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雍正對啾啾的做法很滿意,乾脆派遣了更多事務給他。

  啾啾一躍成為了朝中風頭最盛的皇子。

  七月選秀,答應劉氏等人入宮,不幾日,劉氏便晉封為常在;而啾啾的後院也在這次選秀進了兩位滿族格格,其身後勢力直接越過了弘暉。

  而這時候,雍正解開了弘暉的禁足。

  朝中事務與後宮關係不大,弘暉、弘時與啾啾這三個皇子的爭鬥也波及不到後宮,雖然前朝因此鬧得紛紛揚揚,但幾兄弟到底有一起長大的情誼在,總不會對彼此下死手。

  既如此,張櫻又何必在意?

  皇后更是連宮門都沒出,對弘暉及其福晉的請安也都是能免則免。

  選秀之後,又是一大波賜婚。

  宮裡又開始接二連三地開始籌備公主的婚事,原本因為幾個養女而熱鬧了一段時間的宮妃在女兒嫁人之後,又恢復了過去的沉寂。

  宮裡難免有爭鬥,也因此直接或間接地沒了幾個人。

  但這些消息並未掀起多少波瀾,便消弭過去,很快就被新人的入宮與得寵吸引了注意力。

  張櫻聽著宮裡新人的起起落落,倒也不覺得無聊。

  直到快年底的時候,雍正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突然就決定要帶著所有兒子到圓明園去小住一段時間。

  期間具體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但最後的結果很明顯——

  弘暉又被禁足了。

  宮裡又傳出了雍正將正大光明匾背後的傳位聖旨,換了一次的消息。

  而這一次,張櫻也不確定是真是假了。

  皇后也不確定。

  但她對弘暉能否登上皇位已經完全不在意了,她如今只希望弘暉能平平安安,不要像是康熙朝的大皇子與廢太子一樣,落得圈禁餘生的下場。

  雍正與皇后之間的關係,肉眼可見地生疏起來。

  張櫻也懶得再管這些事兒,直接關閉宮門,斷了與其他人的往來。

  除了除夕宴,張櫻幾乎就沒出過門。

  直到雍正十一年,二月,雍正大封所有皇子——

  如張櫻與雍正在其登基前談好的那般,張櫻的三個孩子,全都被封了親王,包括正年幼且不在京城的滿滿;弘暉與弘時也被封為親王,唯有弘昀,只得了個郡王的爵位。

  第161章

  一個前腳被禁足, 還不知解禁時間為何時的皇子被封為了親王;一個早已遠遁海外,根本不可能立刻回到大清接受親王封爵的皇子,也被封為了親王;三個同母兄弟甚至一起被賜封為親王……

  這場大封,真的是怎麼想怎麼離譜。

  正常給自己的是日子賜封是什麼樣的, 可以直接參考康熙的做法——

  年長皇子的爵位若無意外, 必然要比年幼皇子更高;同母皇子, 若有一個被封為親王,年幼那位皇子的爵位便只能是個貝勒,乃至於更低的貝子;給兒子賜封爵位,不能一下子就到了頭兒, 不然以後很可能封無可封;不能給每一個兒子都賜封, 總要留幾個給下一任皇帝加封以顯示自己手足情深……

  雍正完全就是在亂搞。

  但他這樣做既滿足了與張櫻的約定,同時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而且效果顯著。

  雍正一番大封, 朝中局勢又有了轉變。

  弘暉近乎被人遺忘, 一直對雍正的安排不怎麼順從的弘昀閒散在家, 弘時這個弟弟還被抬起來壓了自己親哥哥一頭。

  原本聲名不顯的四皇子弘曆,倒成了朝中風頭正盛的皇子。

  一時間,客似雲來。

  張櫻卻忍不住擔心, 忙讓人將啾啾給叫到了宮裡 。只是還不等她開口, 便聽啾啾道:「額娘放心, 兒子心中有數。」

  啾啾眼神平靜,眼底沒有半分喜悅,更無半點不平。

  就好像, 之前發生的一切早已在他預料之中。

  張櫻啞然。

  啾啾看得好笑:「額娘真不用為我擔心,汗阿瑪如今是個什麼情況,他又是什麼想法……兒子與他接觸的時間更多, 比額娘更清楚,兒子知道該如何應對。」

  從默默他們離開大清之後,雍正便再沒有來過永壽宮,而張櫻也不曾前往養心殿,除了張櫻與雍正都必須要出席的場合,兩人能不遠不近地見上一面外,張櫻與雍正已經有大半年都沒有說過話了。

  在這種情況下,張櫻對雍正的了解確實不如啾啾多。

  但……

  張櫻嘆氣:「你兄弟三個,全被封為親王,如今在朝中只怕已是烈火烹油之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步上你大哥的後塵。你……」

  啾啾看著張櫻,想了想,道:「兒子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可能會步上大哥後塵的。大哥……他上次在圓明園勸諫汗阿瑪不要服食丹藥,甚至妄圖撞柱直諫,以自己性命與汗阿瑪的千古名聲來威脅汗阿瑪……」

  張櫻:「!!!」

  「但兒子總覺得,弘暉是故意的。」啾啾冷靜分析道,「大哥雖然一直都喜歡和汗阿瑪頂著干,且似乎並不將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他當日的所作所為,似乎也很符合他一貫表現出來的形象。」

  「但兒子看得分明,弘暉以後會是那般做法,除了他確實本性正直且不懼汗阿瑪外,其實也是因為他一直沒轉過心思,還是將汗阿瑪當成以前的阿瑪在說話做事兒。他似乎潛意識認為,不管自己做什麼,汗阿瑪都會無條件地包容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