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者……

  皇后有些悵然:「他們幾個如今倒是可以隨著自己的想法,納妾與否也都無人敢管,但等明年選秀,只怕是……」

  朝中那麼多人,誰又不念著一個從龍之功呢?

  張櫻愣了下,不

  禁皺眉。

  武紅芙卻覺得二人想太多:「嬪妾想,幾位皇子福晉能與各自的丈夫過上這一兩年的輕鬆日子已然比這世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幸運了,她們應當早已做好了選秀後,府中進人的心理準備。」

  二人面面相覷,不由笑嘆一聲。

  皇后開口:「本宮如何不知?只是見小夫妻生活如意,夫妻和美,不願見他們如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而已。」

  夫妻之間有了第三人,便永遠回不到過去了。

  除非做妻子的可以對丈夫做到「無愛無恨,不妒不嫉」,可……這怎麼可能?

  張櫻笑了笑:「距離明年選秀還早呢,足足一年多的時間,我們何必將明年的煩憂拿到今年來擔心?這樣豈不是今年與明年都要擔心,那可就多擔心了一次,可划不來。」

  皇后噗呲一樂,不再多提此事。

  沒了年羹堯這根攪屎棍兒,京城與後宮都恢復了以往的風平浪靜。倒是不久,聽聞雍正元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江南虧空一案有了後續——

  前任江寧織造李煦,在被抄家一年多,靠著親朋好友努力還清虧空之後,因為在江南人人喊打而過不下去了,只得帶著妻兒老小來了京城投奔密太妃王氏。

  李煦竟然與密太妃有著親屬關係?

  張櫻打聽後才知道,原來李煦與密太妃王氏是表兄妹。

  李家被抄家之後,本意是投靠姻親曹家,畢竟當年曹家的虧空,還是李煦在得到康熙准許後,用鹽務銀子補上。而李煦被查到的虧空之中,這筆鹽務銀子自然也是算到了他的頭上。

  但曹家在曹寅與曹禺去世後家境已經江河日下,在李家投奔之後不但不能護著李家,反倒連累了自家在江南的處境也變得艱難起來。

  無法,李家這才會選擇入京。

  密太妃至今尚有兩個兒子存活,雖然其中一個被過繼給了莊親王,但同樣身負爵位,位高權重,有密太妃與兩位先帝皇子的保護,李家在京城至少不會被人欺負。

  而李家遷回京城後,曹家就不得不獨自面對雍正追繳欠款的壓力了。

  與李煦是直接被抄家不同,鑑於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都住在曹家,一應

  接待花銷也給曹家增加了不少負擔,所以雍正在知道曹家還有不少虧空之後,並未直接讓人抄家,而是讓其想辦法籌措銀兩還上。

  李煦入京,也找密太妃的兩個兒子提了一嘴。

  但這兩人知道雍正對貪官污吏的厭惡,如何敢上門求情?以曹家如今情況,只怕距離抄家也不久了。

  嗯,距離紅樓夢被寫出來估計也不久了。

  因紅樓夢在後世已經失傳,張櫻對這本書還是相當好奇的。

  也許人就是不禁念叨,就在李煦一家子入京不久,雍正在處理完不少官員在地方為他誦經立碑之事與各地私鑄制錢之事後,便直接下令,讓各地有虧空卻不曾被抄家之人務必在一年內還清欠款,不然直接定罪抄家。

  此事發生不久,雍正舉辦考封,但凡十四以上二十以下之人均可參考。

  成績……

  慘不忍睹。

  雍正差點兒沒氣死,這股火氣還是在發現今年關稅有了大幅增長,國庫愈發充盈之後,才算有了緩和。

  他得了好,也愈發重視,於是特命戶部官員嚴查關稅,務必不能讓人鑽了空子。

  因擔心戶部官員對關稅不夠了解,雍正猶豫之後還將老九給提溜到了戶部,讓他幫助戶部官員好生查帳。

  老九不敢疏忽,幾乎用盡平生所學愣是從紛繁帳本之中抓出了幾個蛀蟲。

  雍正對此非常高興,與老九的關係也親近了不少。

  等又處理了山東全省實施攤丁入畝政策的部分動亂後,順天府突傳喜訊,說是當地發現了許多一莖八、九穗的稻穀。

  從古至今,一莖六穗、一莖九穗等奇特現象便是天下太平豐收的吉兆,今年竟然不但發現了一莖九穗,這樣的稻穀竟然還很多,此事不但以「盛世奇瑞」之名被上報到了雍正面前,雍正還特意將其頒示天下以安撫民眾。

  因為太過高興,雍正甚至決定帶著后妃與孩子到圓明園放鬆一段時間。

  因后妃人少,雍正便將所有人都帶了去。

  卻不想,就在進駐圓明園不久,雍正便受用了一個宮女,還賜封其為海常在,一下子便越過了張妗與郭絨絨,成了貴人之下第一人。

  沒幾日,她就與孫貴人起了矛盾。

  第134章

  中秋節向來是華夏百姓最看重的節日之一, 更何況已經定好了宮裡三個已經成家的皇子會在中秋節後先後搬出皇宮,今年的中秋節自然更加讓人重視。

  但因雍正不欲鋪張浪費,這次中秋節雍正除了讓內務府的人給每一位皇室宗親與大臣們都送了一盒月餅之外, 並不打算舉辦宮宴君臣同樂, 而是只準備讓一家子在圓明園小聚一番,賞賞月,看看戲, 吃吃月餅也就算了。

  皇后從進入圓明園便開始準備, 等到中秋節這天, 場面被布置地隆重又溫馨。

  雖然雍正在剛到圓明園沒兩天的時候, 便封了一位海常在,但說實話,在雍正盛寵孫貴人的時候其他人都沒什麼反應,雍正賜封一個海常在除了讓人驚訝一下之外,也沒什麼人……額, 除了孫貴人之外, 也沒什麼人在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