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言之有物,確實能讓讀者學到知識;白話書寫,淺顯易懂,能讓各階層的人都看得懂。

  前者……

  說實話,也不是沒有言之有物的科普類書籍出現,但你看銷量?慘澹得嚇人!

  所以商人們就瞄準了後者,他們暫時不敢將白話推廣到其他書籍,其他書籍的作者也都有著相當厲害的身份,他們也不敢對這些作者使手段。

  但話本兒的作者就沒這個顧慮了。

  畢竟話本兒這東西,其實很多讀書人都不怎麼看得上,即便寫了話本兒,也得遮遮掩掩地取一個筆名,並不敢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擔心讓人知道自己在寫話本兒,會影響到自己以後的仕途。

  所以話本兒的作者,要嘛是屢試不第的落魄書生,要嘛就是窮苦的酸儒秀才。

  這樣的人,對商人們而言真的不算什麼。

  正巧,張櫻的書肆中也一直在推廣白話文話本兒,且銷量大多不錯。

  於是在這兩年,便湧現了不少白話寫成的話本兒——

  那些讀書人不太可能「放下身段兒」去寫白話小說的,可除了寫話本兒出名的那些作者外,其他作者為了賺錢,還真不一定能抵抗得住書肆老闆的威逼利誘。

  於是白話文話本兒大量出現。

  但寫話本兒這活兒,以前是有門檻兒的,因為即便是話本兒,作者與大部分讀者也都講究個辭藻華麗、詩詞唯美。

  而現在,變白話了,門檻一下就降低了。

  幾乎是只要識字的人,都能寫話本兒;不識字的人也能通過口述,寫話本兒。

  於是很快,不少人就發現市面兒上突然多出了一批文采良莠不齊,但故事內容相當能打的話本兒。

  而隨著這批人的飛速成長,很快眾人就發現,原本以此為生的讀書人們以此獲得的報酬竟然越來越少了,其中不少堅持過去寫法的讀書人寫的話本兒,甚至遭到了書肆的退貨。

  雖然這還只是少數,但繼續下去……

  至少話本兒的寫法越來越白話,是無可阻擋的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自恃身份不願改變的讀書人,眼睜睜看著自己被市場淘汰,賴以為生的技能再也無法供養自己,他們會是什麼反應?

  福晉一聽張櫻這話,便立刻明白了其中危險:「這群寫話本兒的落魄書生倒是不足為懼,就擔心引來其他讀書人的關注,並以此攻訐雍親王府。」

  因為攻擊福晉,難免會讓人說欺負女流之輩,但攻擊雍親王就沒這個問題了。

  福晉狠狠皺緊了眉頭:「我得和四爺說一聲。」

  第85章

  胤禛知道這個問題後, 本想直接找康熙,但細想之後,轉頭找上了胤祉。

  為一點兒尚未發生的事去找汗阿瑪, 不但顯得大驚小怪、小題大做,還可能讓汗阿瑪懷疑自己的辦事能力。

  但找胤祉就沒這個問題了。

  在所有兄弟當中,也就只有誠郡王胤祉在文人當中有著相對較好的名聲了——

  因為他不但有著一顆當文人的心, 也確實對漢學研究頗深,康熙一朝, 幾乎所有的修書、編書、整理書籍等工作,都是胤祉在負責。

  而胤祉本人對文人的態度也頗好, 所以在文人中便有了一定的號召力。

  文人的事情找胤祉,絕對不會有錯。

  胤祉也很願意幫胤禛。

  倒不是因為兄弟情, 而是在太子二次被廢之後,胤祉很快意識到自己與皇位的距離著實有些遠, 自己僅有的在文人當中的名聲也根本沒辦法當做與其他兄弟相爭的籌碼。

  雖然文人重要,但文人向來也是最容易鎮壓的。

  而沒那麼被鎮壓的,已經入朝為官得到了權勢的文人們即便對胤祉有好感,也絕不可能因為這一點點的好感就將全部身家性命壓在他身上。真正到了做選擇的時候, 他們只會選有實權的皇子投靠。

  而即便廢太子與大皇子兩敗俱傷, 剩下的胤禛、胤禩哪一個不比他更有實權?

  意識到這一點後, 胤祉便打定主意不摻和這潭渾水了。

  而他保命的訣竅也簡單, 不主動,不結交, 不摻和,但有人找他幫忙,只要不會得罪另一個弟弟就能幫則幫。

  到時候不管誰上位,即便不重用他, 總也不會削他。

  所以當胤禛找上門來,請他幫忙寫一篇誇獎白話文的文章,或者在一個公眾場合夸一夸白話文的妙處時,胤祉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以防萬一,胤禛又找了幾位在讀書人中相當有名的張廷玉等漢臣出面作保。

  不管這幾個大臣是不是胤禛的人,又對胤禛是個什麼想法吧,只是夸一夸白話文的好處而已,實在沒什麼拒絕的必要。

  因為還沒有

  文人鬧起來,所以這些大臣並不知道這其中的關鍵。

  他們只以為,雍親王這是想要為雍王妃造勢。

  於是沒多久,好些讀書人心中的大佬們便開始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引出白話文的話題,並將其狠狠地誇了一通。

  口才好的人想要誇獎一樣東西的時候,即便這東西並不好,也能將其夸出花來。

  而其中,又以時間最充裕,與文人相聚最多,也養了不少門人清客的胤祉及其門人誇獎得最有理有據。

  於是沒多久,本來想要鬧事兒的讀書人們便發現,自己仰慕的大佬們紛紛為白話文站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