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偏偏這些客人掏錢還爽快。

  如今還只是在話劇與小玖名氣的加持下願意掏錢,等第一批客人抵達熱河,又從熱河回到京城,將火車的平穩舒服與上面的生活傳揚開後,好嘛,就算是不知道《鏡鐵路》這個話劇的人都對這條在京城與熱河往返的鐵路有了很好的印象。

  只要是需要在兩地折返的人,幾乎不會選擇第二個交通工具——

  馬車?那種鋪了十幾層皮毛與被褥還是顛簸得嚇人的玩意兒,能是人坐的?

  火車一下子就在京城打響了名聲。

  等到這部話劇的劇本傳到其他地方,並在排演成劇目在話劇院正式上演之後,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了火車這種交通工具。

  而因為這時候已經有不少京城權貴坐過火車,也被當做稀奇事兒登上了許多雜誌報紙,以至於火車在京城之外的名聲竟然比京城還要更響亮,不少有錢人甚至將前往京城乘坐一次火車當做了夢想,若真能有幸乘坐一次,那幾乎是人可以拿出去炫耀十天半個月的大事兒。

  ……

  這還只是名聲而已。

  畢竟火車如今只開通了一條線路,且這條線路從一開始便已經決定好,只為有錢人服務,所以即便這輛火車已經開通了好幾個月,真正坐過火車的人也仍舊是少數人中的少數。

  於是,一些將坐火車當做一件時髦事兒的少年少女們,便忍不住找到在朝為官的父兄與親戚了。

  父兄在工部與內務府做官的,成功得到了家人「你怎麼不加班努力一下,多造幾條鐵路,多造幾輛火車」的催促與責怪。

  父兄在戶部做官的,則被家人詢問是否又剋扣了工部與內務府的經費,讓工部與內務府鋪設鐵路與生產火車的速度受到了限制?

  父兄是御史的……

  回家的時候,突然就受到了家中孩子的催促,讓他們去調查一番與鐵路相關的官員是否貪污受賄,不然怎麼這麼長時間也不過將京河鐵路的開車頻率提到了兩天一班?第二條鐵路甚至連影子都沒看到?

  ……

  朝中官員:「……」

  只是一條譁眾取寵的鐵路而已,速度不如騎馬快,載物不如自己乘坐馬車能帶的多,怎麼就得到了這麼多人的追捧?

  那些個原本根本沒將火車放在眼裡的官員,不得不主動去了解火車風靡的原因。

  然後,追根溯源找到了小玖。

  於是小玖毫不意外地迎來了朝中官員的彈劾。

  啾啾這段時間正看著火車平穩進帳,回本兒速度越來越快而感到高興,第一次認識到了話劇除了能在輿論上搞事兒之外的其他可能,正想著要好好利用一下呢,誰知就接到了官員對小玖與話劇院的彈劾。

  他可不慣著這些大臣,只要是彈劾了的,全都被啾啾扔去了負責火車相關事務。

  而且還是最受啾啾重視的「京城到白令海峽」的這條火車線路。

  雖然朝中大臣還不知道張櫻已經與啾啾、默默商量好,以後會每處住半年的決定,但他們很清楚啾啾對這條線路的重視。

  但偏偏這條線路大部分路程都在寒帶,每年都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冰封之中。

  想要在這種地方修鐵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然而皇帝都把任務安排下來了,這些個大臣也不敢違逆皇帝的意思,只能兢兢業業地為這條鐵路的開通而努力,為了不出錯,甚至還主動找到負責京河鐵路的官員與匠人們徵求意見。

  其他官員見到這些同僚們的「慘狀」,都不需要其他人提醒,一個個全都安靜閉了嘴。

  -

  火車的推行已經步入正軌,其他電器也通過話劇院與火車有了一定知名度。

  雖然如今購買與使用的大部分還是有錢人,但這對當下的大清而言,已經是相當大的進步。

  畢竟人都是喜歡跟風的,尤其喜歡跟風有錢人。

  只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電器,這些電器普及到中層階級乃至於普通百姓當中,也不過是遲早的事兒。

  -

  大清這邊靠著小玖與話劇院有了突破口,美洲那邊的發展同樣相當喜人。

  鬧鬧當初離開大清回到美洲的時候,張櫻便特意送了她許多書本,書本上記錄了許多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發明,也記錄了一些與百姓生活沒有太大關係,卻能運用到軍事上的許多發明,甚至還有一些與老百姓生活、軍事都沒什麼用,卻同樣有用的一些發明……

  鬧鬧回到美洲後便將自己關到了房間裡面,如饑似渴地開始閱讀那些書的內容。

  等書籍全部看完之後,各種發明創造井噴一樣冒出來。

  雖然鬧鬧發明東西的速度很快因為材料與生產條件等等原因而減緩,實驗室內卻又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或天然或合成的材料,而在這些材料被研究出來之後,實驗室總能跟著出現少則兩三種,多則七八種的新發明。

  默默名下的科技城在這些發明的填充下,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而每一個前往科技城參觀的客人,也都看花了眼。

  尤其是那些想要到科技城淘寶,卻因為寶物俯首可拾而陷入了選擇困難的商人們,在面對這種情況時簡直要瘋掉。

  如今只負責中心城與科技城的默默,也因為這段時間激增的工作量而頭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