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攤丁入畝,應當是雍正乃至於整個大清王朝都最有名的一項改革制度了。

  攤丁入畝是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命令基礎之上進行的改革,主要就是推翻以往施行了好幾百年上千年的按人頭徵稅的制度——

  在攤丁入畝之前,明清收稅

  只看人頭而不看田地。

  這直接導致富人擁有無數良田卻只需要繳納少少的稅收,而窮人儘管土地少,甚至沒有土地,也會因為家中人口的增加而導致身上的賦稅加重。

  老百姓與朝廷的利益都因此受到了極嚴重的損失,而富人反倒從中得利。

  於是雍正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推出了「攤丁入畝」的制度。

  但問題是,康熙的「滋生人口,永不加賦」政策雖然給老百姓帶來了好處,卻並未影響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雍正的「攤丁入畝」不但讓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與擴大,還在既得利益者身上狠狠地撕下來了一大塊肉。

  以前,這些富人只要家中人口不增加,田地不管如何增加賦稅都不會增加;而現在,朝廷根本不管你家裡人口有沒有增加,只要你田增加了,你的賦稅就會增加。

  你說,這些人能願意?

  當然沒人願意。

  就算知道這項制度全面推行之後,可以增加國庫稅收,促進人口增加,為滿清的統治穩定民心……

  但,那又怎樣呢?他們的利益受損了!

  而且這些富人不但家中有錢還可能有權,或者說,只要是手中有權的人,家中就必然有錢有田。

  雍正幾乎是將所有朝臣,進一步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於是毫無意外地,宮外不但有了不少關於他的流言,京城與地方的官員,乃至於全國各地的鄉紳富商們全都統一戰線,藉助各種各樣的渠道向雍正施壓,希望能讓他收回成命,恢復過去的人頭稅制度。

  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那些人不僅僅是散播流言,還在全國各地通過「扭曲事實」、「胡編亂造」等方式,煽動了不懂「攤丁入畝」到底是一項什麼政策的老百姓發生動亂。

  在這些動亂面前,雍正自然顧不得飼料。

  張櫻對攤丁入畝也有所了解,也明白改革的艱難,於是沒再追問雍正為何這麼長時間沒給自己答覆。

  雍正笑了下:「這飼料確實是個好東西,所以朕決定儘快在全國推廣。朕決定在各地建立一個任何人都能觀察的豬棚,讓百姓切實地看到飼料的好處。到時候看你是決定自己

  做這一門生意,還是將這麼生意與朝廷合作。」

  「自己做生意就需要在一年內儘量生產出可以鋪往全國各地的飼料;與朝廷合作則只需要提供飼料配方與幾種機器的圖紙,朝廷會給你一成利潤。」

  張櫻愣了下,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前者當然更賺錢,且張櫻這些年的積攢下來,在一年內備下全國所需飼料根本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後者也只是勝在輕鬆而已,實則那一成的利潤張櫻還不怎麼看得上眼。

  但……

  張櫻看了雍正一眼:「那就第二種吧!」

  雍正略有些尷尬地扯了下嘴角,卻還是在咳嗽幾聲後恢復了淡定,並認真地點了下頭:「那你讓錢億去與戶部尚書接洽,商量好具體細節之後就可以開始下一步動作。」

  張櫻點頭:「舅舅最近正好回京,我這就讓人通知舅舅,讓他儘快去戶部。」

  第126章

  張櫻會選擇後面一種合作方式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只有朝廷出面才有更強大的公信力,朝廷也能將飼料的好處在段時間內傳播給所有百姓知道。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

  張櫻知道, 國庫真的沒什麼錢。

  雍正自己私庫裡面的銀子,說不定都要比國庫的銀子更多。

  張櫻之前既然都已經放棄了用飼料賺錢, 自然就不會再反悔想要將飼料方子捏在手心裡, 更不會介意朝廷在推廣飼料的時候藉機賺一點兒錢。

  但是……

  張櫻看向雍正:「你準備給飼料定價多少呢?」

  雍正說了一個數兒。

  張櫻自己是知道飼料成本價的,雍正說的價格其實比她心中預想的價格要更高, 但轉念一想, 雍正還要在全國各地弄一個豬棚養豬給百姓看,又要給所有百姓宣傳飼料的好處,還要重新組建飼料廠、招聘工人、承擔運輸成本等等, 這個價格就又算不得特別高。

  只是,張櫻仍舊提了一嘴:「這價格還要壓低一點才行。」

  雍正對做生意不太理解,這價格還是讓戶部的人核算出來後交給他的,但戶部定下價格的只是官員而非商人, 相較於戶部的人,他自然更相信張櫻。

  畢竟張櫻早就以這些年的無數「戰績」, 證明了自己在做生意方面的本事。

  他認真地看向張櫻:「還要低多少?」

  張櫻愣了下, 認真解釋:「這價格若是正常做生意, 當然是沒問題的。但陛下願意將飼料推廣全國除了因為想要賺錢,更多還是希望能讓更多百姓吃到肉吧?飼料價格越高, 老百姓買得起的人就越少。」

  「很多時候老百姓不是不知道哪些東西好, 只是家中沒錢,總不好借錢去買。」

  「飼料價格低了,買得起的百姓也就更多了。」

  「我飼料的價格比照糧食的價格,一斤翻五倍就差不多了, 再多,對老百姓而言的負擔就太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