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可那天御花園中,她一路撲著蝴蝶跑過去。
那個被太子哥哥喚作子欽的少年,只一眼便叫她再也沒能忘記。
夫子曾教過她一句話,她覺得那時用在這個少年身上再般配不過了。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楊子欽趕回屋裡的時候,阮小茴還強撐著最後一口氣。
見到他回來,阮小茴靠在楊子欽懷中,有氣無力道:「子欽,不要報仇。」
她不希望,他的後半生都活在復仇的陰影之下。
闔上了雙眸,阮小茴的手驀然垂了下來,搭在了床畔。
「噹啷」一聲脆響,阮小茴手心的玉佩掉落,碎成再也找不齊的碎片。
獨留一身紅衣的男子跪倒在榻前痛哭出聲。
楊子欽自書案上取了方檀香紅木匣子放在一旁。
執了筆,他沾了沾墨水,凝著案上宣紙的眸中有柔情萬千。
楊子欽在給阮小茴寫信。
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所以我哪兒也不去,就在這裡等你。
等到院牆邊也長滿了青苔。
等到北漠冬日的白雪蓋不住落英。
等到神燈節的煙花不再絢爛。
等到你來入我夢之日,我好再認真同你說一句:「小生姓楊名鈺字子欽,雲州楊氏。」
若是沒有你,此生我都不會再許旁的什麼人。
你不知道,對我而言,享萬丈的榮光,都不及能夠陪在你身旁。
將手中宣紙細細折好,楊子欽打開了書案上的紅木匣放了進去。
紅木匣子中厚厚一疊宣紙,自阮小茴離開之日起,他只願意為她自己執筆。
日光照在楊子欽的發上,不過三年而已,他卻早已經生出了遮擋不住 * 的白髮。
而他自己卻未曾察覺。
初見當日送阮小茴那朵紅花,他只願她餘生可以平安喜樂。
卻沒成想到今日這般結果。
若是早知道。
若是早知道楊子欽寧願兩人從未相識。
哪怕是只能遠遠的看阮小茴一眼,他也已經知足。
這是阮小茴離開楊子欽後的第一個三年。
楊子欽躺在榻上,手忽然自枕下取出一個小木盒。
這間喜房,這些年,他從未曾允許別人動過,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這裡從來都是楊子欽親自打掃。
這個枕頭,他從未曾翻看過,沒想到今日還能發現這個盒子。
時隔多年,再碰到關於阮小茴的東西,楊子欽的手仍然止不住的顫抖。
雖然,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靦腆的少年。
楊子欽迎著日光打開手中的小木盒,一支竹筆靜靜的躺在裡面。
阮小茴削的並不好,他微微眯起眼看過去,楊子欽的眼睛都有些模糊了。
這支筆已經有些歲月了,楊子欽舉起它來細細端詳,有些地方凹凸不平,拿在手裡都會有被竹子微微刺到的感覺。
楊子欽的目光凝在了那竹筆之上,想起很久很久之前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
一身米黃色衣服的少女隨著家人出行,正撞上他陪著太子殿下在宮外商討事宜。
那時候她只有十四歲,還是一個小姑娘的年紀,就在那個連陽光都暖洋洋的午後,少女自他身後俯下身撿起他不小心遺落在地的玉佩。
「楊氏子欽。」阮小茴的聲音溫溫柔柔,像極了南齊水鄉女子才有的嗓音。
這才是她們的初遇。
一轉身,都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了,她也早該忘記了。
楊子欽捏著手中的竹筆對著日光轉了轉筆身,驀然睜大了雙眸,怔在了原地。
竹筆細細的筆身之上,刻著的一行小字赫然浮現在了楊子欽的眼前。
「楊氏小茴贈。」
看清竹筆上刻的字,手中瞬間失去了力氣,竹筆無聲滑落在榻上。
楊子欽眼眶之中早已溢滿了淚水。
原來,這些她都記得。
淚眼朦朧之中,楊子欽的視線似乎穿越了這多年的歲月,他看見眼前的阮小茴一身嫁衣,坐在榻前掀了喜帕等著他。
楊子欽推門進來,阮小茴抬了眸子盯著他的臉一下子笑了出來。
楊子欽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直到面前嫁衣如火的姑娘啟唇開口:「子欽?快過來呀,愣在那裡做什麼?」
就是她的聲音。
楊子欽才終於確定,眼前之人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小姑娘。
這是阮小茴離開楊子欽後的第二個三年。
楊子欽緩緩閉上了雙眼,失掉呼吸的前一刻,他都還是笑著的。
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而今,他終得以再與她相見。
第72章 穆青凡(一) 「怎麼?將軍如此生氣,……
這場戰爭前前後後已經打了一月有餘。
說是因為大戎的地勢險峻, 才遲遲攻打不 * 下眼前這第一座城池,其實不然。
是因為大戎以遊牧為生,將士們較為悍勇, 他們東鄴人打不下。
自月余前些日子, 長公主殿下已經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守每一座大戎的邊城。
穆青凡帶著精銳將士從陽朔踏上了遠赴青岳的路。
青岳是東鄴鐵騎踏入大戎的第一道關卡, 其地理位置的險峻,任何一名大戎將士的心裡都清楚。
是以,哪怕這場戰爭已經拖了一個多月,穆青凡還是得咬緊牙關守住它。
