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不過胤禧當真了,那就讓他當真下去, 左右讓他在小時候留下一些難以磨滅的記憶--好吧,其實是她想繼續看下去, 看胤禧還會被怎麼忽悠。
烏雅芳怡打定主意,看著胤禧從鍾粹宮炫耀到乾清宮時, 所到一處非得讓他人夸自己, 就算走到了皇上面前,也要皇阿瑪誇誇。
她再怎麼憋笑都忍不住了。
......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在這一年裡下旨冊封后宮份位--
佟妃被提到了貴妃的位置, 端嬪升到妃位,當然還有成嬪成了成妃,十二阿哥的生母萬琉哈氏成了定嬪,其餘位置無過多變動。
皇上給的份位應該是顧及七阿哥的生母和十二阿哥的養母了,畢竟宮裡除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的養母靜嬪和瑾嬪還處於嬪位,後宮撫養阿哥成人的妃嬪皆成了妃位。
皇上到底是念著她們為皇家養育子嗣的功勞的,而佟妃升為貴妃只是皇上念著母家的緣故,畢竟其舅舅在康熙五十八年時已逝世,皇上想要加恩佟家,除了於前朝提拔佟家子弟,還可在後宮提升佟妃的地位。
至於阿哥們的爵位,皇上皆沒有動作,大抵是想著讓新皇把自個兒的兄弟封爵,要不然自己封到頂了,新皇想要加恩於兄弟就無處可封了,這就講究一個過猶不及的道理了。
幾天後
烏雅芳怡將烏拉那拉氏叫到自個兒跟前,也不是說烏拉那拉氏犯了什麼錯需要她提點,只是兩人說起弘暉要被封為世子之事。
弘暉身為嫡長子,自然是雍親王府的繼承人,趁早確立下地位,也止住後面的庶子有不該有的心思,據烏雅芳怡所知,胤禛的側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就是個不安分的。
雖然當時烏拉那拉氏完全不顧博爾濟吉特氏的哭鬧,將其生下來的二阿哥抱養到正院,可即便如此也打消不了博爾濟吉特氏心裡的蠢蠢欲動。
博爾濟吉特氏多次想要見著二阿哥,每每見著了都是認為二阿哥在福晉這裡受了虐待,烏拉那拉氏一氣之下徹底讓博爾濟吉特氏見不著二阿哥。
但博爾濟吉特氏對二阿哥的影響終究是造成了,從此二阿哥看嫡額娘哪哪都不對勁。
烏拉那拉氏當然不屑於理會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把二阿哥抱養到正院還是提了他的身份,也算是半個嫡子了,既然對方這般不領情,那就讓他回到自己生母那裡,找不會「虐待」自己的額娘。
此後,烏拉那拉氏便讓這兩母子自生自滅了,不過後面二阿哥反悔想回到嫡額娘這裡,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烏雅芳怡跟二兒媳說起弘暉的認真上進、天資聰慧時,烏拉那拉氏總是忍不住嘴角的上揚,後逐繼續說著弘暉的世子冊封禮的細節。
胤禛的動作快些也好,早點立下王府繼承人,免得之後多出一些心思不明之人,胤祥那裡大抵也是讓嫡長子弘昌繼承自己的位置。
烏雅芳怡有些感嘆,若是胤禇在上位以後,早早立下太子,也是件□□定國之事,免得其他皇子的爭奪,而且胤禇年齡也不小了,又不是如皇上一般在幼時繼位,立下太子,於各方面都好。
只是到那時胤禇的心思,就不是她能隨意干涉的了,畢竟後宮不得干政這條指令可是明明白白寫在宮規之上,到時她就算貴為太后,也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撇清關係的。
......
康熙六十年,皇上年紀大了,於這年是小病連連,幸虧年輕時保養的好,顧著養生,不然這時候也是大病一場了,據太醫診斷,皇上身體底子好,只是在連年虧損之下,再好的身體也會被消磨得不成樣子。
人老了,總是想要懷顧往昔,烏雅芳怡陪著他回憶起以前眾多舊人的模樣,想起了赫舍里皇后,又想起了鈕祜祿皇后、皇貴妃,連王佳氏也出現在她記憶中。
也正是這時候她才深刻體會到原來自己從來不曾忘卻一些過往的人和物,現在念起還覺得那些人恍如昨日。
皇上在這一年脾氣也暴躁了許多,一旦遇到不如意之事,總是將太子叫到跟前好一番責怪,大抵是自己是要將大清江山交予給太子的,太子怎麼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太對不起他的期望了。
當然,他說的小事與太子無半點牽扯,頂多只是後宮之事,實則是脾氣來了想找人罵一頓,太子只能連連應是,這時候他的脾氣才消一點,繼而又把其他阿哥叫到跟前,繼續罵著。
這可以說是無差別攻擊了,只是頂頭的總是太子,可能也是康熙潛意識的對太子感到不滿,畢竟衰老的帝王與繼位太子之間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烏雅芳怡覺得自己非常諒解康熙現在的暴脾氣,畢竟他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再撐也撐不了多久,太子頂多也只是被責罵這一兩年,與皇位相比,算不得什麼了。
說起來,與康熙相處幾十年,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難以忘懷的事情,大多是覺得這些年來自己過得順風順水,一是多虧了系統和先皇后,二是多虧了皇上和兒子,前者是她人生的貴人,後者是給予她地位之人。
換而言之,烏雅芳怡可以很感激康熙,但心底著實是生不出什麼感情,什麼情情愛愛的,似乎在她來到這個朝代以後,就灰飛煙滅了,何況她在現代也是母胎單身二十多年,著實是對這種事情不上心。
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她可以心無芥蒂的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必計較皇上今天寵愛了誰,明天又寵愛了誰,身為後宮妃子,要是每天都計較這些,那她乾脆不用活了。
