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會兒便有捧著參湯的丫鬟從另一頭急步而至,那王氏便立刻上去吩咐道:「快,讓春杏姑娘餵下去。」那丫鬟瞧著自家主母急切不已的樣子,便腳步生風地小跑進了裡屋。

  幸而那蓄著羊角鬍鬚的大夫臉色頗為平淡, 替許蓮看診後,便走出正屋,尋那王氏說道:「長公主是驚訝過度才力不從心昏迷了過去,略服一劑湯藥便能痊癒了。」心裡卻是慨嘆:倒是是個金枝玉葉, 只是生了些小毛病便勞累安平侯夫人如此興師動眾。

  那王氏一顆懸起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雖得了這大夫的一句無恙, 卻仍是極不放心地問道:「大夫的意思,可是長公主無恙?應當不會有性命之憂吧?」

  那大夫雖是不耐, 只當這王氏不信任他的醫術,便冷著臉回道:「自是無礙, 還請安平侯夫人放心,不過一個時辰的工夫, 長公主便會醒來了。」

  那王氏這才由衷地展露起了笑顏, 一時高興,手上便鬆了許多,只聽王氏吩咐自己的貼身婢女道:「去送送這位大夫,將診金提厚一倍。」

  那大夫雖是因王氏前頭的詢問而心生不悅, 可聽得這豐厚的診金,便也笑著道謝道:「多謝侯夫人。」他雖是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卻也是個上有老母下有幼兒的當家男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走①。

  王氏送走那大夫後,便使人去小廚房裡備些清淡的粥食來,以備長公主醒來肚餓,待幾個僕婦都領命而去後,她才蹙起了眉頭,只嘆道:「長公主雖是無恙了,只是那廣容縣主該如何是好呢?」

  好好的一個賞花宴,卻一下子死了兩個女子,還連帶長公主落水,她冷眼瞧著,許是自家府上的風水不好,很該找個大師來驅驅邪才是。

  「夫人不必擔心,老爺已在前頭處理此事,況且我們府上荷花池內的蓮花含苞待放,爭奇鬥豔,那廣容縣主一時看花了眼,也是不巧之事,很怪不到我們頭上來。」王氏的貼身婢女見自家主子心煩不已,便眼神一轉,為王氏出謀劃策了起來。

  王氏略沉吟了一會兒,而後便猶豫不定地回道:「這理由雖是有幾分道理在,可仍是站不住腳,單單那劉章就是個深不可測的老狐狸,還不知他要如何整治咱們呢。」

  「人有旦夕禍福,況且長公主落水的時機未免也太巧了一些,說不準便是她與廣容縣主在荷花池旁起了什麼爭執才釀成如此大禍,要奴婢說,便是劉章大人要算帳,也會先找長公主的麻煩呢。」那婢女跟在王氏身邊久了,見識謀略也見長了不少,一計未平便又起了一計。

  那王氏便如聽仙樂一般茅塞頓開,只見她掩唇一笑,只指著那心腹說道:「到底還是你機靈,是了,便是那劉章要尋人報仇,也得先尋長公主才是,況且今日她二人的口角已是鬧得沸沸揚揚。」說著,便當真歡愉雀躍了起來,「那賤婢也死了,當真是天助我也呢。」

  那心腹便諂笑著將王氏扶到了耳房軟塌上,只替她捶腿捏肩道:「夫人為了這賞菊宴也是累壞了,不如便好生歇息一番吧,待長公主醒來,奴婢再來叫醒你。」

  那王氏倒是真有些疲累,聞言便笑應道:「如此,我便小憩一會兒,你去隔壁盯著吧,若是那公主醒來,便立刻來喚我。」

  那心腹便連聲應下,只撩了下帘子,便躬身退了出去。

  *

  安平侯與蘇清端快馬加鞭地趕至了皇宮,守門護衛對安平侯十分熟稔,只恭聲問道:「侯爺是去哪兒?」

  「去乾清宮。」那安平侯本就生的冷硬兇相,如今心裡都在盤算著那劉章嫡女身死一事,臉上的神色便有些不大好看。

  那守門的護衛見安平侯容色不佳,便也省去了那些例行的搜身調令,只將安平侯與蘇清端放了進去。

  進了宮門,便不許再縱馬,安平侯是習武之人,快步疾走也不算什麼,只是蘇清端剛下水救了長公主,又被那岸邊的冷風一吹,此時便有些頭重腳輕,連臉色都透出了一抹詭異的潮紅。

  那安平侯見狀,便頗有些無奈地說道:「倒是本侯考慮不周了,你如今身子骨應當不舒服極了,我卻仍要你陪我一同進宮來,若是當真難受,我便先將你送往太醫院吧。」

  那蘇清端卻仍是強撐著推拒道:「多謝侯爺關心,蘇某的身子還支撐的住,如今還是將廣容縣主的死因與巫蠱娃娃一事稟告給聖上最為要緊呢。」

  那安平侯心中雖亦是作如此之想,面上卻不動聲色道:「你莫要強撐,便是沒了你的這個佐證之人,我也能向陛下好生稟告一番。」

  蘇清端卻拱手作揖道:「陛下將長公主含冤一事交給蘇某徹查,這便是蘇某的應盡之責,況且事關此案,蘇某仍有諸多要事要對陛下稟告。」

  那安平侯便在心內稱讚了一番這蘇清端的清正與知禮,不知不覺間,他二人便已走到了乾清宮正門口,只見那林大正正靠在盤柱上打瞌睡,見安平侯親至,那瞌睡蟲便立馬跑了一大半,只誕笑著行禮道:「今兒是什麼風把侯爺您吹來了?」

  待這個御前總管林大正,安平侯總是有幾分忌憚在的,他便溫和有禮地問道:「皇上可在忙?」

  「陛下正在批奏摺呢,勞安平侯略等片刻,咱家這就去向陛下通傳。」那林大正便不陰不陽地笑了一聲,待安平侯奉上一大包銀子後,這才動身進了乾清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