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沈卻站得筆直, 並未有禮佛之意。
虞錦知他向來不信這些虛無之事,自個兒拜完後也沒去招呼他。
引路的僧人雙手合十, 道謝過後道:「多謝王妃,王妃心善, 和光師叔正在為貴人講經,還望王爺王妃稍候片刻。」
虞錦端莊頷首。
左右也閒來無事,她便順道去了其他幾個偏殿將神像也拜上一拜,上回來時她憂心忡忡,儘是擔憂沈卻一走了之,將她丟在寺里吃齋念佛, 壓根無心參觀寺廟。
這梵山不愧為垚南靈氣最為充沛的地界,香火鼎盛已至收入頗豐,單是偏殿便修了足足九座,裡頭的神像都塑過金身, 打眼得很。
只是後頭幾座偏殿稍遠,香客們大多也只給主殿的佛祖上香,最後那些神像跟前倒是有些冷清。
虞錦有心雨露均沾,便一一上香, 直到進第六座偏殿,在瞧見主位上供著的神像時,不由久盯了一眼,道:「王爺,這神像同你長得有些像呢。」
尤其是眉眼處,有幾分說不上來的相似。
沈卻抬眸掃了眼,又淡淡移開視線,隨意地應她一句「是麼。」
那小和尚見縫插針笑道:「這尊神像供的是一位戰神,許是武將之間大多有幾許相似,王妃瞧著才有些像。」
虞錦覺得很有道理,看在這尊神像同她家夫君有幾分相似的份上,她很大方道:「給這位添五百兩香火錢。」
「……」
沈卻揉了揉眉。
恰這時,和光的講堂結束,小和尚便將兩位貴客引去了聖光堂。
這聖光堂是和光平素里打坐講經的地方,修得十分典雅古樸,推門入內,甚至還有幽幽竹香,令人一入此處便能平心靜氣。
和光生就一張笑臉,嘴角的那點弧度頗莫名蘊含著普度眾生的慈悲之意,手裡正織著紅線,看著有些滑稽,他與沈卻遠遠對視一眼,笑著道:「王爺別來無恙,貧僧還未祝王爺與王妃前緣再續,苦盡甘來呢。」
虞錦稍稍一怔,心道這位和光大師莫不是書讀少了,詞都用錯了呢。
道明來意之後,和光促狹地笑笑:「王妃年級尚小,何需如此著急?」
虞錦道:「可王爺眼下將至二十有四,尋常人這個年紀,孩子都能繞膝走了,再者說,子嗣……哪有嫌早的?」
且仔細算算,她與沈卻成婚將半年,也實在是算不得早了。
沈卻頓了頓,偏頭看了虞錦一眼。
他以為她只是突發奇想,沒料到竟是覺得他年紀大了。
和光又笑:「王妃賢惠,那貧僧便給王妃卜這一卦。」
都說和光大師一卦難求,虞錦自是明白今日他是看在南祁王的面子上,忙雙手合十,彎了彎脖頸道:「有勞大師。」
虞錦略略有些緊張,生怕和光算出個三年五載或是什么子孫緣薄的卦象來。
在小王妃的殷切目光下,和光先是故弄玄虛般地閉眼神神叨叨著什麼,隨後將龜殼丟在桌案上,緊接著又掐指一算,倏然睜眼——
他笑眯眯道:「王妃莫急,依貧僧看,這子孫緣應在明年。」
「明年何時?」
「這便難說了,按這卦象看,不是在春雨後,便是在秋雨前。」
只要不是三年五載便好,虞錦鬆了口氣,很是高興道:「大師神機妙算,我信得過大師!」
和光瞧著與沈卻差不多大的年紀,但他看虞錦的眼神很是和藹,如同看待自家頑劣的小輩那般,口吻有些許縱容道:「這卦象結果得王妃心意便好,不過要此卦顯靈,王妃可記得去給送子娘娘上柱香才好。」
送子娘娘的神像,正是在最後一座偏殿。
