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妍沒注意,只是打趣她:「姐,你現在是賭徒心理,說不定咱娘那時候也是這樣想的,結果呢,我們家裡父不父子不子的。」

  「那是你沒有孩子,等你生孩子你就知道了,如果孩子沒那天分也就算了,但是你發現他有讀書的天分,卻使不上勁,你不確定,想找人確定,但你卻沒那關係,心裡像住了個大蟲,關,關不住,放,不敢放。」

  看妹妹一臉的不在意,她繼續說:「我有時候就希望爹還活著,他活著的時候三個兄長的兒子他都挨個兒教了兩三年,你更是跟他學了不少,現在只動動嘴,一個月就能拿一兩銀子,還受人尊敬。我現在是沒得法,眼看平禾年紀一年比一年大,喜歡聽你講書本上的東西,卻被我跟你姐夫給耽誤了,要是爹還活著,我厚著臉皮也能把孩子塞回娘家讀兩年書。」

  許妍臉上的笑收斂了一些,等大姐不再說話,她一拍巴掌,「嗐,我們鎮上就有私塾啊,夫子還是個老舉人,偶爾還有秀才來講課,你可以把平禾送來學兩年嘛。」

  「學費半年六兩,還不含吃,鎮上又遠,你姐夫又忙,哪有時間早送晚接的。」許妧憤懣地抱怨種種不滿。

  這下許妍知道了,主要是錢的問題,家裡的老大都定親了,接送小弟上學下學還不是很容易?估計是分不勻的問題,加上還在吃奶的,她家有四個兒子,大的馬上就要娶妻,小的還抱在懷裡。

  她想了想,「大姐,你要是不嫌我耽誤平禾,我嫁給屠大牛了離你家也不遠,我估摸著一時半會也找不好活兒,平日裡就讓紅果送平禾來後山村,他跟我學一段時間,要是他學的不錯,等再過一兩年他大一點了,就自己到鎮上來上私塾,也不用我姐夫送他。」

  她補充道:「就是你可能得忙不少,又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紅果不在家沒人幫你分擔。」許妍想的是紅果一個十一歲的姑娘,小小年紀又是給她娘打下手幹家務,又是哄弟弟,小的這個出生了還給他洗尿布,一雙手到了冬天皸的淨是口子,也是辛苦,就想著把她摘出來也認些字。

  許妧想的是紅果去了也能認些字,說婆家的時候門檻也能提高點,哪還顧的上辛苦,滿口答應,「那我替你外甥謝謝他小姨了,他那大字不識一個的,你教他哪會耽誤他,你就是謙虛。」

  許妧長年累月苦惱的事總算解決了,滿身輕鬆,一整天都喜眯眯的,還不讓許妍動手,她自己一個人又是燙麵糊,又是拎板凳的,屋裡屋外跑著貼喜字。

  許妍看她恨不得哼著小調幹活,只嘆父母之心,為之計深遠。不由想要自己的孩子了,如果是個男娃,身板還是隨他爹比較好,如果是個小閨女,一定不要隨了她爹。

  回家的路上,許妧滿心的喜悅終於有了可以傾述的對象,不容他打岔,叭叭的都給倒了出來,末了還問:「咋樣?娶我占便宜了吧,我娘家以前是沒幫你什麼忙,雖然我爹還是個秀才,但現在你兒子能認字,全靠他有個會讀書的小姨。」

  「從沒覺得吃虧,反而占了大便宜」,陳奇也是高興,自己就這點本事,如果只有一個兒子,說啥也送他去讀幾年書,但這不是有了子孫緣,兒子多,那就不能砸鍋賣鐵只供他一個,真要那樣做,自己這一家就朝岳父家靠攏了,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兄弟,關係看著也就比鄰居熟一點。

  「小妹成親,你當面跟舅兄他們拿一樣多的禮錢,背地裡再塞二兩銀子給小妹壓箱底,等平禾去跟他小姨學認字,家裡有好的了就讓他給提點兒過去。」他提點妻子,她大方面還不錯,就偶爾有些小氣,也不能說是小氣,因為有了好東西她都是顧著兒女,哪怕自己不吃都行。

  「知道,知道。」

  接下來的三天,十六的屠大牛送來了聘禮,其中有六床厚薄不一的被子,還有一架梳妝檯,都是他考慮著許妍手裡錢不多,又沒有爹娘操持,他給她準備的嫁妝,看許妍不好意思收,他捏了一下她的小臉安慰:「里拐外拐都是進了我老屠家的大門,沒便宜外人,不用給我省。」

  許妧聽著喜滋滋的,也就沒打他捏她臉的手,男人見了又伸手去捏了一把。

  到了十七那天,太陽東掛的時候,許家三兄弟攜兒帶女的都來了,滿滿的三牛車人,因為驢車拉不動這麼多人,除了徐老二家有輛牛車,老大跟老三都是向鄰居借的。

  許妍領她們進屋轉了一圈,等三個兄長把牛車栓官衙前面回來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去了飯館,加上許妧一家,滿滿當當的坐了三大席。

  許大嫂拉著大姑子去上茅房,悄悄打聽:「小妧,小妍嫁人你家給多少禮錢?」

  「我還想問大嫂來著,大哥是老大,我肯定是跟著你們走啊。」許妧知道他們的情況,肯定不說禮錢,就擔心說多了給他們帶來壓力,免得回去後兄嫂再吵架。

  許大嫂鬆了口氣,就怕大姑子拿多了,那這做兄嫂的可就下不來台了,「我跟二弟妹三弟妹商量了一下,都拿兩百文。」

  看許妧一臉驚訝,她含蓄地笑笑,「主要是小妹之前運氣不好,她被老頭子賣給陳家,也算給我們這做兄嫂的擋了災,她這次嫁人,我們什麼也沒幫忙,拿兩百文也是我們這做兄嫂的心意。」

  其實是之前被大兒子臊的老臉發燙,還有就是他那副不陰不陽的樣子嚇到他爹了,生怕往後他隨了自己,也這般對待自己的兄妹,這才拿狠心拿了兩百文,還費了不少口舌去勸老二跟老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