烏雅芳怡打定主意,看著胤禧從鍾粹宮炫耀到乾清宮時, 所到一處非得讓他人夸自己, 就算走到了皇上面前,也要皇阿瑪誇誇。
她再怎麼憋笑都忍不住了。
......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在這一年裡下旨冊封后宮份位--
佟妃被提到了貴妃的位置, 端嬪升到妃位,當然還有成嬪成了成妃,十二阿哥的生母萬琉哈氏成了定嬪,其餘位置無過多變動。
皇上給的份位應該是顧及七阿哥的生母和十二阿哥的養母了,畢竟宮裡除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的養母靜嬪和瑾嬪還處於嬪位,後宮撫養阿哥成人的妃嬪皆成了妃位。
皇上到底是念著她們為皇家養育子嗣的功勞的,而佟妃升為貴妃只是皇上念著母家的緣故,畢竟其舅舅在康熙五十八年時已逝世,皇上想要加恩佟家,除了於前朝提拔佟家子弟,還可在後宮提升佟妃的地位。
至於阿哥們的爵位,皇上皆沒有動作,大抵是想著讓新皇把自個兒的兄弟封爵,要不然自己封到頂了,新皇想要加恩於兄弟就無處可封了,這就講究一個過猶不及的道理了。
幾天後
烏雅芳怡將烏拉那拉氏叫到自個兒跟前,也不是說烏拉那拉氏犯了什麼錯需要她提點,只是兩人說起弘暉要被封為世子之事。
弘暉身為嫡長子,自然是雍親王府的繼承人,趁早確立下地位,也止住後面的庶子有不該有的心思,據烏雅芳怡所知,胤禛的側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就是個不安分的。
雖然當時烏拉那拉氏完全不顧博爾濟吉特氏的哭鬧,將其生下來的二阿哥抱養到正院,可即便如此也打消不了博爾濟吉特氏心裡的蠢蠢欲動。
博爾濟吉特氏多次想要見著二阿哥,每每見著了都是認為二阿哥在福晉這裡受了虐待,烏拉那拉氏一氣之下徹底讓博爾濟吉特氏見不著二阿哥。
但博爾濟吉特氏對二阿哥的影響終究是造成了,從此二阿哥看嫡額娘哪哪都不對勁。
烏拉那拉氏當然不屑於理會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把二阿哥抱養到正院還是提了他的身份,也算是半個嫡子了,既然對方這般不領情,那就讓他回到自己生母那裡,找不會「虐待」自己的額娘。
此後,烏拉那拉氏便讓這兩母子自生自滅了,不過後面二阿哥反悔想回到嫡額娘這裡,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烏雅芳怡跟二兒媳說起弘暉的認真上進、天資聰慧時,烏拉那拉氏總是忍不住嘴角的上揚,後逐繼續說著弘暉的世子冊封禮的細節。
胤禛的動作快些也好,早點立下王府繼承人,免得之後多出一些心思不明之人,胤祥那裡大抵也是讓嫡長子弘昌繼承自己的位置。
烏雅芳怡有些感嘆,若是胤禇在上位以後,早早立下太子,也是件□□定國之事,免得其他皇子的爭奪,而且胤禇年齡也不小了,又不是如皇上一般在幼時繼位,立下太子,於各方面都好。
只是到那時胤禇的心思,就不是她能隨意干涉的了,畢竟後宮不得干政這條指令可是明明白白寫在宮規之上,到時她就算貴為太后,也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撇清關係的。
......
康熙六十年,皇上年紀大了,於這年是小病連連,幸虧年輕時保養的好,顧著養生,不然這時候也是大病一場了,據太醫診斷,皇上身體底子好,只是在連年虧損之下,再好的身體也會被消磨得不成樣子。
人老了,總是想要懷顧往昔,烏雅芳怡陪著他回憶起以前眾多舊人的模樣,想起了赫舍里皇后,又想起了鈕祜祿皇后、皇貴妃,連王佳氏也出現在她記憶中。
也正是這時候她才深刻體會到原來自己從來不曾忘卻一些過往的人和物,現在念起還覺得那些人恍如昨日。
皇上在這一年脾氣也暴躁了許多,一旦遇到不如意之事,總是將太子叫到跟前好一番責怪,大抵是自己是要將大清江山交予給太子的,太子怎麼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太對不起他的期望了。
當然,他說的小事與太子無半點牽扯,頂多只是後宮之事,實則是脾氣來了想找人罵一頓,太子只能連連應是,這時候他的脾氣才消一點,繼而又把其他阿哥叫到跟前,繼續罵著。
這可以說是無差別攻擊了,只是頂頭的總是太子,可能也是康熙潛意識的對太子感到不滿,畢竟衰老的帝王與繼位太子之間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烏雅芳怡覺得自己非常諒解康熙現在的暴脾氣,畢竟他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再撐也撐不了多久,太子頂多也只是被責罵這一兩年,與皇位相比,算不得什麼了。
說起來,與康熙相處幾十年,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難以忘懷的事情,大多是覺得這些年來自己過得順風順水,一是多虧了系統和先皇后,二是多虧了皇上和兒子,前者是她人生的貴人,後者是給予她地位之人。
換而言之,烏雅芳怡可以很感激康熙,但心底著實是生不出什麼感情,什麼情情愛愛的,似乎在她來到這個朝代以後,就灰飛煙滅了,何況她在現代也是母胎單身二十多年,著實是對這種事情不上心。
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她可以心無芥蒂的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必計較皇上今天寵愛了誰,明天又寵愛了誰,身為後宮妃子,要是每天都計較這些,那她乾脆不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