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朝臣又想跟他爭又害怕的樣,塔吉很難不笑出聲來,忍得十分辛苦。

  這次他們爭的就是東南軍隊的事。

  去年李長明去江南走一趟,恰好遇上瀛洲水軍偷襲,發現大虞戰船圖紙泄露。

  最後查到吳士忠門生王琿身上,李熹和李長明就此大做文章,把東南水軍里的好些官員將領都換了下來。

  吳家人在東南的勢力就此被削弱,吳家也知道這時候跳出來保人,反倒會引火燒身,一直不言不語,就那麼放棄了這些人。

  水軍勢力是被削了個七七八八,可還有陸軍在。沿海水軍到底大多數時候是為了對付海賊和海國入侵的,哪天李熹要是跟吳家明面上撕破臉了,也不可能跟吳家跑到海上去打架吧?

  沿海的地方到底只有那麼點,可東南卻是整個長江下游。

  李熹一直跟吳家維持著明面上的融洽,怕的就是自己在玉京把這幾個吳家人殺了,東南那邊的吳家人立馬起兵。

  他要收回權利,同時不能讓大虞陷入混亂。

  因此他必須先將東南控制好。

  把自己的人安插進去,到時候就能夠省去很多麻煩。

  爭執最後的結果就是李熹成功換了人。

  這種在朝堂上爭出結果的事,想動手腳就沒那麼容易了。

  散朝後李長明被皇帝召見,其餘百官則坐在殿外廊下,等著一起吃個飯,然後回各自的部門幹活去。

  中原皇帝還是很體恤下屬的,每次早朝持續到中午,大家都已經飢腸轆轆,便直接在廊下賜食。一個人給是三四個菜,葷素皆有,也算豐盛了。

  能在太極殿外,天子眼皮底下吃飯,那可是種榮譽。

  比起以前的朝代,大虞的這頓「廊下食」倒是少了很多規矩。官員依然按品階入座,卻不必太過拘束,可以隨意說話談論,就與平常在家吃飯一般。於是這太極殿外一時間亂鬨鬨的,跟酒樓一樣喧鬧。

  塔吉跟誰都不太熟,說不上話,就自顧自低頭吃飯,早吃完早走。

  也不知道李長明被皇帝叫走,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吃點東西……

  有時候他是真的心疼李長明,一堆堆的事壓頭上,連個飯都不能好好吃。

  然而他的擔心其實有些多餘。

  他在享用皇帝賜下的菜餚時,李長明在李熹面前吃比他更精緻豐盛的午膳。李熹哪裡捨得餓著自己弟弟。

  用完膳李熹才跟李長明談起正事,第一句話就讓李長明猝不及防:「吳淑妃有孕了。」

  他說話時,身旁阿星眉宇之間閃過一絲痛楚。

  李長明無意間捕捉到他這一瞬間的神情,心竟然也跟著狠狠地擰了一下。

  那張跟靖平武侯一樣的臉上露出那種神情,好像靖平武侯真的知道了這一切,為此傷心難過一樣。

  吳淑妃,是吳士忠的小女兒,吳彰將她送進後宮,李熹也給面子封了她淑妃。這兩個人相處就是很可笑,李熹知道吳家什麼心思,有個有吳家血脈的孩子 ,將來他們還有個能扶持為帝的對象。

  而李熹並不想把他們留到那個時候,但他也希望淑妃能在這個時候有孕。

  李長明很快就回過味來:「皇兄打算怎麼做?」

  李熹道:「等淑妃生下孩子,就有理由召吳彰進宮探望淑妃。我身邊的禁軍在他們掌控之下,紫極宮不適合動手,還是在後宮動手最為妥貼,也最為隱蔽,好封鎖消息。」

  東南已經不足為懼,李熹是不願再等了。

  李長明道:「誅殺吳彰後,封鎖消息。我再領人進宮困住太后,宮外吳士忠府上也一併派人過去,到時候一舉將他們拿下。」

  他停頓片刻,繼續道:「但是城防軍和禁軍就是一道坎。我府上有五百府兵可調動,吳士忠也是有府兵的。而且到時候真要打起來,巡防軍可以迅速支援吳府。我這五百府兵怕是只能撐一會兒,還是要從外調兵。」

  李熹淡淡道:「都不是鐵板一塊,離淑妃生產至少還有六七個月,這段時間,做什麼都足夠了。」

  「嗯……」李長明道。

  半年多時間,足夠他們好好謀劃了。

  李熹道:「你將塔吉帶在身邊吧。」

  李長明詫異道:「塔吉?」

  這種密謀之事,讓塔吉參與?

  阿星解釋道:「那日宴會上,殿下試探過吳彰……吳彰身手與殿下不相上下,若是不能一擊斃命,殿下可能會有危險,陛下不想殿下冒這個險。」

  李長明也沒有太多猶豫,點頭道:「我明白了。」

  不管李熹是什麼心思,這都是一個機會,到時塔吉怎麼都是一個誅殺奸佞的功臣。

  李長明出宮時,太極殿外的臣子早已散去。李長明沒有著急把這些謀劃告知塔吉,如往常一般逕自走了。

  擺在兩人面前的最後一道阻礙就是京城巡防和皇宮禁軍,若是無法把這兩道防線拿下,就只有硬來。

  傷亡在所難免,這半年時間,就是給他們想辦法降低要付出的代價的。

  沒人知道兄弟兩人在籌劃什麼,玉京城風平浪靜。一眾人該做什麼做什麼,忙的依然忙,閒的依舊閒。

  塔吉興致來了還會去看看譯官們譯書進度,自己也幫點忙。大多數時候就是混吃等死的狀態,白天吃了睡,晚上睡魏王。

  李長明則是白天頭疼一堆事,晚上開開心心給塔吉睡,也就那時候能把一堆破事拋在腦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