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華老夫人慢悠悠喝了口湯點點頭。
“可是你卻給寶暄提親去了,你心裡除了寶暄就沒有我是不是?母親,別怪我沒和你說,我不會對小禪放手的,叔侄反目也在所不惜。”
華重錦冷冰冰撂下話,轉身走了。
“看來是真喜歡謝姑娘啊,哎呦,真難得啊,還以為這輩子他誰都看不上呢。”華重梅說道,“要是他能早點成親就好了,我可不想日日瞧他這張臭臉。”
華老夫人輕嘆一聲:“這恐怕不行,謝姑娘還要守孝兩年。”
“聽說母親去謝府前到錦繡坊去見過謝姑娘了?”
華老夫人點點頭。
******
以禪再沒想到會在錦繡坊見到華老夫人。
據她所知,華老夫人並不喜她,上次繡牡丹圖時,華重梅還特意叮囑她將“謝氏女紅”的繡章改為“錦繡坊”,便是生怕華老夫人知曉是她繡的牡丹圖後不肯收下。因此乍聽華老夫人來錦繡坊心中不免忐忑,畢竟母親剛拒了華府的親事,也許她是來問罪的。
豈料,華老夫人和顏悅色極了。
說是華寶暄憶起了當日之事,特意帶他來向她致歉。華寶暄完全變了樣兒,或許是太愧疚,見了她都不敢抬頭。
華老夫人又旁敲側擊問了些她和華重錦之事,臨去前還說讓她別擔心。
別擔心什麼,華老夫人沒說,紅絨和紫線都說指的她和華重錦的親事。果然,午後,祖母房裡的琉璃特意來了一趟錦繡坊,告知她華老夫人到謝府提親了,謝夫人已經答應了。
這個消息讓以禪心猿意馬,做事頻頻出錯。
紅絨調侃道:“小姐,你還是不要繡了,手指眼見都要紮成篩子了,只怕華都督瞧見了心疼。”
以禪羞惱地丟下手中繡品,作勢要掐她。
紫線也來湊熱鬧:“錦繡坊的活一時也趕不完,小姐乾脆放一放,先繡嫁衣要緊。”
以禪曉得自己越是羞惱她們便越起勁,索性正色道:“那怎麼行,自然要先趕客人的活。”
這些日子,她雖不在錦繡坊,但錦繡坊的活計卻一點也不少。自她參加了刺繡大賽,名氣已在離州傳開了。那幅《桃花源記》和《春色滿園》也成了人們爭相競買卻求而不得的繡品。因此,她還未曾回到離州時,到錦繡坊來訂繡品的人便已絡繹不絕,如今已積壓了不少活,甚至還有許多姑娘慕名前來欲要跟她學刺繡。
陸妙真提議道:“不如開家繡院,專門教習繡娘們刺繡之道。禪妹,你那本書不是已經著完了嗎,正可作為教程。”
以禪所著的《刺繡錄》已差不多完成,內容涉及到選工具、辨別繡線優劣、描摹繡樣、配色以及幾十種針法,做教程正合適。
眾人覺得可行,錦繡坊如今活計極多,找外面繡娘接活也不放心。倘若開設繡院,教出的繡娘還可以雇來做活。
以禪想了想,決定將此事定下來,她如今手中有了銀兩,租一處院落倒不難。
幾人商討到店鋪店鋪打烊,一道出了門。
以禪盯著紅絨鎖了店門說道:“事不宜遲,明日便讓張兀去尋地方。”正說著,就見原本有說有笑的幾人忽都噤了聲。
她抬眸一瞧,就見華重錦斜倚在店門前面不遠處的樹幹上。
天光已暗,隔壁的古玩店還未打烊,門前的燈籠隨風搖曳,將朦朧的光影映照在他身上。因是背光,看不太清他臉上神情,但以禪卻從他一動不動的身影上,明顯感覺到一絲寥落。
紅絨自是沒看出來,一臉笑容地朝華重錦嚷道:“華都督,改日要請我們吃酒哦。”
她拽著紫線先到謝府馬車那裡去等。陸妙真朝著華重錦施禮後,也自行離去。
以禪走過去問道:“你怎麼來了?”
“哦,我不能來嗎?”華重錦自樹影中步出,原本就冷峻的他,此時神色冷肅,仿若誰欠了他幾萬兩銀子似的。
以禪疑惑:這什麼情況,他怎麼瞧著在生氣?
“走吧,我送你回府。”說著朝前方在馬車旁等著的紅絨和紫線說道,“你們先回去,你家小姐坐我的馬車。”
以禪眼見他也不理自己,轉身朝華府馬車走去。她想了想便跟了上去,總要問問他為何生氣。
馬車內的青釉臥獅明燈亮著,映得車內一片暖黃。華重錦逕自坐在榻上,執起一側小几上的書翻了起來,不過以禪明顯看得出,他的心思並未在書上。
以禪在他身側的錦繡團墊上慢慢坐下,試探著問:“你可是有什麼心事?”
華重錦翻了一頁,不經意般問道:“我母親今日到貴府提親了,你可曉的?”
以禪點了頭,心想:他莫非是在為這件事不高興?這是因為退親之事生氣了,不願與她定親了?
