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初次見面,傅里對兩位老人觀感尚好,衝著兩位老人笑了笑後,乾脆拉著錦哥兒一起給兩位見了禮。

  蘭哥兒跟在兩人後面,也跟著行禮請安。

  兩位老人也不為難他們,很乾脆地請他們坐到了旁邊。

  傅裡帶著錦哥兒坐到老太太下首的位置,蘭哥兒則坐到了兩人對面,而後笑著對兩位老人開口:「老太爺,老太太,這兩位便是孫兒一直同你們提起的傅姨與錦哥兒。傅姨性子疏朗大度,孫兒之前在巴州府的那些年,一直是傅姨照顧孫兒,孫兒非常感激她。她旁邊的則是傅姨的兒子,大名傅文錦,乳名兒錦哥兒,你們也叫他錦哥兒就好。你們應當記得,這位傅文錦就是兒子在巴州府最好的玩伴,這些年也一直沒斷了聯繫吧?」

  兩位老人淡淡地掃了蘭哥兒一眼,而後相視一笑,似乎看穿了他的小把戲,只是沒有放在心上。

  但他們到底疼愛這唯一的孫子,有他開口,兩位老人看向傅里的眼神都比之前溫和了許多。

  老太爺最先開口:「我聽明徑曾提起,錦哥兒天資聰穎,與讀書一道頗有天賦?既如此,不知在巴州府可曾上學讀書?上京後可請到了合適的西席,又或者找到了合適的私塾?」

  作者有話要說:晉江文學攜手作者祝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春節假期,平安康樂!同時溫馨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少聚集。

  ps:我們這兒整個縣城都封了,根本出不去,大家真的要注意些,不要不當回事兒啊!感謝在2020012523:08:152020012623:35: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包小包40瓶;jean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6章

  傅里愣了一下,不曾想過衛老太爺開口問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關於錦哥兒的。她轉頭看了錦哥兒一眼,笑道:「我們前兩日才上京,尚來不及在京城找私塾或單聘西席,但在巴州府時,錦哥兒是特意跟在一個舉人老爺開的私塾讀書的。」

  衛老太爺聽罷笑眯了眼睛:「若如此,衛家為了培養族人,就在京城辦了一個族學,特意聘請了一位無做官之心的進士在其中做先生,希望能為所有有向學之心的衛家子弟,又或者與衛家關係親近之人提供讀書上進地方。若是錦哥兒不嫌棄,可以留在衛家族學讀書。」

  傅里張了張嘴,有心想要拒絕。

  一來她與衛家目前無親無故,將錦哥兒送進衛家族學名不正言不順的,容易被人說道;二來因為烏煙瘴氣的賈家族學,傅里對族學這個東西天生就帶著偏見;三來老太爺才剛見面,就提出讓錦哥兒到衛家族學讀書,表面看起來是非常看重錦哥兒,也非常熱心的表現,但看在傅里眼裡,卻有些過於熱情,讓她心裡忍不住生出幾分防備。

  畢竟,這天上可不會平白掉餡餅。

  然而衛老太爺說的進士,卻又讓傅里非常心動

  當時看紅樓夢的時候,因為賈雨村這個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東西就是進士,還在甄家與林家都做過西席,所以傅里原本以為給錦哥兒也找一個考中了進士的西席會非常容易,然而等真正操作起來後,她才發現,想要給錦哥兒找一個老師,別說是進士了,就算是舉人都根本沒人願意上門。

  沒辦法,考中了進士的人幾乎全都去做官了,舉人雖然不比進士,但同樣可以授官。若是有心想要考進士的,那些個舉人自然不會給人當老師又或者開私塾耽誤自己寶貴的讀書時間,而若是不想考進士的,基本上也都想辦法謀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九品官兒,早就走馬上任了。

  誰願意教學生?

  剩下的一小撮兒則是年齡太大,就連自己看書都難,又如何能教學生?

  傅里拿著大把的銀子,最後卻連一個舉人的老師都沒辦法給錦哥兒找到,實在讓她挫敗不已。

  後來傅里都快要放棄的時候,巴州府城醉香樓的游老闆聽說她在找老師,且對老師的要求還非常高后,特意找上門來,告訴了一個消息

  巴州府城之內確實沒有考中了舉人還願意開私塾又或者接受某戶人家聘請給人做西席的存在,但在巴州府城轄下有一個縣城裡面,卻有一位舉人因為父母接連去世而必須在家守六年的孝,不得科考,故而熱孝過後,便在縣城內辦了家私塾。

  傅里讓人打聽過了,這位舉人說是開私塾,但對學生的要求卻相當高,而且一開始就放出話來,說是為了不讓家中過於吵鬧,攪擾了去世不久的父母,所以只收三個學生。

  錦哥兒聰慧,又有周公之前啟蒙打底,很輕易就成為了那位先生的三個學生之一。

  但幾年過去,那先生孝期已過,所以很乾脆遣散了幾個學生,早在傅里母子上京之前便先一步來了京城準備參加來年的會試。

  傅里會選擇上京,想要給錦哥兒找一個合適的老師,也占了一部分的原因。

  所以衛老太爺說起衛家族學的老師竟然是進士的時候,傅里才會這般心動。她轉頭看了錦哥兒一眼,眼神略有幾分遲疑:「錦哥兒,你自己想要到族學去讀書嗎?」

  她自己拿不定主意,也擔心因為心中的偏見,就讓錦哥兒錯過了一次好機會,所以乾脆讓錦哥兒自己選擇。

  錦哥兒想了想,抬頭看向衛老太爺:「老爺爺,您家的私塾,不知有多少學生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