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禛:「……繼續。」

  春喜領命,又道:「側福晉問三格格這些東西都是誰告訴她的,三格格就說,是四爺您教的。側福晉非常生氣,於是就讓奴婢將您這段時間在三格格耳邊讀的書全找了出來,側福晉將書看了一遍後,什麼也沒說,就讓奴婢將書送回四爺的書房。」

  胤禛看了春喜一眼,將視線落在桌上的書上。

  第一本,《資治通鑑》;

  很好,是很了不得的一本書,據說也是所有皇帝必讀的一本書呢。

  第二本,《孫子兵法》;

  更好了,兵家必讀。

  第三本,《永樂大典》;

  好得不能再好,明朝百科全書,裡面囊括了從政治軍事到農事天氣等方方面面的知識與書籍,厲害到康熙想要修一本書與之一較高下。

  第四本……

  算了,不看了。

  胤禛扶額:好像確實都不是很適合讓兩歲大的小孩兒讀。

  他難得品到了幾分懊惱。

  但在懊惱之外,胤禛又忍不住生出了幾分期許與可惜:若默默是個阿哥,那可就太好了。

  轉念一想,弘暉也不錯。

  胤禛的情緒這才恢復正常:「你是說,爺讀過的那些內容,默默有一部分是真的聽懂了?」

  春喜低頭:「奴婢不知,但三格格聰慧,應當是能聽懂一小部分的。」

  就算是一小部分也很厲害了。

  胤禛看了看桌上的書,雖然知道都不適合給現在的默默學,但……

  現在不能學,等她入學後就可以了嘛。

  默默十二月六日的生日,只需要再等一年,就可以為她挑選塔拉溫珠子了。

  這一次,他可得認真細緻地好好挑。

  若他的想法被張櫻知道——

  張櫻:「……」認真的?三歲比兩歲大很多嗎?

  可惜,張櫻不知道。

  -

  和碩雍親王的冊封典禮結束後,幾位剛冊封的皇子按照年齡大小相繼辦了慶賀宴會。

  一時間各皇子府門庭若市,車水馬龍,進出的客人都快要踏破了他們家的門檻。

  只是如此一來,就顯得八皇子胤禩有些門庭冷落了。

  好在九皇子胤禟與十皇子胤俄是真的與他感情好,在宴會結束後便直接閉門謝客,也算全了八皇子的臉面。

  胤禛不想出風頭,與胤祥商量後,便也開始閉門謝客。

  胤禟對二人的觀感倒是好了許多。

  只是無論胤禛還是胤祥,都不怎麼需要而已。

  此事熱鬧了一整月,一直到十二月才被即將到來的新年的喜慶沖淡了幾分。

  張櫻親手做了個蛋糕,請胤禛、福晉和幾個孩子一起到自己的院子為默默慶祝了兩歲生日,之後又送了一份兒童故事書當禮物,默默的生日就在一種非常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入了臘月,所有人都要忙著準備年貨了。

  張櫻也按照過去的慣例,讓人給兩個女兒裁了幾身紅彤彤的衣服。從披風大氅到棉襖皮衣,應有盡有。

  即便是喜歡艷麗顏色的張櫻也覺得扎眼,但這時候的喜歡就這樣,不給孩子穿得喜慶些,孩子之後一整年就不會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張櫻:「……」

  有些事兒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所以,她還是給兩個女兒做了幾身穿上後跟年畫娃娃似的大紅衣服。

  因為去年的除夕宴大家心裡都堆著事兒,所有人都吃得食不下咽,玩得也是心不在焉。像是要將去年失去的快樂找回來似的,今年的除夕宴就辦得格外隆重,且每個人臉上的笑容都比往年真切了幾分。

  康熙許是心情好,又想起了喃喃這個孫女。

  他往老四家眷的方向掃了一眼,一下就看到了張櫻,以及她懷裡的孩子。

  康熙轉頭看向太后:「太后,老四側福晉這是又生了?」

  太后瞥了他一眼:「皇上這話說的,孩子都兩歲了。就在快一個月前,十二月六日剛滿的兩周歲。」

  康熙無奈地笑了笑:「孫兒孫女多了,不太記得住。」

  他兒子女兒加起來已經快三十,孫兒孫女加起來更是誇張,都近百了,哪兒可能每一個的名字和出生日子都記得住?

  他能問一句張櫻是否又生了,還是因為想起了喃喃。

  太后無言,畢竟她也就知道老四府上的情況而已,其他皇子到底生了幾個兒子和女兒,她其實也不知道。

  太后轉頭看向身邊的宮女,衝著她點頭示意了一下。

  宮女會意,悄聲去了張櫻身邊,一邊抱著默默,一邊牽著喃喃,將張櫻的兩個女兒都帶到了太后面前。

  也即是,康熙面前。

  康熙對自己的女兒、年幼的皇子,還有年幼的皇孫、皇孫女的態度都很不錯。

  見太后將兩個孫女都帶到了面前,問了問喃喃的情況後,也將視線轉向默默:「你叫什麼名字?知道自己的阿瑪是誰嗎?知道朕是誰嗎?」

  默默的視線在康熙的龍袍上轉了一圈,想起阿瑪說的黃衣服,本能地揚起一個傻呵呵的笑臉:「窩叫默默。」

  康熙失笑:「原來叫默默啊?可取了大名兒?」

  默默偏頭:「大名兒系森莫?」

  康熙又一次笑了起來,他轉頭看向喃喃:「大名兒就是另一個名字。就像你姐姐的大名兒叫弘星,你應該也有一個大名兒才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