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默默當然是舉雙手雙腳同意了。

  不管是什麼時候,當然都是人越多越好。

  至少人多起來了,她做事兒也不至於再束手束腳,

  甚至在面對那些人多勢眾的西洋人的時候也能多幾分底氣。

  因為這樣的考量,她甚至在有意識地讓巴克什與喃喃帶著那些蒙古勇士,幫忙訓練原住民當中的體力強健之人,在幹活兒之外,他們的武力值與配合度也在這樣的訓練中有了非常快的進步。

  但這還不夠。

  默默看著那些越來越難以挖掘到金子的西洋人,總覺得這樣的和平景象並非長久之計,於是趁著所有人都還沒有那個意識的時候,她在那些種滿了糧食的田地旁邊,讓人建起來了一個城鎮,然後……

  壘起了高牆。

  城鎮,商鋪,高牆,守衛……

  這些都是大清百姓習以為常的東西,所以除了一開始的不適應外,基本上都在一兩天的時間內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而那些接受默默僱傭的當地人,卻被這默默等人展現出來的種種細節俘虜了。

  其中又尤其以最開始就膽大地花錢住進了城鎮,享受到了房屋的好處,被城鎮生活的便利與安逸驚住了的原住民反應最為強烈。

  他們在城鎮裡面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竟直接回到部落,將自己的親人全部接到了城鎮之中生活。

  他們還學著那些華夏人一般,自己開墾了幾塊無主荒地,拿自己這段時間賺來的錢請人幫自己蓋了一座房子——之前是住在客棧——然後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能花錢購買各種新奇好玩的玩具或是好吃食物的日子。

  隨著他們住進城鎮,並肉眼可見的日子越過越好,他們部落乃至於其他部落的人也都忍不住找到默默,希望可以住進城鎮了。

  默默當然不會拒絕。

  她不但不拒絕,還開始正式組建屬於自己的領導層班子。

  與此同時,默默也拿出了自己特意準備的四書五經並《天工開物》等書籍——

  既然打算當皇帝,這知識普及當然也要儘快做起來了。

  科舉選拔人才的制度,也都可以搞起來了。

  如今名下人數少,漢人少,滿人少,蒙古人與當地人也都少,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大家關係也都好,所以默默完全

  沒有給某些人特別優待的想法,而是所有人一視同仁,只要你想學知識想讀書,想要參加考試進入管理層,那就都可以報名。

  在一開始將基調定下來,即便以後某些人變多了——

  最可能的就是漢人與當地人,也不至於引起矛盾,讓她如今的大好局面受到影響。

  在城鎮建好之後,默默的事業很快步入正軌,這座城鎮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可能是城鎮裡面的居民精神面貌太好,以至於吸引了不少掘金者家屬們的注意——

  雖然掘金者大部分都是壯年男性,但在美洲掘金這麼多年,難免遇到思念妻兒的時候,但他們又捨不得離開美洲,能怎麼辦呢?當然只能讓妻兒乘船來到美洲了。

  於是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美洲這邊其實也已經有了歐洲人的聚集地。

  只是那些國家的政府沒有認真規劃,所以顯得這些地方還是亂糟糟的,沒辦法讓人產生這其實是一個城市的印象。

  而因為歐洲人天性戀愛「自由」,聚居地又沒有法律管束,於是就……

  反正從這些歐洲人都到美洲掘金上百年了,當地人還是沒怎麼與歐洲人接觸就能看出,當地人對他們這種生活方式的態度了。

  但掘金者自己這樣生活無所謂,他們的妻兒呢?

  尤其是那些三觀都沒有定型的孩子呢?

  做父親的可能不關心這些,但做母親的難免會考慮更多。

  再加上,他們還聽說到默默的城鎮生活還能讀書上學……

  雖然可能存在語言不通的問題吧,但那些大清人與當地居民一樣語言不通啊,他們都能讀書,為什麼自己不能?

  於是便有人去詢問具體情況。

  然後便得知,那城鎮的城主是一個頂頂聰明的人,她不但很快就學會了當地人的語言,還主動出現在學校教導那些孩子學習漢語,等那些孩子學會了漢語,才會將孩子送到學堂正式上課。

  這些人變得猶豫起來。

  那城主能學會當地人的語言,然後教孩子學習自己國家的知識,可那城主會願意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然後讓他們的孩子學習

  城主國家的知識嗎?

  他們又不像是那些原住民一樣,會為城主創造稅收。

  大部分人都打起了退堂鼓,但其中總有幾個勇氣過人的母親。即便知道默默答應的機會微乎其微,他們也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努力試一試。

  然後……

  默默直接答應了。

  為什麼不答應呢?雖然這些掘金者不會種田,一心在外面挖金子,但是他們可以花錢買東西啊!而只要他們花錢買東西,城鎮的真正居民就能賺錢,就能交稅,她這個城主難道不也同樣可以賺錢?

  於是皆大歡喜,默默的城鎮很快迎來了一批掘金者及其家屬的進駐。

  這些掘金者習慣了自由自在沒有管束的生活,一開始住進城鎮後還真鬧出了一些亂子,但默默可不慣著這些人,直接讓守衛將人暴揍一頓後全家趕出了城鎮,之後也不再准許對方進入城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