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行人帶著狗回到杉木農場,現在他們還是住在杉木農場,方召通過遠程視頻查看了東山農場那邊的情況,知道請過去的人已經將農場整修完畢,新的草種也已經種好,農田裡會開始播種這個季節適合的作物,過不了多久就會看到發芽了。

  安排好事情之後,第二天,方召就再次前往青城,左俞照舊跟著。

  奇音公司的大樓就像是一根豎起的笛子,呈長筒形,窗戶很多也被做成圓形。

  方召預約的是這裡的交響樂錄音室,到的時候,他前面還有個私人工作室在錄製,對方給出的預計時間已經快到了,所以方召在大樓內的等候廳等著。

  同樣在那裡等著的還有其他人,方召看到有幾個年輕人手裡捧著本書在那裡討論。書的封面方召很熟悉,那是他跟薛景一起編著的《交響新編》。

  《交響新編》一書的電子版和紙質版都出來了,全球上架銷售,方召聽薛景說過,電子版的銷量很不錯,紙質版也一直在加印中,好評度很高。

  方召後面不遠處那桌,一個學生抬頭看了看周圍的人,小聲對同伴道:「現在玩交響風的人也多了,以前交響錄音室這邊經常沒人,有時候還會被空出來錄製別的音樂,沒想到,現在竟然提前一天預約也得排隊。」

  「好像就是《交響新編》出來之後才開始的。我一個在樂團的同學說,他們現在每天從早忙到晚,以前閒得想轉行,覺得沒前途,現在忙成狗,但是做夢都在笑。你不知道,他們現在樂團也端起架子了,錄製的價錢翻了一倍,竟然還能忙成那樣。」

  第94章 看方召

  薛景曾經跟方召說過,交響構架的樂風在新世紀的音樂界帶著點曲高和寡的意味,與流行的通俗的樂風不同,大眾的接受度也不高,所以學的人也不多,都去玩電子樂了。

  方召的出現讓交響樂與當代電子樂完美融合,即便還不能做到真正流行,但至少接受的人更多了。

  全球範圍來看,能做到將交響樂與當代電子樂完美融合這一點的,並不只有方召一個,但打出名氣,且願意毫無保留分享出來的,只有方召一人。

  這也是為什麼《交響新編》還沒正式上架售賣就在圈內火爆的原因。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少見了,只需要花費很少的錢,就能學到想要的知識,這機會沒誰會放過。

  以前,就算是有人想學,也因為「門檻太高」「難以理解」等原因而退縮,但現在,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先依照書里的講解和那些分享的經驗去摸索,興趣才是一切的基礎。

  音樂軟體雖然能合成很多聲音,但是,更多的人還是願意用傳統的方法去錄製,請樂團在專業的錄音室,他們能一邊聽,一邊去感受其中的細節,並尋找一些需要改動的地方,臨時做出修改,似乎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更容易觸發靈感。這大概就是「人氣」,因為樂團的人在照著編寫好的曲譜演奏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這是很能觸動創作者神經的東西。

  牧洲可以說是交響體裁使用最少的洲了,就如剛才那個學生所說的,以前錄製交響風的錄音室經常空著,甚至還會被臨時用來錄製別的音樂,但現在,這邊就算提前一天預約,今天過來還得排隊。

  牧洲都是如此,其他洲又會是個什麼樣?

  方召思索的時候,又有幾個人從外面進來。

  其中一人看了眼大廳,抱怨道:「人太多了,奇音公司的總經理好像打算增加交響錄音室,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安排好。」

  旁邊一人將耳朵里的耳機摘掉,眼中帶著期待:「我覺得我這次作的曲子一定會很成功,我自己在家用音樂軟體製作了個樣曲,聽著挺好,說不定我就要火了!或許能像方召一樣,被火烈鳥看中呢?」

  誰都想成為第二個方召,年輕的音樂人們關注方召,一個是因為方召的才華和成就,另一個,也是最直接的因素——收益。

  藝術工作者也是人,除了某些「瘋子」之外,大多數都是俗人,也有貪嗔,看到方召因為那幾個交響構架的樂章獲得了大量收益,甚至獲得了「火烈鳥」的邀請,名利雙收,有幾個能不動心?

  都是同樣的年紀,都是玩音樂的,都是各洲的名校出身,既然方召都能做到,為什麼他們就不行?

  所以,更多的人去嘗試,去挑戰,其結果就是現在青城的比較好的錄音公司,交響錄音室幾乎天天爆滿,好的樂團每天都得加班,名氣再大一些的樂團還得提前幾天預約。

  方召看了眼那幾個新進來的年輕人,收回視線,瞧瞧時間。排在他前面的那個「麥碟工作室」給出的預計時間是到下午一點完成,但現在已經一點過十分了,超時卻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樓上,麥碟工作室的人也十分不爽,他們錄製的得並不順利,倒不是樂團演奏的問題,而是錄製出來的音樂,與他們所想的不一樣。

  麥碟工作室是由三位牧洲音樂學院的大四學生組建,剛成立不久,除了他們三個之外,工作室的其他人都是臨時幫忙的師弟師妹們。

  「不對勁哪!」一個穿著很時尚的年輕人看著親手寫出的曲譜,臉上滿是苦惱,「丁小桃,你覺得這裡該怎麼改?」

  旁邊一個短髮的女孩靠著椅背,將雙腿搭在控制台上,仰面看著天花板,聽到同伴的話,深呼吸,嘆道:「回去再好好改改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