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從屬不同陣營是因為榮四和二宮主截胡了她們的大業,空降為主。

  衛子妍因雪災進京求援,給二宮主做了嫁衣。

  她想兵變遼東,差一天榮四先下手為王。

  該死的是榮四姓榮,二宮主姓蕭。

  還能怎麼辦,這死在姓氏上她們也很絕望。

  原本她們串通好共治天下,如今不得不稱臣。

  也因此她們兩邊都熟。

  她和蕭珞很多年前就烹飪這一愛好走的還挺近。

  蕭珞和榮元姜的關係她心裡清楚。

  「你法修的如何了?」蕭珞意識到季北媛在看她,遂出言垂問。

  「不看我,看上邊。」季北媛笑。

  「你敢打獵嗎?」蕭珞放下筷子,正坐。

  「獵誰?」季北媛端著酒杯。

  「泰半男兒。」蕭珞看著榮元姜,「把你那玩意拿出來。」

  榮元姜秒懂蕭珞是什麼意思,她黑線,「我怎麼可能隨身帶著。」翻出蕭珞的穿越儀,回濱京,抱上一個銀琺瑯盒子,又匆匆趕回。

  不用自己魔法的感覺就是爽。

  「我知你敢行屠龍術。」蕭珞將盒子遞過去,「不知你可敢張弓搭箭?」

  季北媛只是笑,「大宮主說笑了。」

  她打開盒子。

  裡面是一沓厚厚的紙。

  她展開,臉色瞬間變了。

  「我自十六歲伊始,將這些東西記到現在。」榮元姜指著盒子,「黑墨寫我知交,藍墨寫歌女姬妾,紅墨寫煙花女子。」

  她當年與衛行首相識。

  她央求衛行首教她琵琶。

  衛行首答應,並解囊相授。

  但衛行首自贖嫁人前將她、蕭珞、蕭珂、榮宜和榮憲五人帶到一個房間裡,叮囑他們不要出聲。

  這是她同伴的房間。

  開始時他們還能裝死,半刻鐘後實在是看不過去。

  當晚蕭珂第一次殺人,當朝禮部侍郎。

  她將人拋//屍。

  蕭珞帶著榮宜和榮憲跑路。

  她與蕭珂回去毀/證時,衛行首正站在高樓上眺望。

  他們上樓,衛行首下樓,至三樓三人擦肩而過。

  衛行首說,「我自贖脫籍已是竭盡所能,你們是世家子女,日後若有造化,請記得今日。」她指著身後高樓碧瓦,「長安城裡有五萬多這樣的女子,你們剛看見的那一幕夜夜都在上演。」

  季北媛傾了杯酒。

  她草草翻看幾頁便放到一旁。

  她不忍心看。

  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衛子妍見她如此,伸手來要。

  她草草瀏覽數行,瞠目。

  她母親是天竺雅利安女子,雅度王死後大妃免//殉//葬,遣散其餘妃嬪,她母親顛沛流離至衛國,委身於當時駐守西域的將領,生下了她。

  母親時常講一些天竺舊聞與她。

  天竺四種姓,字字血淚史。

  榮元姜掏出來的這玩意也不差。

  字字泣血。

  「如今已天下一統。」蕭珞說,「請四海九州同律。」她為季北媛倒了杯酒。「遼東可以,河西可以,為何關中與大江之南要例外?」

  季北媛沉默不語。

  衛子妍說,「會反。」

  遼東可以,河西可以是因為當地豪/強已經死的所剩無幾。

  百姓不在乎這些,只要有田,有糧,知道自己種的糧食今年全是自己家吃用就會感恩戴德,你說什麼做什麼都行。

  況且手握實權的女人太少了。

  還是男人多。

  「我們有槍。」蕭珞勾唇。「有/炮。」

  季北媛看著她。

  「至於底層將士,他們知道自己妻子兒女不用被人搶占,不用擔心自己父母會被仇家殺死,不用擔心隔/村/械/斗殃及自己,民有所養,人有所歸,這三點足以讓他們擁戴我們到底。」蕭珞娓娓道來。

  不用人/吃/人就是盛世。

  榮元姜仰頭灌了口酒,「憲娘生母為妓,天子之母乃國之母,國母能有錯嗎?錯的是臣。」她連藉口都找好了,「百姓手裡有田,能耕種就會對任何事情輕輕放過。我是蕭家婦,秉承公婆遺志,令女子讀書,教化一方,這是盡孝,江左與山東那群朽木有什麼話可說?」

  「世家有多少?」榮元姜笑起來很颯。「萬餘人撐死了。」

  「甲等乙等世族加起來十萬餘眾,不算家中部曲私兵及姻親。」季北媛擱下酒杯,「若就是不行,則何如?」

  「是他們自己說君為臣綱,子子代代無窮盡也。」榮元姜說,「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此乃天家事,豈容臣子置喙?」

  她詞鋒尖銳,「既你已打定主意要行屠龍術,左右最慘不過一死,何不死得其所青史留名?」

  季北媛長長嘆了口氣。

  酒至三巡,榮元姜突然說,「我為你彈支曲子吧。」

  宮女取來琵琶,她轉軸撥弦,唱了十離詩:「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歌罷,她要放琵琶時,蕭珞卻要過去。

  她善琴,不善軍樂,但勉強能彈。

  音音相扣,餘音繞樑,「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

  榮元姜是回了濱京皇城,可她壓根沒見榮宜,反倒在坤寧宮召會謝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