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烏家每年都會在紀念日之前,先來一趟,單獨拜祭,這是屬於烏家自己的拜祭活動。然後再在紀念日的時候,同延洲洲長,以及其他一些身份重要的人,進行拜祭活動。

  小輩們不管心裡在想什麼,這種時候裝也要裝出與長輩們相似的表情來,看向墓碑的神情帶著三分恭敬,七分嚴肅。

  其實時間相隔這麼久遠了,要說感情,那是沒多少的,畢竟已經是死去近五百年的人,但敬意倒是有些。沒有烏延就沒有如今的烏家。

  依照烏家舊禮,在烏延墓碑前拜祭完畢之後,烏家長輩們又向旁邊的墓碑拜了一拜,還送上一束鮮花。

  每一代的烏家人見到這座排在烏延之後的墓碑時,都會無限感慨。

  如果不是這位先走一步,延洲就不叫延洲了。

  不過,今天烏家的人中,有幾個看到墓碑上的名字之後,表情疑惑。

  方召?

  這名字好像還在哪裡見過。

  第63章 不朽

  方召沒能見到烏家的人,也沒再返回墓園核心區,公共拜祭區那邊他預約的號要到了,錯過這個排號,他今天就沒法再排。拜祭才是重點。

  相比起核心墓區和散葬墓區,公共拜祭區這邊要熱鬧許多,拜祭區有幾座宏大威嚴的殿堂,沒有花哨的裝飾,灰白為主體色,外牆上有浮雕,再現滅世時期的戰況。

  主殿明顯比偏殿要高出許多,殿門口還有兩尊三十多米高的雕像。一座是延洲最有名的人物烏延,另一座……是方召。

  雕像的底座上刻著的字,與墓碑上的一樣。

  雖然在網上查烈士陵園的時候,方召就知道自己成了拜祭區主殿的門神之一,但親眼見到還是心情複雜。

  雕像上的樣子,應該是以末世後期的樣子為模板,只是在製作雕像的時候美化了一下,面部稜角分明,肌肉質感明顯,筋腱突起,眼皮沒有下聳,兩腮也沒有下癟,雖然面上有皺紋,有傷疤,但看上去反倒更像是中年時期。穿著作戰服,威猛凜然的樣子,頭微微昂起,似乎注視著遠方的戰場,又像是在視察這片天地。

  烏延那座雕像面部緩和一些,與人們從流傳下來的真實影像中所看過的烏延有很大相似點,而那個時候正逢創世紀,烏延也是笑的時候居多,給人的感覺更加親和,少了幾分犀利,卻也不失上位者的威嚴。這是帶領延洲走向新世紀,重建家園的偉人。

  兩尊雕像沉默地看著每天殿前的人來人往。

  齊安市有很多雕像,有的象徵品位,有的只是趣味,而在這裡,人們對於殿前的雕像都保持著一種敬意。

  不同於音樂,雕像擁有一種靜態的感染力與衝擊力,透著一種不朽的感覺。

  沒有什麼是真正不朽的,不朽只是相對存在。

  每個時代都會產生一些不朽的人物,發生一些值得紀念、值得長久去緬懷的事情。

  方召也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這其中之一。

  凝視著雕像站了會兒,方召走到邊上的露天等候區等著。

  拜祭在主殿,偏殿是供歇息的地方,一些預約排隊的人,如果人多,會在偏殿包一個房間邊休息邊等。

  等候區,方召旁邊坐著一對中年夫婦,兩人正商討著今年要用哪種方式拜祭,從他們的談論中,方召知道兩人主要是為自己的兒女祈禱,尤其是正在服兵役的大兒子。

  「哎,他們現在是不是還在挖礦,紀念日也會放假吧?」女人在低聲念叨,「好多天沒收到消息,也不知道他身體怎樣,有沒有生病?紀念日放不放假?吃得好不好?」

  男人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慰道:「離上次收到視頻才過去五天,還有五天才能再收到視頻消息,紀念日現在也放假,不過沒這裡的多,可能就只有紀念日當天休息……」

  服役期間不能隨時同家裡聯繫,每十天才有一次給家裡發視頻消息的機會,就算是紀念日,就算有假期,也不能回來的,只能等到服役期滿。

  方召一路過來的時候也遇到過不少為服兵役的家人祈福的拜祭者,每年這類人都有很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服役的人。

  斜後方有幾個年輕學生,正聚在一起商量今年用什麼姿勢拜祭才能保佑不掛科。

  對於新世紀的人們來說,拜祭也能整出無數花樣來,甚至有的人覺得,去年拜祭時求的願望沒能實現,今年換個方式,換個姿勢,換個物品、情景等再拜祭,可能會有用?

  正看著周圍,方召的個人終端上提示輪到他了。

  依照提示,方召取了票,進入主殿內。

  外面熱鬧的聲音似乎一下子被屏蔽掉,主殿內比較肅穆,周圍有很多浮雕和投射的影像輪放,都是關於滅世時期的,有的是人的照片,有些是情景畫面,關於烈士的影像上有他們的簡介。

  方召也看到自己的影像了,上面的照片是方召在末世後期的時候留下的,看上去比較蒼老,面上也有許多傷疤,乍一看去有些嚇人,這還是經過後期美化的結果。

  其實就算是上輩子方召本人站在這裡,也未必能被認出來。他不同於創世紀之後的那些人,沒有留下太多影像,就算有也不是精心擺拍,末世還沒結束的時候,鬼來的時間去專門挑衣服做清理,不管是光線、服裝、背景、表情等等都是平時的樣子,下一刻直接上戰場都行的那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