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雜交玉米與雜交小麥因為不能留種,老百姓若真打算種植,那幾乎是年年都需要從張櫻的鋪子中購買。

  而一旦張櫻起了不臣之心……

  張櫻會不會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康熙作為皇帝,肯定會將危險杜絕在搖籃中。

  胤禛遲疑著點了點頭:「你放心,只是培育方法,我會說服汗阿瑪,讓他下令將雜交小麥與雜交玉米的生意交給你,不會讓其他人插手。」

  張櫻倒是無所謂:「第一年的糧種生意必須是我的,但第二年乃至第三年的雜交糧種生意就沒必要一定交給我了。若雜交糧種有市場,這種培育方法幾乎可以一年培育出一種雜交品種,雖然不是每種產量都比過去高,但在味道與抗病性以及其他方面也都會有一定的差別。到時候各憑本事吧。」

  若上交了培育方法,這門生意還是掌控在她一個手裡,那與她不送方法又有什麼差別?

  胤禛也知道這是在侵占張櫻的利益,但他還是忍不住鬆了口氣。

  因為他知道,汗阿瑪確實可能……

  他嘆了口氣,汗阿瑪這些年愈發喜怒不定,也愈發多疑了。

  -

  二月中旬,宮裡突然傳出消息,康熙決定在萬壽節那天邀請天下所有高壽之人入京參加他的萬壽節宴會,不限人數,不限身份,不限民族,只要年齡超過了六十歲,都可以來京城為他祝壽。

  這便是後世極為出名的千叟宴。

  因康熙在這場宴會中賦了首《千叟宴》的詩,又因為參加這場宴會的多是老人,且人數眾多,遠超千人之數,於是得名千叟宴。

  屬於康熙首創。

  整個清朝也不過舉辦了四回。

  不久,聖旨正式下達。

  僅僅只是聽這描述,所有人就可以想像,一千位高壽老人圍坐在一起的場面到底有多龐大、又有多震撼。

  康熙甚至已經選好了舉辦這場宴會的地點,就在暢春園。

  所有人都在為這場千叟宴而奔忙準備,京城的官員們忙著搭建彩棚,安裝桌椅,準備當日宴會的菜單與酒水;各地官府則忙著動員轄下高壽老人入京為康熙祝壽,甚至還得加派侍衛護送上京。

  因為康熙下旨全國各地前來為他祝壽之老者,所有路費與食宿朝廷全包。

  胤禛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卻面色陰沉了好幾天。

  等從手下口中得知,隨著全國各地的老叟接連趕到京城,戶部與內務府為這些參加宴會的老叟準備的彩棚與桌椅都從暢春園裡面一直延伸到了外面,且大有繼續延伸之勢。

  隨著萬壽節一日日地臨近,拿桌椅與彩棚更是快要延伸到了西直門。

  京城百姓得到消息後紛紛過去看熱鬧,當看到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彩棚時,眼睛和嘴巴張大,簡直合都合不攏。

  胤禛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因為這個變故,他甚至都沒去張櫻在京郊的莊子取糧種,原本的興致勃勃似乎也變得意興闌珊起來。

  不知為何,張櫻竟有些心疼起胤禛來。

  不為其他,只為……

  朝廷那越來越空虛的國庫。

  想著胤禛登基之後,國庫中竟然只剩一箱白銀的慘狀,張櫻真的是不得不同情這位康熙的繼任皇帝。

  他真的是整個皇帝生涯都在為康熙擦屁股。

  等好不容易通過抄家等方式攢下了一批豐厚的家底兒吧,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被他的繼任皇帝乾隆給花光了。

  頓了頓,張櫻突然想到,乾隆弘曆如今似乎是她的兒子?

  只是不等她深想,便想起了另一件事——

  弘暉如今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她完全沒必要為啾啾的性子擔心嘛!

  只要胤禛不傻,就不可能放棄名正言順的嫡長子而去選一個非嫡非長的幼子。

  於是張櫻乾脆將心裡剛浮現出來的一丟丟愧疚……踩進了心底。

  胤禛很難受。

  但可惜的是,他如今並不是皇帝,康熙才是皇帝,所以他只能忍。

  不但必須得忍,他還不得不每天噙著微笑去上值。

  張櫻都擔心,胤禛這麼憋下去會不會憋出內傷。

  好在沒多久,萬壽節到了。

  胤禛與福晉、張櫻、年側妃等人自然是坐在暢春園內,官員也多在園內,但康熙……

  他在園內聽完祝壽,又與自己的兒子與大臣們喝完酒後,便直接端著酒杯離開了暢春園,去和外面的老叟們說話、敬酒去了。

  其中幾個百歲老人,更是獲得了與康熙對話的「殊榮」。

  胤禛:「……」

  好在康熙身體已經不比以往,在外面逛了一圈兒後便在太監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這時候,胤禛等幌子與大臣才相繼送上自己準備的禮物。

  毫無意外,胤禛送上的加強版「五穀豐登」得到了所有人的側目,也得到了康熙毫不掩飾的喜歡與稱讚:「這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生辰賀禮,與千叟賀壽同等重要。」

  胤禛謙虛推遲,心裡卻不算高興。

  他再沒有哪一刻比現在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汗阿瑪,老了。

  因為老了,他開始享受,不再想國庫的重要性;

  因為老了,他開始懼怕死亡,沉迷於虛假的未來;

  因為老了,他不再銳意進取,高產的糧種竟然只能與千叟祝壽同等重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