員們眼神複雜地看著又進入拍攝狀態中的方召,說道。

  這就是為什麼劇組很多大牌老演員感覺壓力大的原因。後輩們表現太好,就顯得他們這些前輩們勁頭不足,不夠敬業。

  劇組拍攝進度很快,現在第二季都快拍完,演員們現在已經適應了這裡的氣候和環境,也習慣了這種拍攝強度,都是實力派演員,適應之後拍起來比第一季還要快。

  現在臉上的妝很簡單,有根據各個演員和角色特製的面具,往臉上一貼,化妝師稍作修飾,高清鏡頭下毫無化妝痕跡,節省了不少時間。

  服飾、傷痕等方面,也是一樣,都隨著技術升級而變得簡單省時,不需要大量時間去化妝。效率自然提高。

  第二季在拍,而第一季正在製作中,聽說已經快製作完成。

  別看拍起來快,劇組所有人給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準備期長。

  《創世紀》這個項目,並不是正式開啟之後才準備的,而是從早些年提出開始,只是沒實施。

  劇本也早就出來了,只是在正式開啟之後又請顧問團看過修改而已。場地的建築裝飾物等等早就有設計圖,都是精確到細節的設計。

  演員方面,其實內部消息靈通的人早幾年就在準備,只等項目開啟。

  配樂方面,音樂團隊有囤貨,有些實力強的團隊,還能臨時根據劇情作出更貼合的樂曲。這麼多精英,多少天才人物,誰的作品能符合羅曼的要求,他就用誰的。

  拍攝快不意味著粗製濫造,後期製作也嚴格把關,有羅曼這個要標準高要求的總導演在,誰都別想糊弄過去。

  從拍攝到後期製作,每個人都使勁渾身解數,整個劇組,就像一台高精度、高效率的機器運轉著。

  除拍攝任務外,每隔一段時間,方召以及同組其他那些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們,都要去心理醫生那裡談話。

  這是劇組的安排。也明確要求,方召他們這種戲份比較重的演員,每七天必須去一次,就怕演員們入戲太深,影響心理健康。

  劇組並非不顧演員身心健康,其實很多方面都已經考慮到。

  其實原計劃中是真正完全封閉式拍攝,全線斷網,直到拍攝完畢。但最後改為每七天兩小時上網時間,也是心理醫生團隊給出來的建議,為的就是有張有弛,給演員們一個宣洩情緒的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