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胤禛不但是先皇后養子,還曾被康熙親自撫養過幾年。

  胤禛出生的時間比較湊巧,那時候康熙剛擺脫了接二連三的喪子喪女之痛,靠著將大阿哥與三阿哥送到宮外給自己的心腹大臣養育,並親自養育太子等手段,才終於養活了三個兒子。

  他出生那年,正好老大年滿六歲(虛歲),該回宮到上書房讀書了,於是就沒有被康熙送出宮給康熙的心腹大臣養育——

  要知道,老三胤祉也就比他早出生了一年,就沒能留在宮裡。

  雖然他剛滿月就被抱給了佟妃,但佟妃不但比如今的德妃地位高,還比她更得寵,胤禛在佟妃宮裡不但生活水平頗高,還能時常見到康熙與太子。

  經常見面,加上宮裡又只有三個皇子,老大還整天在上書房讀書,胤禛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康熙的寵愛與太子的喜歡。

  等到胤禶出生,不及序齒就夭折,傷心的康熙對胤禛便傾注了雙倍的疼愛。

  之後幾位皇子,老五出生不久就被抱給了太后,老六早產病歪歪,老七出生帶殘疾,老八生母身份低微……

  一直到老九出生,康熙才願意將放在太子與胤禛身上的注意力轉移過去。

  但這時候,胤禛又到了入上書房讀書的年紀。

  康熙繼承了順治遺志,推行漢學,希望能用漢人的學問去治理人數是滿人無數倍的滿人,所以對皇子們學習漢人文化的進度就格外在意。

  太子天資聰穎,但他並不與其他皇子一起學習,而且學習的內容也與其他皇子並不完全一樣。

  老大武力出眾,讀書方面卻並不算特別開竅。

  老三倒是聰明,但剛回宮一年,與康熙沒多少感情不說,膽子還小,見到康熙就雙腿打顫,讓康熙很是不喜。

  於是老四這個雖然不比太子、老三聰明,卻狠靜的下心使笨辦法,不但從未讓自己的學習進度落後於幾個哥哥,還時常主動學習額外內容的皇子,就又一次地入了康熙的眼。

  ——康熙就喜歡用笨辦法,所以對胤禛的努力不但不嫌棄,反倒非常欣賞。

  又有感情,又得喜歡,胤禛在皇子中也算獨一份。

  當然,是將太子排除在外的。

  不過這一切,全在佟妃去世後改變了。

  先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佟妃去世前幾年執掌宮權,雖只是皇貴妃,卻與皇后只差了一個名分。

  再是精神生活的打擊——

  十四剛滿周歲,正是需要母親全身心照顧的時候,胤禛又從未與德妃相處,沒什麼感情,回到德妃身邊後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冷落。

  還有宮人們的閒言碎語——

  從皇貴妃養子變成德妃之子,還不是最受寵的那個兒子,地位驟降,原本圍繞在他身邊逢迎的宮人瞬間散去,宮裡甚至還傳出了許多不好聽的流言。

  胤禛剛喪母,便受到接二連三地打擊,當年不過十歲的孩子就這麼病了。

  然而,滿心都是小兒子的德妃沒能及時發現。

  胤禛高燒不退,險些燒成了傻子。

  雖然及時救回來了,但胤禛身體的底子也傷了,之後不管如何鍛鍊進食,身形都跟瘦竹竿似的完全沒變化,原本還算不錯的騎射功夫也再難有寸進。

  但最讓康熙痛悔的是,御醫曾言,這次大病恐怕還會影響胤禛子嗣。

  一是難以讓人懷孕,二是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影響。

  康熙因此對德妃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不但原本的寵愛全沒了,還直接把胤禛從阿哥所接到了身邊養育,之後更是早早為胤禛挑了個強大的岳父。

  有這麼一樁舊事在,胤禛與德妃之間本就難跟尋常母子一般相處融洽,稍有不慎,這段母子關係就再難維繫。

  胤禛也很清楚康熙對德妃的不滿,但他以前不想與德妃撕破臉,所以不管德妃做得再過分,他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從未想過和康熙告狀。

  因為一旦告狀,他與德妃的母子關係就真的完了。

  但真告狀了,胤禛才發現,和德妃撕破臉不但不可怕,反倒讓人心情暢快。

  至少他以後再也不必被德妃以「你是哥哥,應該讓著弟弟」為由,處處忍受十四在外編排他的壞話,忍受他搶自己東西,忍受他的吃裡扒外。

  而福晉,也再也不必在入宮請安時忍受德妃的挑刺。

  皆大歡喜!

  而這一切,深究起來都是張櫻帶來的。

  是張櫻的性子與之前給他的錢財,促使了這一切的發生。

  胤禛與福晉不約而同地,對張櫻的態度愈發好了。

  張櫻:「???」

  莫名其妙!

  她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即便張櫻已經可以隨意出入四爺府,但她出門後的身份只是商人,根本就沒機會接觸到宮裡的消息,而作為胤禛的庶福晉,她同樣不可能知道宮裡發生的事。

  畢竟張櫻從江南來,又是漢人,在宮裡是真的一點兒人脈也無。

  但胤禛與福晉的態度,引起了府中其他人的注意。

  以前還只是四爺一人寵愛張櫻,如今連福晉都對張櫻另眼相看,不管有什麼好的都不忘記給張櫻送上一份,這般行為,著實讓人眼熱。

  原本還坐得住的格格們,也忍不住開始到張櫻處竄門了。

  幾位格格相繼上門,小坐片刻後便離開,即便膽小如張妗,透明如耿漾也拜訪過張櫻一兩次,蘇璃卻直到四月才登門拜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