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知他病重的消息,康熙不但接連幾日親自上門探望,甚至還派了自己的兒子每日輪流探病,並命其探病後入宮告知他恭親王病情。

  這本是個又能展示自己孝心,又輕鬆不會出錯的活兒。

  先頭被派去的幾位皇子,包括一直面冷如鐵,頗讓人詬病的胤禛都做得很好。

  可誰也沒想到,太子竟辦砸了這麼簡單的事兒。

  認真說來,也不算辦砸。

  太子胤礽和其他皇子一樣,都是一大早就去了恭親王府,然後陪著恭親王聊天、詢問病情,再留在恭親王吃一頓午飯,便告辭離開了。

  一直到這兒,太子都沒出岔子。

  然而他當天並未回宮,而是直接去了自己麾下官員處飲酒赴宴,席上歌舞昇平靡靡之音不絕,聽著很是瀟灑暢快。

  但太子剛探病結束啊!

  生病的還是康熙的弟弟,胤礽的叔父!

  然後,他就被舉報了。

  康熙得知消息後立刻讓人查證,確認後心情已經非常不高興了。

  但恭親王在康熙心裡的地位,顯然是比不上太子的,所以康熙只是將人叫到乾清殿,黑著臉說了幾句。

  雖是個教訓,對太子而言卻不痛不癢。

  但康熙心裡,其實已經很不高興了。

  -

  沒幾日,裕親王府又傳出了不好的消息。

  裕親王福全,病重。

  康熙繼位的時候,恭親王常寧才多大?兩兄弟根本沒培養出什麼兄弟感情。

  但福全作為與康熙年齡相差不大的兄長,在順治帝為董鄂妃發瘋的那幾年,不但是彼此最貼心的玩伴,還一起惶惑不安地經歷過不知未來的黑暗,親眼看過彼此母親的絕望掙扎,體會過汗阿瑪對他們的忽視……

  他們是真的互相抱團取暖過。

  何況當年康熙還因出過天花,直接越過福全成了皇帝。

  福全不當回事,康熙卻一直有些愧疚。

  於是福全病重的消息傳出,康熙立刻放下了手中政務,直接出宮去了裕親王府。

  之後幾天,康熙自己去,還帶著兒子一起去。

  也就是在探病期間,太子胤礽激怒了康熙。

  一群人去探病,康熙都是一臉的傷心難過,幾個皇子作為晚輩,不說悲痛欲絕,臉上至少要有幾分傷懷吧?再不濟,你面無表情也行啊!

  然而胤礽在探病的時候,也不知看到了什麼,或是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他就在裕親王福全的病床前,突然勾唇笑了起來。

  雖然沒發出聲音,卻被正好轉頭的康熙看在眼中。

  康熙勃然大怒。

  但他對胤礽的寬容與疼愛已成了習慣,所以第一反應也不是責罰胤礽,而是勒令其閉門思過,並在福全面前為其遮掩,說太子忙於政務脫不開身。

  康熙對胤礽,也算一片慈父之心了。

  但胤礽似乎並不領情。

  或者說,完全沒意識到這兩次失誤在康熙心裡的嚴重性。

  因為太子禁足解除後完全沒想著收斂,不但屢次召見索額圖及其麾下官員,為聯絡感情還特意把京城最大的酒樓給包下來舉辦宴會。

  這次宴會比上次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子心裡也憋著氣,他可是大清儲君,在王爺生病時笑了一下怎麼了?

  他不但要笑,還要放聲大笑!

  但巧的是,這家酒樓是錢億名下的。

  錢億得了張櫻的提醒,這段時間繃緊神經巡查京城各處生意,就想著儘快查完回杭州。

  而其中最費神的,便是客人魚龍混雜、極其容易滋生事端的酒樓。

  太子登門時,錢億正好在酒樓坐鎮。

  第16章

  錢億是商人,身份也許夠不著認識皇親國戚,也不可能認識太子。

  但一起參加宴會的官員,他認識不少。

  因太子勢大,朝中許多官員幾乎是旗幟鮮明地站在太子身後,為他搖旗吶喊、加油助威。

  誰是太子黨,錢億心裡還是門兒清的。

  再看這些官員對太子恭敬的態度,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錢億都嚇傻了。

  他雖然不懂政治,但他懂人倫啊!

  恭親王與裕親王兩位王爺病重的消息都在京城傳遍了,也有不少小道消息提及了康熙對兩位王爺的恩寵,以及對兩位兄弟病重的擔心與悲痛。

  太子作為兩位病人的嫡親侄兒,竟然這種時候帶著官員在外宴飲取樂?

  瘋了嗎這是?

  更讓錢億崩潰的是,他突然想起四貝勒也是太子黨一員!

  太子找死沒問題,別牽連了四爺府啊!

  櫻丫頭還在四爺府呢!

  -

  錢億哪兒還有心情管生意啊?

  他趕緊叫來一個不起眼的跑腿小廝,命他從後門偷溜去四爺府報信了。

  -

  張櫻聽完小廝傳遞的消息,沒猶豫,直接帶著人去了福晉的院子。

  此事還得福晉拿主意。

  福晉見張櫻過來,還與覺羅嬤嬤笑她是稀客,但等聽完小廝傳話,所有的情緒都收斂得乾乾淨淨,整個人都變得嚴肅起來。

  哪怕頂著一張娃娃臉,看著也有幾分懾人的氣勢。

  張櫻態度一如既往:「因擔心此事牽連到四爺府,舅舅這才派人將這消息告知於我。若消息無用,福晉只當今日所聞是個故事,聽完忘了就是;若消息有用,還請福晉儘快告知四爺,一起拿出個章程。我對太子了解不多,就不給你們添亂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