比之中間幾座偏殿的冷清,這送子娘娘的殿堂就顯得很熱鬧了,燭台前疊層厚厚的蠟,香爐里也插了密密麻麻的香燭。
虞錦跪在軟墊上,虔誠地朝送子娘娘許過願,正搭著生蓮的小臂起身時,眼前倏地閃過一道畫面,快得令人難以捕捉,她心口一悸,緊接著小腹傳來一陣短暫的疼痛,驀地踉蹌一步。
沈卻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怎麼了?」
虞錦摁住胸口,有些茫然道:「不知為何,小腹疼了一下,許是早膳用多了,胃沉得很。」
說著說著,虞錦望見沈卻那緊繃的神色,小聲嘟囔道:「你這麼緊張做什麼,我又不是紙糊的,快鬆開我,在神像面前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沈卻笑不出來,他忽地俯身將人打橫抱起,道:「拜好了吧,拜好我們下山。」
虞錦只覺得陣陣秋風撲面而來,糊得她張嘴便嗆了好幾口,「你做什麼……生蓮!生蓮!再去給那送子娘娘添五百兩香火錢!」
生蓮趕不上她家姑爺輕功點地一樣的飛快步伐,只扯著喉嚨應了聲是。
人落在馬車上時,虞錦還沒從恍惚中回過神來,直到手心裡被塞了只熱氣騰騰的茶盞時,她方才偏頭看沈卻,一臉震驚道:「王爺適才怎麼能將我從寺廟裡抱出來呢!這多麼大不敬吶!若是送子娘娘生氣了,不給卦象顯靈了如何是好?!!!」
虞錦一臉悲痛,為她那春雨後秋雨前到來的孩子,仿佛失去了百八十萬黃金一般痛惜。
在心中默念了幾句「阿娘對不住你」之後,虞錦才狐疑地望向一聲不吭,臉色泛白的男人,擔憂地伸手覆在他手背上搖了搖,「王爺是不是走太快,累著了?」
虞錦知他向來不信這些虛無之事,自個兒拜完後也沒去招呼他。
引路的僧人雙手合十, 道謝過後道:「多謝王妃,王妃心善, 和光師叔正在為貴人講經,還望王爺王妃稍候片刻。」
虞錦端莊頷首。
左右也閒來無事,她便順道去了其他幾個偏殿將神像也拜上一拜,上回來時她憂心忡忡,儘是擔憂沈卻一走了之,將她丟在寺里吃齋念佛, 壓根無心參觀寺廟。
這梵山不愧為垚南靈氣最為充沛的地界,香火鼎盛已至收入頗豐,單是偏殿便修了足足九座,裡頭的神像都塑過金身, 打眼得很。
只是後頭幾座偏殿稍遠,香客們大多也只給主殿的佛祖上香,最後那些神像跟前倒是有些冷清。
虞錦有心雨露均沾,便一一上香, 直到進第六座偏殿,在瞧見主位上供著的神像時,不由久盯了一眼,道:「王爺,這神像同你長得有些像呢。」
尤其是眉眼處,有幾分說不上來的相似。
沈卻抬眸掃了眼,又淡淡移開視線,隨意地應她一句「是麼。」
那小和尚見縫插針笑道:「這尊神像供的是一位戰神,許是武將之間大多有幾許相似,王妃瞧著才有些像。」
虞錦覺得很有道理,看在這尊神像同她家夫君有幾分相似的份上,她很大方道:「給這位添五百兩香火錢。」
「……」
沈卻揉了揉眉。
恰這時,和光的講堂結束,小和尚便將兩位貴客引去了聖光堂。
這聖光堂是和光平素里打坐講經的地方,修得十分典雅古樸,推門入內,甚至還有幽幽竹香,令人一入此處便能平心靜氣。
和光生就一張笑臉,嘴角的那點弧度頗莫名蘊含著普度眾生的慈悲之意,手裡正織著紅線,看著有些滑稽,他與沈卻遠遠對視一眼,笑著道:「王爺別來無恙,貧僧還未祝王爺與王妃前緣再續,苦盡甘來呢。」
