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

  康熙後宮僅剩的一位蒙古妃嬪,宣妃博爾濟吉特氏,在八月初八的中午,薨了。

  皇后得知此事後,立刻命人叫來張櫻做幫手。

  並非皇后無法獨自一人處理好宣妃的喪事,只是一來這還是皇后第一次主持喪事,還是長輩的喪事,難免出現錯漏的地方,即便身邊有好些個嬤嬤輔助,她也忍不住擔心出了什麼紕漏,總要有一個讓她信任的人一起才能安心;

  二來宣妃身份特殊,她一去,偌大一個後宮便再無一個蒙古妃嬪了,京城多少蒙古福晉側福晉看著呢,總要向這些蒙古福晉表示一下雍正對蒙古的態度,不能讓這些蒙古福晉寒了心。

  而一位皇后、一位貴妃的配置,也能讓人安心。

  皇后與張櫻商議了這場喪儀的規格,又請示了雍正後

  ,便忙忙碌碌地籌辦起來。

  而等到這場喪禮結束,緊跟著又傳出了雍正將寫了繼承人名字的聖旨放在了正大光明匾背後,宮裡宮外一時情勢複雜,不只是張櫻與皇后受到了許多關注,弘昀與弘時也受到了更多關注。

  好在幾人尚未出宮建府,每天能接觸到的人有限,只需要小心一些倒不妨事。

  但弘時的未婚妻兆佳氏,就麻煩了。

  兆佳氏是佟貴太妃按照康熙的意思給他指的婚,兆佳氏也確實與弘時很投契,二人在弘時入宮前就時常來往,弘時入宮後也總是找機會去出宮去見一見兆佳氏。

  但因為康熙的離世,弘時的婚事也耽誤了。

  他比喃喃大一歲,婚期乾脆定在了今年的十二月,而喃喃則定在了明年三月。

  聽著似乎很快了,可如今才八月。

  足足四個月的時間,若是不做好防護,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事兒呢。

  但好在,弘時在如今的幾位皇子中並不出眾,他不但不曾參加考封如兩位兄長一般大出風頭,平日也不顯山不漏水,更多只是玩樂,干一些紈絝喜歡的事兒,著實不像是會被雍正立為繼承人樣子。

  所以除了一開始有人騷擾兆佳氏一家人,卻被兆佳氏態度強硬地頂了回去後,便再沒人去打擾兆佳氏一家了。

  弘暉的福晉烏林珠出身的輝發那拉氏想來態度強硬,且家中頂樑柱尚在,她本人也生了兩個兒子,是以根本沒人敢去找輝發那拉家的麻煩,雖然難免詬病弘暉身邊只有一個福晉伺候,是因為她善妒,但到底不敢太過針對。

  可弘昀的福晉出身的伊爾根覺羅氏這些年本就在走下坡路,之前大福晉接連生了好些個女兒才終於得了兒子,卻又在不久後沒了的事兒,到底影響到了伊爾根覺羅家姑娘的名聲,而伊哈娜嫁給弘昀這麼多年不但只有一個女兒,弘昀身邊甚至同樣只有福晉一人。

  這就太好針對了。

  不少盯上弘昀的人家,便開始散播二皇子福晉善妒,霸著二皇子不說,還沒有為其添一個繼承人,而以康熙朝大皇子福晉的情況,二皇子福晉指不定也要生一串兒金

  花後才能生一個兒子呢?

  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不但將伊哈娜與當年的大皇子福晉相比,之後更是惡毒地將其與烏林珠相比,並踩一捧一,用烏林珠將伊哈娜貶低到了泥里。

  這些流言一開始只是在宮外傳播,皇后嗅到苗頭後便一邊讓人調查流言的源頭,一邊也下令嚴禁宮中討論,否則直接將人打死了事,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伊哈娜都不知道外面的流言,倒是也能相安無事。

  但很快……

  伊爾根覺羅家的人坐不住了。

  他們倒也不是壞心,只是擔心自家女兒也跟侄女兒似的,為了丈夫一個嫡子的期盼就拿自己的性命去博,所以特意入宮提醒女兒不要急著生孩子,一定要養好身體後再懷孕。

  「實在不行,你就挑一個好生養的宮女開臉,讓她生。大不了生了再抱到自己膝下養育。不是每個人都跟大皇子福晉似的好命,頭胎二胎都生兒子。」

  「總之,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性命去生孩子,不值得,保全自己更重要。不然跟你姑姑似的,兒子倒是生出來了,自己的命卻沒了,大……你姑父還不是轉頭就娶了繼福晉,又生了好些個兒子?你那表哥如今過的是什麼日子,你難道不清楚?」

  然而……

  他們這麼一說,瞬間就壞事兒了。

  伊哈娜挺聰明一個小姑娘,幾乎是在額娘與嫂嫂勸慰她的話倒推一下,便立刻知道了外面到底在傳什麼流言。

  關鍵她本就因為生了個女兒而感到壓力大,又因為弘昀的獨寵而覺得對不起他,於是知道這些流言後,心情立刻降到谷底。

  而流言中提到的烏林珠,伊哈娜也沒辦法再以之前的態度與之相處,好長一段時間都躲著她。

  烏林珠就很委屈啊,她什麼都沒做,伊哈娜怎麼就突然避著自己了?

  她就讓人去打聽,然後便知道了外面的流言。

  烏林珠向來是個直爽性子,知道真相後就過去找伊哈娜解釋,然而伊哈娜現在正是難受的時候,根本就不願見到烏林珠,便直接託病拒絕了。

  烏林珠便以為伊哈娜聽了外面的流言,對自己

  生了嫌隙,一怒之下掉頭走了。

  兩個兒媳都險些決裂了,皇后能不知道這事兒?

  但這事兒又根本沒法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