“答應了?”華重錦放下手中的書,目光灼灼地盯住她問。
“祖母午後派人過來說了,說是我母親答應了。”以禪有些不好意思,伸指把玩著腰間的繡花香囊說道。
“那你呢?也答應了?”深邃的目光凝視著她,語氣里滿是質問。
是的,確實是質問。
原本以禪見到他還有些羞怯,這會兒卻滿是惱怒,逼著她定親的可是他。
“可是你卻給寶暄提親去了,你心裡除了寶暄就沒有我是不是?母親,別怪我沒和你說,我不會對小禪放手的,叔侄反目也在所不惜。”
華重錦冷冰冰撂下話,轉身走了。
“看來是真喜歡謝姑娘啊,哎呦,真難得啊,還以為這輩子他誰都看不上呢。”華重梅說道,“要是他能早點成親就好了,我可不想日日瞧他這張臭臉。”
華老夫人輕嘆一聲:“這恐怕不行,謝姑娘還要守孝兩年。”
“聽說母親去謝府前到錦繡坊去見過謝姑娘了?”
華老夫人點點頭。
******
以禪再沒想到會在錦繡坊見到華老夫人。
據她所知,華老夫人並不喜她,上次繡牡丹圖時,華重梅還特意叮囑她將“謝氏女紅”的繡章改為“錦繡坊”,便是生怕華老夫人知曉是她繡的牡丹圖後不肯收下。因此乍聽華老夫人來錦繡坊心中不免忐忑,畢竟母親剛拒了華府的親事,也許她是來問罪的。
豈料,華老夫人和顏悅色極了。
說是華寶暄憶起了當日之事,特意帶他來向她致歉。華寶暄完全變了樣兒,或許是太愧疚,見了她都不敢抬頭。
華老夫人又旁敲側擊問了些她和華重錦之事,臨去前還說讓她別擔心。
別擔心什麼,華老夫人沒說,紅絨和紫線都說指的她和華重錦的親事。果然,午後,祖母房裡的琉璃特意來了一趟錦繡坊,告知她華老夫人到謝府提親了,謝夫人已經答應了。
這個消息讓以禪心猿意馬,做事頻頻出錯。
紅絨調侃道:“小姐,你還是不要繡了,手指眼見都要紮成篩子了,只怕華都督瞧見了心疼。”
以禪羞惱地丟下手中繡品,作勢要掐她。
紫線也來湊熱鬧:“錦繡坊的活一時也趕不完,小姐乾脆放一放,先繡嫁衣要緊。”
以禪曉得自己越是羞惱她們便越起勁,索性正色道:“那怎麼行,自然要先趕客人的活。”
這些日子,她雖不在錦繡坊,但錦繡坊的活計卻一點也不少。自她參加了刺繡大賽,名氣已在離州傳開了。那幅《桃花源記》和《春色滿園》也成了人們爭相競買卻求而不得的繡品。因此,她還未曾回到離州時,到錦繡坊來訂繡品的人便已絡繹不絕,如今已積壓了不少活,甚至還有許多姑娘慕名前來欲要跟她學刺繡。
陸妙真提議道:“不如開家繡院,專門教習繡娘們刺繡之道。禪妹,你那本書不是已經著完了嗎,正可作為教程。”
以禪所著的《刺繡錄》已差不多完成,內容涉及到選工具、辨別繡線優劣、描摹繡樣、配色以及幾十種針法,做教程正合適。
眾人覺得可行,錦繡坊如今活計極多,找外面繡娘接活也不放心。倘若開設繡院,教出的繡娘還可以雇來做活。
以禪想了想,決定將此事定下來,她如今手中有了銀兩,租一處院落倒不難。
幾人商討到店鋪店鋪打烊,一道出了門。
以禪盯著紅絨鎖了店門說道:“事不宜遲,明日便讓張兀去尋地方。”正說著,就見原本有說有笑的幾人忽都噤了聲。
她抬眸一瞧,就見華重錦斜倚在店門前面不遠處的樹幹上。
天光已暗,隔壁的古玩店還未打烊,門前的燈籠隨風搖曳,將朦朧的光影映照在他身上。因是背光,看不太清他臉上神情,但以禪卻從他一動不動的身影上,明顯感覺到一絲寥落。
紅絨自是沒看出來,一臉笑容地朝華重錦嚷道:“華都督,改日要請我們吃酒哦。”
她拽著紫線先到謝府馬車那裡去等。陸妙真朝著華重錦施禮後,也自行離去。
以禪走過去問道:“你怎麼來了?”
“哦,我不能來嗎?”華重錦自樹影中步出,原本就冷峻的他,此時神色冷肅,仿若誰欠了他幾萬兩銀子似的。
以禪疑惑:這什麼情況,他怎麼瞧著在生氣?
“走吧,我送你回府。”說著朝前方在馬車旁等著的紅絨和紫線說道,“你們先回去,你家小姐坐我的馬車。”
以禪眼見他也不理自己,轉身朝華府馬車走去。她想了想便跟了上去,總要問問他為何生氣。
馬車內的青釉臥獅明燈亮著,映得車內一片暖黃。華重錦逕自坐在榻上,執起一側小几上的書翻了起來,不過以禪明顯看得出,他的心思並未在書上。
以禪在他身側的錦繡團墊上慢慢坐下,試探著問:“你可是有什麼心事?”
華重錦翻了一頁,不經意般問道:“我母親今日到貴府提親了,你可曉的?”
以禪點了頭,心想:他莫非是在為這件事不高興?這是因為退親之事生氣了,不願與她定親了?
“答應了?”華重錦放下手中的書,目光灼灼地盯住她問。
“祖母午後派人過來說了,說是我母親答應了。”以禪有些不好意思,伸指把玩著腰間的繡花香囊說道。
“那你呢?也答應了?”深邃的目光凝視著她,語氣里滿是質問。
是的,確實是質問。
原本以禪見到他還有些羞怯,這會兒卻滿是惱怒,逼著她定親的可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