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反應,皇后還有

  什麼不了解的?

  她當即認定了年玉袖已經瘋了,直接起身離開,沒有留下只言半語。

  年玉袖茫然地看著皇后離開的背影,整個人都是懵的。

  但等到吃午飯,年玉袖發現自己身邊所有的人全都換成了又聾又啞的太監嬤嬤之後,整個人都要瘋了。

  她意識到,皇后這是在軟禁自己。

  年玉袖想要跑出去,卻在還沒有逃出臥室門的時候就被人抓了起來。

  之後她試圖大喊大叫,但她的聲音太小,根本傳不了太遠,而身邊能聽到她聲音的人卻又全都是聾子啞巴,根本就聽不到。

  她成了一座孤島。

  意識到這點兒後,年玉袖都又氣又急,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掙脫不了,所以在折騰了一陣兒後,只能絕望地放棄。

  她一開始還是不願睡覺,但肉體凡胎到底堅持不了太久,年玉袖很快就再次睡著,進入了之前的夢境之中。

  這一次,她甚至看得更清楚了。

  之前做夢的時候霧裡看花的感覺盡數褪去,那種強烈的恍若自己在真切地經歷一個世界的感覺,讓她忍不住沉迷其中,甚至忘卻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

  年玉袖睡眠充足,精神好了很多。

  然而她卻不知道,自己沉迷夢境的樣子在這些嬤嬤和太監眼裡,到底有多詭異。想到皇后將她們安排過來,本也是為了看守貴妃,還不用擔心他們聽到些有的沒的,於是便徹底安心了。

  大家繼續自己做自己的,與年玉袖井水不犯河水。

  年玉袖卻越來越分不清楚現實與虛幻,一直到某日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與人交流之後,她為了抵抗孤獨,也因為不希望自己的真實經歷除了自己外再無第二個人知道,年玉袖於是提筆將自己的「經歷」寫到了紙上。

  寫完之後,她又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直到最後,她終於改到了自己滿意的地步,可此時的年玉袖卻像是耗盡了心血一般,徹底倒了下去。

  但那已經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而在如今,年玉袖被軟禁的消息對其他人而言不過是石子兒跌入大海,甚至縣不起一絲波瀾便消失在了所

  有人的視線中。

  畢竟年玉袖「因病閉門不出」,也已經很長時間了。

  -

  年玉袖被軟禁不久,雍正便對大清國土上的傳教士出手了。

  他先是下令解封南洋貿易的禁令,緊跟著又下令將各省份的洋人全部統計好後,在徵求過那些洋人的意見之後,將人直接送到京城或澳門定居,若不然就直接趕走讓人回自己的老家。

  與此同時,雍正還讓人直接將傳教士們建立起來的教堂改成公所,只能居住辦公,絕對不可以傳教。

  一經發現,殺無赦!

  此事在洋人當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再次求到了老九頭上。

  但老九又不傻,怎麼可能為這些傳教士出頭——

  阿瑪當皇帝與兄弟當皇帝的區別,他雖然不是百分百清楚,但看雍正這段時間的狠厲手段,他既然已經下達聖旨,又怎可能收回成命?

  他與雍正關係也不好啊。

  若不是後期因為與張貴妃合作,勉強抱上了雍正大腿兒,他現在還指不定怎麼樣呢。他可不敢隨意撩虎鬚。

  除夕這天,他惦記自己已經出嫁與即將出嫁的女兒,於是直接給茉婭琪與喃喃兩姐妹封為公主。

  又想起自己登基前與張櫻的約定,於是下令將廢太子允礽十五歲的第六女、怡親王胤祥九歲的第四女,過繼出去的允祿九歲的嫡長女三個姑娘送入宮中當做皇帝養女撫養,等到合適的時機就會將人送去撫蒙。

  也沒人覺得這不對,甚至挺高興自己的女兒能送進宮——

  不是不心疼女兒,而是皇室宗親家的姑娘大部分都會嫁去蒙古撫蒙,但那些姑娘爵位最高也不過郡主,嫁過去處境比公主們更難。而若是被皇帝收做養女,以後出嫁就是公主,別的不說,至少身份高了,在自己丈夫面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

  還有女兒沒出嫁的胤禟就挺羨慕,他自己又不敢去找雍正,便哀求了九福晉入宮找張貴妃,希望張貴妃能在雍正面前說說情,將他的女兒也挑一個入宮。

  九福晉對老九很有意見,對幾個小姑娘倒是態度還行。

  於是不久,張櫻便聽說了九福晉入

  宮求見。

  得知對方來意後,張櫻哭笑不得,卻還是答應了會幫她跟說情。

  不過不是找雍正說情,而是找皇后。

  皇后愣了下,倒也沒拒絕,當天她便找到養心殿將這事兒和雍正說了。

  雍正在得知此事後,想了想,乾脆讓人給除了允祹之外的幾個兄弟全提醒了一次,讓他們有意的都報上自家閨女的名字,他會從中挑選一個帶到宮裡養育,等成年後封為公主送去撫蒙。

  除了沒了女兒的老八,只要是有不止一個女兒的都報了名。

  若是只有一個女兒,等孩子長大了也許還能求個恩典不去撫蒙,可若是女兒不止一個,幾乎不用猶豫,必然會有至少一個女兒會撫蒙。

  既然都要撫蒙,自然還是當公主好。

  於是後宮突然多了好些個公主。

  喃喃與默默幾個倒是又多了幾個玩伴,但這些姑娘交給誰撫養就成了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