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涉及到死亡的話題,尤其這位可能壽限將至的老人還是對自己很好的太后,即便是福晉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張櫻倒是調節過來了:「太后已經七十多了,算是高壽,福晉也不要太過傷心了。太后自己都看得開,若我們兩個一看到人就哭哭啼啼、神情憂鬱,只怕反倒讓太后最後這段時間沒辦法開心,那就是我們的過錯了。」

  福晉難受地捂住胸口:「我就是、就是舍不

  得太后。」

  自打與太后處好關係後,福晉每次入宮請安都少了不少折騰,太后對她極好,好到福晉早已將她當成了親近的長輩。

  如今長輩……

  張櫻拍了拍福晉的手:「我們今年多陪陪太后,問問她有什麼放心不下的事兒,讓她開開心心的不要生氣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就夠了……」

  張櫻與福晉落在隊伍最後面,說話聲音也小,並未讓第三個人知道。

  但張櫻與福晉之間的氣氛太沉悶傷感,幾個孩子被感染,一路上安靜得嚇人。

  胤禛注意到她們情緒不對,有心想問,卻見福晉衝著她搖了搖頭。

  胤禛點點頭,沒再開口。

  年側妃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總覺得三人有事兒瞞著自己,心情一下就壞了個徹底。

  偏偏胤禛還沒注意到她情緒不對,就更讓年側妃心情不愉了。

  -

  張櫻擔心太后,過年後便經常帶著小玖與鬧鬧入宮請安。

  太后見到兩個孩子相當高興,不但每天清醒的時間更長,連臉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只是有時候,太后記憶錯亂,容易將兩個孩子認作胤祺與溫憲。

  太后身邊的嬤嬤每到這時就很抱歉,太后自己清醒之後,也忍不住與張櫻道歉,又給了兩個孩子不少禮物。

  張櫻無奈:「太后不用放在心上,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人老了,記憶消退,本就容易認錯人。

  太后見張櫻與兩個孩子是真的不介意,這才安心下來。

  太后宮裡倒是其樂融融,但張櫻與福晉頻繁入宮一事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畢竟張櫻一年到頭,也就幾個重要節日才會入宮,平日基本不會往宮裡跑,如今頻繁入宮自然引起了不少猜測。

  其他人對太后不夠了解,並未往太后大限將至的方向猜,反倒一個個將目光放在了張櫻帶進宮的兩個孩子身上,總覺得她是想要用孩子做些什麼,於是這段時間,只要張櫻入宮,太后宮裡就會出現不少打探的目光。

  但太后這些年也不是吃素的,她身邊的人更是明白太后的身體

  狀況。

  於是這些不懷好意的目光全被太后宮裡的人給擋了回去,不少爪子伸得太長的人,甚至還被太后宮裡的人給剁了爪子,之後更是得了不少教訓。

  因太后雷厲風行的手段,以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大事兒發生,似乎張櫻就只是帶著孩子入宮陪一陪太后而已,宮裡各處這才安分下來。

  康熙也聽說了此事,但在一番調查後發現沒有異常,便乾脆撒開了手。

  老四一家都是誠孝之人,他並不覺得此事有何不對。

  張櫻卻看著太后一日比一日遲鈍的反應,越來越少的清醒時間,心情愈發糟糕起來。

  沒多久,鬧鬧百日宴到了。

  張櫻一番思索後,決定邀請太后到雍親王府參加鬧鬧的百日宴。

  第101章

  太后最近的身體情況, 康熙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即便康熙一開始對這位皇太后沒有太多真情實感,對其孝順更多只是做給太皇太后看,但這麼多年相處下來, 這位太后不但完全沒有插手前朝後宮的想法,還非常配合他表現出了各種孝順舉動,康熙對太后也有了幾分真心。

  更何況, 打從上一輩的老人一個個去世,皇太后已經是康熙唯一熟悉的長輩了。

  康熙這些年對太后越來越好。

  太后的脈案, 康熙也會經常翻看。

  所以太后已經沒多長時間好活的消息,康熙其實是除了太后及其身邊人之外, 第一個知道的人。

  他很樂意滿足太后的任何要求。

  何況這一次,太后只不過是想要出宮參加自己孫女的百日宴?

  太后如願離開了皇宮, 乘著轎攆來到了雍親王府。

  胤禛沒想到鬧鬧的百日宴竟然能請來這尊大佛,但想起福晉與自己說的話, 胤禛立刻帶著全家老小一起出門迎接太后,等太后入府後又立刻與福晉一起將人攙扶著入了福晉的院子。

  太后看了胤禛一眼,衝著他揮揮手,用滿語磕磕巴巴地開口:「今日客人多, 你先去忙吧, 本宮歇會兒。」

  等胤禛走後, 太后看向福晉:「你這兒距離前院兒太近了, 難免有人打擾,還是送我去張櫻的院子吧。清靜!」

  福晉自無不應, 立刻叫來張櫻,二人一起將太后送去了張櫻的院子。

  等其他人得知太后出宮參加胤禛小女兒百日宴的消息,想要過來拜見的時候,便從福晉口中得知太后趕路疲乏, 已經躺床上休息去了的消息。

  眾人不敢打擾,只能放棄。

  而太后此時在做什麼呢?她正與小玖、鬧鬧等幾個孩子玩鬧呢。

  弘暉得知太后過來的消息,還特意將自己的兒子永瑚抱了過來,太后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孩子,當即高興地抱了一會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