虞錦稍稍一怔,心道這位和光大師莫不是書讀少了,詞都用錯了呢。
道明來意之後,和光促狹地笑笑:「王妃年級尚小,何需如此著急?」
虞錦道:「可王爺眼下將至二十有四,尋常人這個年紀,孩子都能繞膝走了,再者說,子嗣……哪有嫌早的?」
且仔細算算,她與沈卻成婚將半年,也實在是算不得早了。
沈卻頓了頓,偏頭看了虞錦一眼。
他以為她只是突發奇想,沒料到竟是覺得他年紀大了。
和光又笑:「王妃賢惠,那貧僧便給王妃卜這一卦。」
都說和光大師一卦難求,虞錦自是明白今日他是看在南祁王的面子上,忙雙手合十,彎了彎脖頸道:「有勞大師。」
虞錦略略有些緊張,生怕和光算出個三年五載或是什么子孫緣薄的卦象來。
在小王妃的殷切目光下,和光先是故弄玄虛般地閉眼神神叨叨著什麼,隨後將龜殼丟在桌案上,緊接著又掐指一算,倏然睜眼——
他笑眯眯道:「王妃莫急,依貧僧看,這子孫緣應在明年。」
「明年何時?」
「這便難說了,按這卦象看,不是在春雨後,便是在秋雨前。」
只要不是三年五載便好,虞錦鬆了口氣,很是高興道:「大師神機妙算,我信得過大師!」
和光瞧著與沈卻差不多大的年紀,但他看虞錦的眼神很是和藹,如同看待自家頑劣的小輩那般,口吻有些許縱容道:「這卦象結果得王妃心意便好,不過要此卦顯靈,王妃可記得去給送子娘娘上柱香才好。」
送子娘娘的神像,正是在最後一座偏殿。
比之中間幾座偏殿的冷清,這送子娘娘的殿堂就顯得很熱鬧了,燭台前疊層厚厚的蠟,香爐里也插了密密麻麻的香燭。
虞錦跪在軟墊上,虔誠地朝送子娘娘許過願,正搭著生蓮的小臂起身時,眼前倏地閃過一道畫面,快得令人難以捕捉,她心口一悸,緊接著小腹傳來一陣短暫的疼痛,驀地踉蹌一步。
沈卻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怎麼了?」
虞錦摁住胸口,有些茫然道:「不知為何,小腹疼了一下,許是早膳用多了,胃沉得很。」
說著說著,虞錦望見沈卻那緊繃的神色,小聲嘟囔道:「你這麼緊張做什麼,我又不是紙糊的,快鬆開我,在神像面前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沈卻笑不出來,他忽地俯身將人打橫抱起,道:「拜好了吧,拜好我們下山。」
虞錦只覺得陣陣秋風撲面而來,糊得她張嘴便嗆了好幾口,「你做什麼……生蓮!生蓮!再去給那送子娘娘添五百兩香火錢!」
生蓮趕不上她家姑爺輕功點地一樣的飛快步伐,只扯著喉嚨應了聲是。
人落在馬車上時,虞錦還沒從恍惚中回過神來,直到手心裡被塞了只熱氣騰騰的茶盞時,她方才偏頭看沈卻,一臉震驚道:「王爺適才怎麼能將我從寺廟裡抱出來呢!這多麼大不敬吶!若是送子娘娘生氣了,不給卦象顯靈了如何是好?!!!」
虞錦一臉悲痛,為她那春雨後秋雨前到來的孩子,仿佛失去了百八十萬黃金一般痛惜。
在心中默念了幾句「阿娘對不住你」之後,虞錦才狐疑地望向一聲不吭,臉色泛白的男人,擔憂地伸手覆在他手背上搖了搖,「王爺是不是走太快,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