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他作為局外人,一旦提醒了某一方就不得不參與進去了,於是只能裝作不知,眼睜睜看著胤禩拉攏了一波又一波的朝臣。

  二月,康熙巡幸京畿。

  胤禛與胤禩再一次被留了下來,胤禛不能動,胤禩卻沒有顧忌。

  每天散值回府,胤禛都是一臉鐵青。

  這種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敵人卻可以大肆發展自己勢力的感覺實在糟糕透了。

  但好在,胤禛忍了下來。

  三月,江南一帶傳出明朝皇室後裔朱三太子的線索,太子一馬當先派人尋找,胤禔不甘落後,緊跟著派出了自己的人手。

  兩方人馬爭先恐後前往江南,唯恐自己落後一步。

  胤禛作為旁觀者卻在上朝時發現,汗阿瑪對太子與胤禔二人的舉動毫無讚賞之意,看向二人的眼神反倒充滿了審視與懷疑。

  他嚇了一跳,趕緊低頭不敢再看康熙。

  下朝後,胤禛猶豫許久,念及當初太子在自己年幼時照顧的情誼,忍不住多嘴提醒了他一句。

  然而太子也不知是被即將到手的功勞沖昏了頭腦,還是覺得他的話不可信,或者感覺覺得他看不得太子好……

  總之,太子沒信。

  胤禛心情複雜,卻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他如今與太子也有競爭關係,提醒一句已經是看在幼年的照顧情分上,再讓他多說幾句胤禛自己也是不樂意的。

  畢竟,他也等著太子之位空下來呢

  。

  三月下旬,年過七旬的朱三太子及其兒子被抓,康熙親自下令於四月在菜市口處當眾斬首,以警示其他反清組織。

  張櫻得知此事,也是無語,畢竟那朱三太子的年紀都那麼大了……

  但她並未多說什麼,只當不知此事。

  而因為這事兒,默默的百日宴也受到了影響——

  朱三太子剛被當中斬首,這時候不好將默默的百日宴辦得太熱鬧。經過商量後,胤禛只邀請了幾個兄弟,一群人聚了聚也就夠了。

  而默默的大名定了下來,弘暖。

  雖然張櫻覺得,這名字與默默真的一點兒也不搭,因為這小妮子真的一點兒也不暖,簡直是個磨人精。

  五月,康熙決定巡視塞外,胤禔、胤礽、胤祥、胤禵、胤禑、胤祿、胤禮、胤祄等皇子隨行。

  因蒙古各部族去年獲得草種,紛紛在自家最好的草場種上了牧草,康熙特意召見了四公主及其額駙,二公主及其額駙並其他去年剛種上草種的部族的王公貴族,問了今年各部族的牧草漲勢情況。

  除極個別遭了災的部族外,其他部族即便只是在五月也已經可以初步窺見今年的豐收之景。

  而即便是遭了災的部族,也有錢億兜底。

  又因為他們多是在前兩年放牧過的草場種草,遭災後的損失倒也不算很大。

  康熙得知此消息高興地多吃了半斤肉,但他可能身體真的不行了,以至於多吃的這半斤肉就讓他消化不良,鬧了大半夜的肚子。

  隨行幾位皇子等不及天亮,便忙不迭到康熙大帳探病。

  康熙見到所有兒子出現,本來極高興,然而視線落在太子略顯凌亂的衣服,以及脖子處的紅痕上,面色一下就變了。

  當時燭火昏暗,大部分人都未察覺康熙的情緒變化。

  唯有老大胤禔因為角度問題,將康熙的眼神轉變收入了眼底,並記在了心裡。

  之後好些天,胤禔見康熙對太子的態度愈發生疏,反倒日日將年幼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四位皇子帶在身邊,便隱約察覺到——

  自己的機會,來了。

  第64章

  康熙那邊疑似風雨欲來之景, 京城的四爺府同樣充滿了讓人窒息的靜默。

  一連好幾天,胤禛都會在散值回來後拉著他那群幕僚在書房裡討論,而時間也往往會從他散值回來, 一直到月上三竿。

  胤禛連飯都不記得吃。

  有時候被蘇培盛催得急了, 他還會大聲喝罵, 將蘇培盛罵得狗血淋頭。

  要知道蘇培盛從胤禛尚未成婚開始,就一直跟在他的身邊伺候,他跟在胤禛身邊的時間比福晉都還要長, 福晉對他尊敬, 胤禛以往也從不會對蘇培盛大聲喝罵。

  雖然其中也有蘇培盛會做人的緣故,但胤禛對蘇培盛確實格外看重。

  但就連蘇培盛都被罵了。

  整個四爺府的氣氛自然沉寂下來,唯恐一個不小心就將四爺府的天, 胤禛給激怒了, 從而讓自己落得不好的下場。

  但看著胤禛一日日地消瘦,蘇培盛到底還是忍不住了。

  因為胤禛這段時間根本不去後院, 往往一回府就扎到書房去,福晉等後院女眷已經許久沒見到胤禛的面兒了。

  也因此, 沒人知道胤禛如今的模樣。

  所以當福晉終於被坐不住的蘇培盛請到前院, 希望她能勸勸胤禛多用飯的時候,福晉猝不及防下愣是被瘦得形銷骨立的胤禛給嚇了一跳。

  驚嚇之後,自然是心疼。

  即便是二人在宮裡最難捱的那段時間, 胤禛也不曾這般清瘦!

  福晉好言好語地將幕僚們安撫下來, 然後立刻讓人去整治了兩桌好飯好菜:「記得要清淡, 味兒要好, 多做一點兒酸甜開胃的菜品,養胃補身的湯也多做幾份。」

  胤禛有些不高興:「我還有正事要談,沒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