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然就太過高調,與他對皇后母子的保護措施完全不符。

  衛烆不但找到了林如海,甚至還將這個消息投給顧學士。顧學士的夫人果然也從皇后口中知道了這個消息,同時知道了雍和帝的打算。

  幾人一碰頭,商量之後得出結論:雍和帝並不想讓其他知道他們都是大皇子繼位的支持者,因為他們作為皇帝的心腹,作為鐵桿的保皇黨,若是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是個人都知道了雍和帝的打算。皇上會在這種時候通過皇后透出這個消息,只能說明兩件事,一來皇帝的身體真的不好了,甚至比皇后還不如,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壽命;二來則是想讓他們在最後時刻站出來,保證大皇子順利繼位。

  ……

  朝中鬧騰,邊關也算不得太平。

  就在不久之前,邊關八百里加急傳來消息

  茜香國來犯。

  茜香國來勢洶洶,雍和帝自然不可能放任,其他皇子也覺得這場戰爭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刷功績的去處,於是朝廷上下竟有志一同地選擇出戰,不少人甚至自請領兵。

  但這場戰爭卻是雍和帝登基後的第一場戰爭,他必然是不能容許這場戰爭出現任何差錯的。

  就在朝中其他官員還在爭論由誰出戰的時候,雍和帝直接下令,派了如今已經官至一品的衛烆出戰,同時還下令將在西邊兒戍邊,已經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已做到了五品武將的衛若蘭,給調到與茜香國打仗的前線。

  傅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當即就是一個咯噔

  若是她沒記錯,原著中衛若蘭在與史湘雲成親沒幾年就和她失散了,甚至可能沒了性命。但是衛若蘭身體很好,顯然不可能是病死的,偏偏他又是武將,如今正在邊關……

  算算時間,衛若蘭失蹤的時間可不就是在與

  茜香國打仗的戰場上?

  傅里意識到這點後,那叫一個心驚膽戰,幾乎恨不得直接攔住衛烆,並讓他將衛若蘭給帶回京城。

  但她知道,這般家國大事,衛烆父子絕不可能如她所願留守京城。

  傅里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不但讓人連夜趕製了許多帶有暗紋的衣服、刻有兩人身份的玉佩、藏有特殊香味的香包等物件防止他們發生意外後忘了自己身份

  原著史湘雲的箴言太過奇怪,她並非如薛寶釵一般是守寡,而是與丈夫分隔兩地。可箴言又說,夫妻二人婚後感情很好。史湘雲是女眷,在禮教森嚴的紅樓世界無法輕易離開京城去找人還算尋常,可衛若蘭若是沒有發生一點兒意外,就算分隔兩地,難道不會想辦法回到京城找史湘雲?

  傅里想來想去,也覺得只有衛若蘭因意外失憶,根本就記不起自己身份家鄉以及史湘雲的存在的情況,最符合分隔兩地又無法團圓的設定了。

  也不是沒其他可能,但受傷失憶的可能性無疑最大,所以傅里針對這種情況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甚至還不顧衛烆反對,逼著他帶了一條狗去邊關。

  除此外,傅里還在兩人的裡衣里縫入了一定數量的金箔、金絲等物……

  衛烆知道傅里桌了這麼多的準備,雖然覺得感動,卻同樣覺得她大題小做,不過被傅里一力鎮壓,只能全盤接受了她的安排。

  他自己受了,自然不可能放過自己的兒子。傅里給衛若蘭準備的那些東西,他可是一件兒不落地全給他帶了過去,並嚴令他必須用上,不得有半點兒的懈怠

  索性蘭哥兒在邊關的這麼些年定威侯府也時常讓人送去衣服財物,對他的身材還算了解,傅里按照衛烆身材再加大一號後給他準備的那些衣物竟然非常合身,穿著完全不會覺得不舒服。

  多年未見,蘭哥兒對家中每個人的思念與日俱增,面對傅里的關心他可不會如衛烆一般「不知好歹」,拿到東西後一點兒多餘心思都沒有,幾乎是日日將傅里讓衛烆帶來的那些衣物香包等隨身攜帶,一刻也不離身。

  衛若蘭還是如原著一般,在一次打仗後受傷失蹤了。

  雖然這場仗在衛烆的指揮下最終勝利,但衛烆卻因為衛若蘭的失蹤心神大慟,一時不察,在鳴金收兵的關頭被敵人偷襲,重傷昏迷。

  將士們找了許久,等到衛烆在軍醫的救治下醒來的時候,都未能找到衛若蘭的蹤影。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衛烆完全不敢將這個消息穿回定威侯府,但衛若蘭在軍中位置緊要,他失蹤的消息早就隨著最新的軍情八百里加急送到皇上的案頭。皇上知道了,傅里難道還會不知道?

  同時傳回京城的,還有衛烆傷重昏迷的消息。

  她進宮後從皇后口中得知這個消息,頓時眼前一黑,險些暈過去。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軍醫在信中說了,衛烆昏迷更多是氣急攻心,本身的傷並不算特別嚴重,要不了幾日就能甦醒。

  傅里只能打起精神,調整好心態後才敢回家,半點兒不敢將這個消息透露給家裡那兩位年事已高,完全受不得刺激的老人知道。

  等編造了個假消息將兩位老人安撫過去後,傅里趕緊給邊關寫信,讓人帶著她之前讓衛烆帶到邊關去的那條狗,到衛若蘭失蹤的附近尋找蘭哥兒

  那條狗是她在得知衛烆父子都要上戰場的消息後,特意到那等專業的養狗人那兒買來的,嗅覺最靈敏的一條。被帶到邊關後它又日日與衛烆父子相處,他們身上更是帶著傅里給準備好的香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