那個被太子哥哥喚作子欽的少年,只一眼便叫她再也沒能忘記。
夫子曾教過她一句話,她覺得那時用在這個少年身上再般配不過了。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楊子欽趕回屋裡的時候,阮小茴還強撐著最後一口氣。
見到他回來,阮小茴靠在楊子欽懷中,有氣無力道:「子欽,不要報仇。」
她不希望,他的後半生都活在復仇的陰影之下。
闔上了雙眸,阮小茴的手驀然垂了下來,搭在了床畔。
「噹啷」一聲脆響,阮小茴手心的玉佩掉落,碎成再也找不齊的碎片。
獨留一身紅衣的男子跪倒在榻前痛哭出聲。
楊子欽自書案上取了方檀香紅木匣子放在一旁。
執了筆,他沾了沾墨水,凝著案上宣紙的眸中有柔情萬千。
楊子欽在給阮小茴寫信。
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所以我哪兒也不去,就在這裡等你。
等到院牆邊也長滿了青苔。
等到北漠冬日的白雪蓋不住落英。
等到神燈節的煙花不再絢爛。
等到你來入我夢之日,我好再認真同你說一句:「小生姓楊名鈺字子欽,雲州楊氏。」
若是沒有你,此生我都不會再許旁的什麼人。
你不知道,對我而言,享萬丈的榮光,都不及能夠陪在你身旁。
將手中宣紙細細折好,楊子欽打開了書案上的紅木匣放了進去。
紅木匣子中厚厚一疊宣紙,自阮小茴離開之日起,他只願意為她自己執筆。
日光照在楊子欽的發上,不過三年而已,他卻早已經生出了遮擋不住 * 的白髮。
而他自己卻未曾察覺。
初見當日送阮小茴那朵紅花,他只願她餘生可以平安喜樂。
卻沒成想到今日這般結果。
若是早知道。
若是早知道楊子欽寧願兩人從未相識。
哪怕是只能遠遠的看阮小茴一眼,他也已經知足。
這是阮小茴離開楊子欽後的第一個三年。
楊子欽躺在榻上,手忽然自枕下取出一個小木盒。
這間喜房,這些年,他從未曾允許別人動過,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這裡從來都是楊子欽親自打掃。
這個枕頭,他從未曾翻看過,沒想到今日還能發現這個盒子。
時隔多年,再碰到關於阮小茴的東西,楊子欽的手仍然止不住的顫抖。
雖然,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靦腆的少年。
楊子欽迎著日光打開手中的小木盒,一支竹筆靜靜的躺在裡面。
阮小茴削的並不好,他微微眯起眼看過去,楊子欽的眼睛都有些模糊了。
這支筆已經有些歲月了,楊子欽舉起它來細細端詳,有些地方凹凸不平,拿在手裡都會有被竹子微微刺到的感覺。
楊子欽的目光凝在了那竹筆之上,想起很久很久之前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
一身米黃色衣服的少女隨著家人出行,正撞上他陪著太子殿下在宮外商討事宜。
那時候她只有十四歲,還是一個小姑娘的年紀,就在那個連陽光都暖洋洋的午後,少女自他身後俯下身撿起他不小心遺落在地的玉佩。
「楊氏子欽。」阮小茴的聲音溫溫柔柔,像極了南齊水鄉女子才有的嗓音。
這才是她們的初遇。
一轉身,都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了,她也早該忘記了。
楊子欽捏著手中的竹筆對著日光轉了轉筆身,驀然睜大了雙眸,怔在了原地。
竹筆細細的筆身之上,刻著的一行小字赫然浮現在了楊子欽的眼前。
「楊氏小茴贈。」
看清竹筆上刻的字,手中瞬間失去了力氣,竹筆無聲滑落在榻上。
楊子欽眼眶之中早已溢滿了淚水。
原來,這些她都記得。
淚眼朦朧之中,楊子欽的視線似乎穿越了這多年的歲月,他看見眼前的阮小茴一身嫁衣,坐在榻前掀了喜帕等著他。
楊子欽推門進來,阮小茴抬了眸子盯著他的臉一下子笑了出來。
楊子欽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直到面前嫁衣如火的姑娘啟唇開口:「子欽?快過來呀,愣在那裡做什麼?」
就是她的聲音。
楊子欽才終於確定,眼前之人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小姑娘。
這是阮小茴離開楊子欽後的第二個三年。
楊子欽緩緩閉上了雙眼,失掉呼吸的前一刻,他都還是笑著的。
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而今,他終得以再與她相見。
第72章 穆青凡(一) 「怎麼?將軍如此生氣,……
這場戰爭前前後後已經打了一月有餘。
說是因為大戎的地勢險峻, 才遲遲攻打不 * 下眼前這第一座城池,其實不然。
是因為大戎以遊牧為生,將士們較為悍勇, 他們東鄴人打不下。
自月余前些日子, 長公主殿下已經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守每一座大戎的邊城。
穆青凡帶著精銳將士從陽朔踏上了遠赴青岳的路。
青岳是東鄴鐵騎踏入大戎的第一道關卡, 其地理位置的險峻,任何一名大戎將士的心裡都清楚。
是以,哪怕這場戰爭已經拖了一個多月,穆青凡還是得咬緊牙關守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