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史氏心中一凜,連忙磕頭:「皇上,民婦所說之事絕對屬實,不敢有半句欺瞞。」

  雍和帝這才露出幾分高興的神色。

  他抬手趕緊讓站在一旁的皇后坐到自己身邊,這才有了閒情逸緻慢慢審問賈史氏:「那金礦的具體位置在哪兒你可知道?賈代善可曾告訴你?」

  賈史氏連連點頭:「家中二子,長子紈絝不成器,實在不堪重任,次子雖然才學過人,性子卻有些迂腐,是以國公爺在彌留之際,只將此事告訴了民婦一人。」

  說完,她張了張嘴,不甘地將金礦的地址說了出來。

  雍和帝眉頭一挑,到底沒有開口吐槽賈政的「才學」,而是轉頭看向皇后:「聽說還有不少人想要見皇后?皇后先讓人將賈史氏帶下去,然後一併見了吧。」

  皇后點頭,示意身邊的嬤嬤將賈史氏帶下去,然後又讓人將前鎮國公府的當家夫人一併請到了鳳儀宮。

  雍和帝正想著四位異姓郡王怎麼還沒有派人進來,就聽自己身邊的貼身大太監進來,說是宮門外的侍衛前來稟報,說是四位異姓郡王此刻正跪在宮門外負荊請罪,還請皇上過去看看。

  話音剛落,賈史氏便一臉擔心地抬頭,心裡憂心不已

  負荊請罪?皇上不會因為四位郡王的舉動,便將所有罪責都扣在其他人身上吧?

  雍和帝先是一愣,旋即嗤笑:「負荊請罪?我們這幾位郡王可真是擅長作戲。」

  但東南西北四位郡王作為大夏朝僅有的四位郡王,身份還是相當特殊的他,他們都坐到這個份兒上了,若是他這個皇帝還不過去看上一眼,恐怕接下來便會流傳他這個皇帝小心眼兒的話了

  雖然雍和帝並不介意讓人知道自己是個小心眼兒,可這樣的事跡卻極可能被記載到史書之中,為了自己在史書中不留下個苛責大臣的名聲,他還是過去看看吧。

  這般想著,雍和帝便不怎麼高興地起身:「皇后記得一定要問清楚那金礦的位置,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說完也不等皇后點頭,便直接帶著人離開鳳儀宮。

  皇后辦事兒一貫讓雍和帝放心,她手下的人經常與雍和帝身邊的人接觸,耳濡目染之下,也學到了不少審問的語言技巧與手段。等人被帶進鳳儀宮之後,皇后直接讓人將人分開,單獨審問,然後再將得到的所有證詞互相對照,最後毫不意外地得到了金礦的位置。

  而雍和帝這邊也不逞多讓。

  可能因為知道賈史氏等人已經將金礦的秘密告訴了雍和帝,所以郡王在等到雍和帝之後,根本就沒有猶豫,便當著所有侍衛太監並其他聽到消息趕來的大臣的面兒,將金礦的位置說了出來。

  然後,他們更是直接衝著雍和帝叩首認罪,完全沒有給雍和帝審問的機會。

  雍和帝抬頭環視一周,見其他大臣臉上先是一臉震驚,然後便染上了幾分遲疑,似乎想要為幾人求情

  說來也正常,畢竟在這些大臣眼裡,四位郡王雖然隱瞞了金礦的存在,但最開始選擇隱瞞的畢竟是他們的先祖,他們的每一任先輩也都遵照了先祖遺命,選擇了將金礦的位置隱瞞下來。他們作為後人,難道還能違背先祖選擇?

  何況……

  在場大臣也不是沒有私心,畢竟他們的身份都是皇室的大臣,天然與四位郡王更加親近,每個人只要想到四王八公為什麼會選擇隱瞞金礦,便下意識地在心裡為他們開脫

  雖然這些大臣沒有金礦這般財富,可他們現在或者以後卻不能保證,不會沒有意外之財。誰又願意,真的在得到這些意外之財的時候,全部上交朝廷呢?

  何況四位郡王之前不是說了,雖然他們發現了金礦,但這麼多年過去,四王八公也不過開採了一兩次金礦?

  雍和帝看著幾個背著荊條跪在地上的郡王,又看了眼一臉糾結,似乎在猶豫是否要為四位郡王求情的大臣

  畢竟面對雍和帝這般不講情面且下手狠辣的皇帝,大臣自然會擔心觸怒了他的後果,可同時,大臣們也難免擔心雍和帝會將第一代四王八公犯下的錯牽連到如今的四位郡王身上。

  雍和帝表情似笑非笑,環視一周後,愣是將所有人大臣都逼得垂下了頭。

  許久,他才開口說道:「來人,先將四位郡王帶下去,讓人到郡王們所說的地址去看看是否有金礦的存在,到時再來商議究竟該如何懲罰這些膽敢隱瞞金礦存在的罪臣。」

  雍和帝在說「罪臣」二字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聽得在場所有人心中膽寒,不敢再多說一句。

  衛烆與顧學士在聽到四位郡王竟學著廉頗進宮負荊請罪的時候,便立刻離開辦公衙門,來到了宮門之外。兩人趕到宮門外的時候,雍和帝還沒有過來,所以兩人幾乎是將雍和帝的所有反應都看盡了眼裡。

  等到四位郡王被帶下,其他大臣紛紛告退,而衛烆與顧學士則留了下來。

  雍和帝對自己的心腹還是相當寬容的,見到兩人好奇留下,也沒說要將人趕走,而是抬手將人帶進了宮裡一同商議此事。

  等君臣二人來到御書房,賈史氏等人的供詞也已經整理好,送到了皇上的桌案上。

  雍和帝對上面的內容早有預料,抓起後直接丟給了兩人:「你們想知道的事兒,上面都有。」

  兩人接過證詞後,看了雍和帝一眼,見他沒有在意,這才你一份我一份地將所有證詞都翻閱完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