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之間,朝臣勸誡奏摺雪花似的飛進紫極宮。

  十五日正好該塔吉進宮朝參,親眼目睹那一群人為立魏王為儲君之事又吵了起來。

  李長明似乎是想避嫌,又可能是覺得這群人為自己吵來吵去的,自己在場很尷尬,直接沒來上朝。

  謝德妃的老父親沉著臉一語不發,旁邊禮部尚書振振有辭:「儲君當立嫡立長,以定江山,自古皆是如此。不立賢,為的是繼承穩定。長者繼位,賢者輔政即可,並無必要更改祖宗法制啊!何況魏王與陛下同輩,為陛下胞弟而非子嗣,若兄弟繼位,後代若親王得勢,豈不是可以以此為由,名正言順逼天子禪位?萬不可在本朝開此先例!」

  王昌彝冷哼一聲:「陛下未立皇后,便無嫡子,就是立了魏王又能如何?陛下辛苦經營多年,開疆拓土,已將西域東部和北境烏環納入我大虞版圖,我大虞如今就是需要一個雄才偉略的儲君繼續對外用兵,而非得一守成之君即可!皇子尚且年幼,陛下為江山社稷考慮,才選擇立賢,何必拘泥於禮法!傳弟傳叔又不是沒有先例,臣以為陛下無需顧慮其他!」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商為爭權繼位,兄弟相殘,就是因擇賢而立亡國,至周才尊宗法。魏王大才,即便為臣亦可輔佐天子,豈會因天子是守成之君而不得用?一旦魏王繼承皇位,宗室子弟,皆能生此心。自以為賢能者比比皆是,然有野心而無大才者居多,到時相互爭權,必然朝綱大亂。」

  「北境胡人,便是競爭擇優,然則兄弟相殘,父子相忌。如此爭奪,與野獸何異?漢有禮法,無需如此爭奪決勝,皇子為繼位首選,不可亂了禮法!」

  塔吉本來神遊天外,一聽有人提起北境胡人,立馬來了精神,極為不快,忍不住開口嘲諷:「臣生於北境,就是如大人所說那般兄弟相爭出來的。可臣當年率部東遷建東烏環,好歹也讓烏環人過了幾年好日子,若諸部一直在西烏環治下,早已大亂。」

  說完他就心裡咯噔一下,覺得自己怕是要被嘲諷回來。他到底也沒能把東烏環治理好,還被傑利逼走了,這不是留著尾巴給人抓麼。

  方才發言那人道:「正式因為烏環無禮法,無秩序,才內亂不斷。若人人遵守宗法繼承,傑利又怎會殺可汗而自立?阿史德大人到底生在北境,對中原禮法知之甚少,不必勉強。」

  塔吉哽咽了一下,道:「晉武帝堅持立嫡立長,立了晉惠帝,乃有八王之亂。這又怎麼說?兩晉之時胡人入主中原,英明神武之君皆是競爭而出。隋唐一路承襲所謂胡風混亂不遵禮法之北朝,倒是武德充沛,天下歸心。反觀南朝,也沒見皇位繼承就安穩了,朝堂上子殺父,兄殺弟,血腥殘暴。處處靡靡之音,不思進取。漢人正統,還不如北朝『索虜』,『島夷』罷了。」

  北人被南人喊索虜,南人被北人喊島夷,各自覺得自己才是正統,然而北人確實實實在在的胡人,這都是多少年前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了。現在被一個剛剛歸附中原的胡人翻出來說,頓時讓在場漢人火冒三丈。

  塔吉就這樣感覺到了周圍人暴怒的目光,於是很不囂張地道:「我說錯什麼了嗎?我漢話說得不是很好……各位大人見諒。」

  眾人一口氣憋著十分難受,被他那麼一攪亂,心裡的重點早不知歪到什麼地方去了。

  明明是在爭該不該立魏王為儲君,結果現在個個都想胡漢之爭去了。

  塔吉不說話了,任別人怎麼指著他罵都裝聽不懂。

  吵了好半天,氣終於消了的眾人才想起來魏王的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吵。

  然而現在的李熹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受制於吳家的小皇帝了,吳氏已除,他鐵了心想做什麼,根本無人能動搖。

  朝堂上眾人吵得再凶,冊立皇太弟的典禮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十二月下旬,各國使臣和瀚海、燕然兩個都護府的使者陸續抵達京城。皇太弟的冊封禮也在此時舉行。李熹特意挑這個時候,無非是要全天下見證此事。

  一群朝臣爭來爭去,最終在魏王府躲了好幾天的李長明還是入宮受封去了。

  大虞朝為水德,尚玄黑,李長明身著玄色禮服,靜立於太極殿前。

  禮樂、祭文,按著儀式章程一樣樣走完,他終於邁步而上,進入大殿之內。

  塔吉站在眾臣之間,離他的距離那樣遙遠。

  這一刻,塔吉忽然覺得他有些陌生。那個光芒耀眼的大虞戰神,會是全天下人的君主,不再是他一個人的愛人了。

  可他也沒有那樣失落,他看著那個身著禮服一步步走向皇帝的李長明,像是親手把自己的星星掛到了天上。

  在朝臣和各國使臣的注視下,李長明恭敬行禮下跪,拜伏於大虞天子身前。

  人人神色肅穆,唯有李熹和人群中的塔吉嘴角皆是笑意。

  李熹一笑,從龍椅上站起。

  而後高有德持聖令上前,朗聲念道:「維至臨元年,歲次丁未,十二月念六日癸卯,皇帝若曰:嗚呼!天生烝民,樹之司牧。三代以降,天下為家。是以昔日聖王建儲貳以奉宗廟,舉才能以繼基業。」

  高有德的聲音如同擂鼓,一下下震進中人耳中,李長明頷首聽著,心潮澎湃。

  「咨爾太尉隴右道大行台尚書令西北兵馬大總管黑衣旅大統領安州牧上柱國魏王燾,鳳姿龍表,器質卓睿,兼修文武,職備內外。宏達已日著,德孝亦夙彰。內有呂霍之禍,外以干戈相犯,是能克亂廟堂,功定社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