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這隻軍隊的殺傷力,雍正已經通過策棱的聖旨知道得一清二楚。

  雖然這隻軍隊的主人,以及領兵的將領都是自己的女兒,雍正也完全不敢輕忽了事,仍舊鄭重地將默默叫到了面前,最後達成一致,成功將這一支軍隊留在了黑龍江一帶。

  喃喃不受影響,直接帶著幾個士兵一路疾馳,來到了京城。

  而在喃喃抵達京城之後,張櫻的心情就愈發緊張起來——

  一來皇后的病情惡化,御醫太醫們都露出幾分已經無力回天的意思;二來無論是小說還是歷史,皇后都是在雍正九年九月去世的。

  張櫻最近一直陪著皇后,好幾次都猶豫著是否要給皇后藥。

  但她又不能保證藥物的效果。

  畢竟皇后並非得了什麼病,而是身體底子空耗加上心情抑鬱才會一直病了這麼久,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皇后的心情一直不見轉好。

  這種情況,即便是張櫻也沒有特效藥。

  她甚至希望皇后是得了癌症,因為即便是得了癌症,也比皇后如今的情況要好。

  皇后自己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所以從未試圖找張櫻求藥。

  雍正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儘管斷了丹藥之後非常不舒服,這段時間也為了安撫皇后而斷了丹藥。

  他甚至破例准許弘暉住進宮裡的阿哥所,日日為皇后侍疾。

  皇后見到了弘暉。

  弘暉是個很豁達的人,雍正的禁足並未在他心裡留下痕跡,但出現在皇后面前的弘暉看起來仍舊不是特別好,卻並非因為其他,而是為皇后擔憂。

  烏林珠每次侍疾回家,都會一五一十地將皇后的情況告訴弘暉。

  弘暉很清楚皇后的身體越來越差的情況,所以這段時間幾乎夜不能寐,沒多久就把自己搞成了如今的樣子。

  皇后見了,又是擔心又是難過。

  弘暉趕緊道:「兒子這都是因為擔心額娘才變成如今模樣的,只要額娘身體好了,兒子遲早能恢復到過去的樣子。」

  皇后見弘暉眼神認真,又問了烏林珠幾句,這才放了心。

  而之後,弘暉努力吃飯睡覺養身體,果然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就將自己的身材養回來了七八分,徹底讓皇后放心下來。

  弘暉的出現,讓皇后心情轉好,病情也慢慢地有了好轉。

  這本該是一件喜事兒,但雍正在得知此事後,卻不算特別高興:他連過來探望皇后,都是特意挑選弘暉離開翊坤宮之後。

  雍正的這番作態,竟讓人無端地覺察出了幾分吃醋的意思——

  按張櫻來看,雍正這明顯是發現皇后沒有因為自己停下服食丹藥而心情變好,反倒因為弘暉入宮侍疾而心情好了,病情也有所好轉,然後覺出了幾分皇后對他態度的改變。

  這事兒若處理好了,也就是一個夫妻情趣而已;

  可若是處理不好……

  皇后即便病情有所好轉,但到底生著病,每日昏昏沉沉,哪兒來了那麼精力去關注雍正的小心思?

  於是張櫻很快發現,雍正到翊坤宮的頻率,慢慢一天兩次變成了兩天一次,再到了三天一次,且還在慢慢減少。

  而皇后因為雍正到翊坤宮的時候,並非每次都是醒的,竟沒能第一時間察覺到這點兒變化。

  一直到張櫻忍不住提醒了一下,她才終於意識到了這點。

  若是以往,皇后肯定會去哄雍正的。

  但如今,皇后只覺得……

  好累啊。

  有什麼不滿,為什麼不能直接說呢?

  皇后的病情又有了惡化的現象。

  弘暉根本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覺得額娘突然之間就跟了無生趣了似的,眼裡的光芒都黯淡了下來。

  他咬咬牙,求了雍正恩典,乾脆將自己與烏林珠的幾個孩子都帶進了宮。

  有了孩子轉移注意力,皇后的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時間慢悠悠的,度過了九月。

  張櫻鬆了口氣。

  而進入十月後不久,便又到了公主成婚的時節。

  宮裡先後三位公主出嫁,其中一位還是皇后養女,於是雍正九年的最後一段時間,宮裡很是熱鬧了一番。

  皇后也像是被沖了喜似的,病情有所緩和。

  而等到臘月,策棱班師回朝。

  從來只有鵝國蠶食大清邊境的情況,大清還從未從鵝國的手中打下過土地呢。

  雖然歷時好幾年,但大清的軍隊穩紮穩打,早已將那些打下來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很好地消化下來,讓那些剛被打下來的土地切切實實地被烙下了大清的印記。

  而白令海峽,自然也被大清的士兵成功占領。

  策棱甚至提出,可以趁此機會再從鵝國身上撕下一塊肉——

  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彼得一世,也即使彼得大帝去世之後,之後繼位的幾個皇帝,如葉卡捷琳娜一世,彼得二世,以及因為彼得二世在生下孩子之前就感染天花至死而撿了漏的安娜一世都不過是權臣手中的傀儡,也都不是英明的君主。

  這也是大清得以從鵝國長驅直入的關鍵因素。

  因為這幾位皇帝在位期間,朝政幾乎完全被權臣把持,國內各種問題凸顯,又因為他們更在意波斯瑞典那邊的土地資源,以至於忽視了大清,這才被大清搶走了這麼大一塊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