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熹妃得知這件事後,想的東西可就多了。

  作為潛邸老人,熹妃經過這麼多年早已經打聽清楚,貴妃當年剛入府的時候其實並不算得寵,後來會成為雍親王府後院第一人也並非因為皇上當時多喜歡她,而是因為……

  皇上在先帝萬壽節的時候,進獻給先帝的「五穀豐登」禮物。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只是「五穀豐登」這一個吉兆而已,但從後來錢億進獻糧種之後,熹妃便直接將兩件事聯繫到了一起。

  那種產量幾乎是原本水稻產量一倍的糧種,皇上必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

  這才是張櫻受寵的真相。

  而她能持續受寵,也必然與她能經常拿出各種新奇事物與高產糧種有關係。

  今日皇上破例帶著張櫻出宮,她雖然不確定是否又弄出了高產糧種,但是很顯然,張櫻必然是又弄出了讓陛下重視的東西。

  不然,以皇上的性子,他出宮必然不可能不帶上皇后。

  熹妃

  不確定是什麼,但她想,她也許能做點兒什麼……

  -

  張櫻可不知道熹妃的想法,她直接帶著雍正就去了田莊,然後讓人開倉看了去年養出來的雜交水稻種子,以及留下的一些稻穗兒。

  看著手上飽滿而數量極多的稻穗兒,雍正激動得雙手握拳,幾乎要說不出話來。

  好半晌,他閉眼平復好心情:「我記得你之前說雜交水稻有很多問題?這種種子還有你說的那些倒伏、多病的問題嗎?」

  張櫻失笑:「自然沒有,若是有,我也不可能將這消息告訴你不是?」

  雍正愈發激動:「這種子有多少?足夠讓全國百姓都種上嗎?」

  張櫻看了眼雍正,提醒:「我之前便和你說過,這種名字帶了雜交兩個字的品種,都不能留種。像是雜交小麥、雜交玉米還好,因為培育方式的不同,這兩種種子不能留種的原因只是後代產量會降低;但這種雜交水稻,是真的不能留種,若強行用前一年收穫的水稻當種子,最後除了一些癟殼只怕會顆粒無收。」

  雍正先是皺眉,旋即不以為意:「產量這麼高,難道還賺不回那點兒種子錢?」

  張櫻看了雍正一眼:「就擔心老百姓不信邪,非要種,最後搞出饑荒。」

  老百姓又沒幾個錢,對任何一份支出都會慎之又慎,說不準就出現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情況。

  這事兒放有錢人身上也就是一次不傷筋動骨的試錯成本而已,但放在老百姓身上,卻不異於滅頂之災。

  雍正皺眉:「這倒確實是個問題。」

  但……

  「這雜交水稻產量這麼高,必然是要推廣全國的。」雍正說得斬釘截鐵,「至於這個問題,也容易解決,就跟之前全國養豬似的,先給老百姓做一下實驗就行了。著雜交水稻才研究出來,要培育出足夠全國百姓種植的糧種,應該也要一定時間吧?這段時間就當給百姓上上課了。」

  張櫻:「……」

  其實量雖然不能滿足全國百姓,但這種糧種剛推出來的時候,全國百姓也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購買雜交水稻的種子啊。

  數量其實是夠的。

  但既然雍正這麼說了

  ,她自然不會反駁。

  一來容易暴露田莊早就研究出雜交水稻而沒有上報的事實,二來,若將全部糧種上交,她就沒辦法給默默足夠的糧種了。

  既然雍正準備在全國各地搞試驗田給人看,她自然要順水推舟。

  二人看過糧種,又到田裡轉了一圈兒,很快就回了宮。

  而就在她回宮的次日,一個小太監從宮裡出來,然後偷偷摸摸地到了錢家後門,等了一會兒,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鬟跑出來,二人嘀咕了一瞬後,太監趕緊離開,小丫鬟也立刻轉身回了錢家。

  不久,一個嬤嬤從門內出來,一路朝著城門的方向跑了出去。

  ……

  正月過去之後,天氣漸漸轉暖,御豚監也及時上報,說是養著的那些豬已經可以開始繁育小豬仔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將視線放在了御豚監的時候,張櫻卻突然在啾啾的身邊,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姑娘——

  她之前有過兩面之緣的那個,錢家大房的嫡次女。

  張櫻當即意識到不好:「舅媽何時入了宮?怎麼又將你給帶進來了?」

  第139章

  更奇怪的是, 這人又怎麼跟在啾啾身邊進來了?

  啾啾比張櫻更奇怪:「額娘,她不是您召進宮的嗎?我是方才在御花園撞見,她上來自報身份, 我才知道她是舅姥爺的孫女兒。」

  言下之意, 若不是您召進宮的,錢家難道還有其他渠道入宮?

  但他轉頭,竟發現剛才對著自己還言笑晏晏的姑娘竟然眼神亂飄、面色慘白, 看起來相當害怕。

  啾啾意識到不對, 稍一回想,就發現錢家這位姑娘在被自己帶到永壽宮的這一路上,似乎一直磨磨蹭蹭不怎麼願意過來。

  只是他當時擔心這姑娘隨意在外面亂跑,容易被人算計。

  卻不想, 她本身出現在宮裡就有鬼!

  啾啾瞬間變臉,徑直走到張櫻身邊,距離錢家姑娘足有三米遠。

  錢家姑娘傻眼:「四、四阿哥……」

  啾啾冷冷地看著她:「來人啊,把這人壓去慎刑司,把她到底為什麼出現在宮裡的原因給我查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