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間,《婦言》銷量暴漲。

  第50章

  隨著《婦言》銷量的暴漲, 主持編撰這本書的四福晉與用來打廣告的張櫻,也走進了京城不少人家的視野。

  四福晉到底沒有將自己的名字刊印在書上,也不允許張櫻的名字為人所知, 但二人的身份與姓氏,卻留在了書籍上, 為人所熟知。

  所有人都知道四福晉出身烏拉那拉氏, 也知道四爺府有一個張側福晉。

  張櫻還好, 只是因為生孩子的速度與產後恢復太好太快而被偶爾提及一兩句,四福晉卻成了不少女子感激的對象——

  若非四福晉,她們怎可能看到這本書?

  連帶著, 烏拉那拉家那些未出閣的女兒的婚事, 都變得受歡迎起來。

  這意外之喜, 讓四福晉愈發高興, 也愈發感激張櫻。

  而書肆抓住機會, 趁著大家因為《婦言》這本書對四福晉的感激達到最頂點的時候,放出了這書其實一開始是用文言書寫, 後來還是四福晉和張側福晉擔心有太多人看不懂才決定改成白話的消息。

  同時沒忘煽動顧客情緒,連帶著把四福晉這個決定得罪了好些讀書人,所以四福晉只得自己親自將嬤嬤們的話潤色的消息,還有原本找好的書肆覺得白話登不上大雅之堂, 認為肯定不會有人購買白話寫成的書籍, 推翻了原本的合作約定,將這本書送回了四爺府, 差點兒導致這麼好的一本書沒辦法面世的消息全都放了出來。

  這消息一放出來, 《婦言》的銷量再次攀上高峰,而四福晉的名聲也愈發好了起來,她幾乎成了京城最受歡迎的女人。

  短時間內, 四福晉收到的宴會邀請函都翻了好幾倍。

  而話本書城的名聲也有了改善。

  話本書城本就有不少受眾,但因為書肆的話本兒太過出名,甚至書肆的名字也帶了話本兩個字,所以導致願意到書城購買書籍的,也基本都是為了話本兒而來。

  話本兒與書肆幾乎形成了綁定關係。

  之前甚至有不少人覺得,話本書城只賣話本兒,不賣話本兒之外的其他書籍。

  而現在,只是一

  本《婦言》而已,立刻就讓京城眾人對書肆的印象有了極大的轉變,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家書肆不僅賣話本兒,還會賣《婦言》這種書。

  那既然賣《婦言》,會不會也賣四書五經等正經書籍?

  然後,書肆的生意就打開了。

  國子監落成,標誌著清廷對科舉和讀書人的重視,顯而易見的是,讀書人的未來一片光明。百姓對讀書的熱情持續攀高,雖然也帶動了其他書籍的銷量增長,但毫無疑問,銷量增長最快最多的還是四書五經。

  不論是自己買來閱讀,還是給自家孩子看,還是送給親朋好友家的小孩兒……

  誰會不想家中出個舉人進士呢?

  只是這些書每家書肆都有,你想要吸引顧客到你家購買,總得讓人願意走進你家書肆。

  《婦言》帶來的關注度,毫無疑問做到了這點。

  只要你走進了書肆,無論是書架上擺著的琳琅滿目的話本兒,最新熱賣的《婦言》,還是讀書人不可或缺的四書五經和文房四寶,乃至律書與九章算術等書籍……這些書都吸引著你的目光,讓你恨不得全買回家去。

  而只要你需要的,只要書籍沒有失傳的,這家書肆基本都能找到。

  話本書城,又一次因為書肆里的書籍種類與數量,在文人群體中刷足了存在感。

  而隨著京城的銷量走高,話本書城開在其他地方的分店也開始了宣傳營銷,各種來自京城的消息,伴隨著運往這些分店的書籍,而傳遍了大江南本。

  《婦言》這本書也在老百姓當中,刷足了存在感。

  -

  張櫻對《婦言》的成功早有預料,畢竟之前那麼多年,還從未有過一本書是專門寫給天下數量並不少的女性的。

  而這本書的內容,也確實對每一個女人都有用。

  但也有超乎張櫻預料的發展——

  她原本以為,《婦言》的大賣一定會引來讀書人的攻訐與貶低,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了四福晉乃至四爺府的名聲。

  畢竟民國時期那麼多大佬推廣白話文運動,不也招來了一片罵聲?

  但可能是這本書出來的時機太湊

  巧,正好在國子監建成的時候聲名鵲起,以至於本可能對這本書產生不滿的文人的注意力全被國子監建成,以及此事背後所代表的康熙帝對讀書人看法的轉變所吸引,完全忽視了《婦言》全文書寫所用的白話。

  當然,也可能是書肆打廣告的時候,提前將那些人攻訐的路堵上了?

  或者,因為購買的人太多,擔心引起群憤?

  總之,張櫻與四福晉原本擔憂的,可能給四爺府帶來的不好影響竟然從未出現。

  四福晉很高興,張櫻也覺得是意外之喜。

  -

  康熙找來臣子詢問民間對國子監建成的反應時,突然得知了《婦言》的存在。

  他有些好奇,讓人到宮外買了一本。

  看完後,康熙陷入了沉默之中。

  雖然歷史上對康熙褒貶不一,但康熙的腦子與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是毋庸置疑的,《婦言》的內容他不但能看懂,也能理解這書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他只是在想,這書為何不早些年出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