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頁
那一刻,清漪有些沉默了。
但淨空並未說什麼,又啟程奔赴江西。
如此一南一北,一雙腳丈量,兩人抵達何文淵的老家時,已經是正德六年年末。
鄉野再無莊稼在地,殘雪和著泥土,顯得一片蕭瑟。田埂中一群孩子在嬉鬧,中間一個顯是小女孩兒,穿著一身頗為好看的紅襖兒,扎了雙環髻,真是俏生生的模樣!女孩兒極為機靈,一圈的孩子唯獨她在中央,對那比她還高還大的孩子發號施令:「小豆子,一會你護著雙子,他跑得快,一定不叫沙包丟住!你放心,我們要是贏了,吃得一定分你!」
不一會遊戲開始,女孩兒跑跑跳跳,惹得一群孩子都跟在她後面大叫:「小竹子、快躲!快!小竹子,這邊來!」
清漪身如電擊,又恍然想起什麼,只丟下淨空,衝上去,牢牢捏著那女孩兒的小身子,上上下下細細打量著。然後,她看見了……
她雪玉可愛,眉目極其分明,將來必定又是一個美人兒。她眉目之間有一股子機靈刁鑽,叫人一見難忘!而她一身紅襖兒,腰間卻赫然掛了一枚有些污漬、已經失了水頭的翡翠竹佩。那竹佩發綠,壓在紅襖兒身上,竟那樣的好看。
樊清漪揪著那竹佩,只覺心中重重一挫,當即跌坐在地。
小女孩是個頑皮性子,狠狠的甩開清漪,跑了兩步,回過頭來,啐了一口,罵道:「瘋婆子!」,倏兒又領著小夥伴跑遠了,卻絲毫不曾理會自己丟了竹佩。
清漪失神,渾身的精氣被瞬間吸乾了般。她口中呢呢喃喃,淨空聽得不明白。最後,天地之間,只聽到了她撕心裂肺的絕望的哭嚎:「小竹子……原來是你……」
……
此後,淨空再也沒有找到清漪。
村子有人在河邊找到了一方遺落的帕子,淨空並不確定那是清漪的。但清漪確實留下了那枚竹佩,然後不知所蹤。
後來,他曾拿著這枚竹佩,在江西尋到了那小女孩的家人。這家人根本不姓何,主人家卻是一名極虔誠的信女出來見的他。信女告訴他,這枚竹佩原是她的丈夫心愛之物,自小女兒長大後,丈夫極其疼愛這孩子的刁鑽可愛,因此讓她日日帶著。
淨空又問及清漪,那信女卻淡了神色說,可惜這樣一個美人竟是蛇蠍心腸。丈夫深知這樣的人去到哪兒都要翻出風浪來,因此將她困在揚州,叫她再也不能生亂。
最後,這名信女說:「可憐一個全無心肝的人終究敗在這一個情字上。其實我丈夫將其困在揚州,任她遭受凌、辱耳不聞不問,乃因當初有一名女子當天發誓,她樊清漪不受千人騎萬人跨,那女子就天打雷劈。我丈夫心中有那女子,又一心歉疚,力所能及者,不過替她擋住這個誓言,余者……怕她翻出風浪來不過是一番託詞。但我並不可憐清漪,她本是無根之人,聰慧透徹,可惜一開始就沒看明白,她從未擁有什麼。」
話至此處,淨空默默,最後起身告辭。
信女見狀,心有所悟,便將竹佩捧出:「淨空師父,你既來消業,何妨將此竹佩物歸原主?如此,了無痕跡的、刻骨銘心的,都因果分明了。」
淨空想了想,接過竹佩,將其置於掌心,行禮告辭。
最後,淨空回到了揚州,在那兒,他聽說留碧軒的主人離開了,可能在四川定居;又聽聞留碧軒主人、昔日兩淮名著的小竹子其實只是個瞎眼婦人,實在一身的本事已經用光了。唯一可嘆的,就是夫妻兩琴瑟在御、歲月靜好,一前一後生了兩個男孩兒,如小狗熊一般憨態可掬……
淨空沒有將那竹佩送去,因為他知道,這一段恩怨,已經分明,這一段因果,也已經明悟……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何文淵從來就不是愛恨分明的人,所以對樊清漪縱容,是他的下意識,但不意味著他並沒有是非。此文到此完結,無論大家喜歡不喜歡這個結局,這個結局已經是最為中庸的了。
謝謝。
☆、305
其實累得很,但還是說兩句吧。
先說三個比較明顯的歷史bug。第一,開中法是弘治五年就廢除了,當時是鹽商推動戶部尚書葉淇廢除的,為此葉淇被言官攻擊得很厲害。第二,是文中最後的綱法、綱冊是真實歷史上很重要的一項鹽政,實際上是萬曆年間開始實施的,蚊子提早了。第三,弘治帝登基十八年,應該是在弘治十八年初就駕崩。
原因是什麼?不僅僅是因為這兩項鹽政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還因為因為蚊子一定要設立萬錢這個人物,不然……這個結局連蚊子都不能接受,太過黑暗絕望。而縱觀明代,比較開明賢良的皇帝,只有明孝宗朱佑樘了,不然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成化帝:萬貴妃買你的帳,朕就買羅!
正德帝:你喜歡玩?加朕一份,玩死你,也把朕玩死……
嘉靖帝:玩?誰跟你玩,寄一份青詞給你,猜死你!
萬曆帝:玩什麼玩?打個紅包來是要緊……
……
記得蚊子曾經說過,風憲名臣傳立的是家國名臣,怒顏破的是權欲真相,其代表的是蚊子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觀感:宋一代,風氣開明,文臣基本還是可愛的,雖然也是有爭鬥;到了明一代……程朱理學、官場厚黑,讓蚊子覺得絕望,直至今時今日,這種絕望隨著蚊子的閱歷加深而愈發深刻。
但淨空並未說什麼,又啟程奔赴江西。
如此一南一北,一雙腳丈量,兩人抵達何文淵的老家時,已經是正德六年年末。
鄉野再無莊稼在地,殘雪和著泥土,顯得一片蕭瑟。田埂中一群孩子在嬉鬧,中間一個顯是小女孩兒,穿著一身頗為好看的紅襖兒,扎了雙環髻,真是俏生生的模樣!女孩兒極為機靈,一圈的孩子唯獨她在中央,對那比她還高還大的孩子發號施令:「小豆子,一會你護著雙子,他跑得快,一定不叫沙包丟住!你放心,我們要是贏了,吃得一定分你!」
不一會遊戲開始,女孩兒跑跑跳跳,惹得一群孩子都跟在她後面大叫:「小竹子、快躲!快!小竹子,這邊來!」
清漪身如電擊,又恍然想起什麼,只丟下淨空,衝上去,牢牢捏著那女孩兒的小身子,上上下下細細打量著。然後,她看見了……
她雪玉可愛,眉目極其分明,將來必定又是一個美人兒。她眉目之間有一股子機靈刁鑽,叫人一見難忘!而她一身紅襖兒,腰間卻赫然掛了一枚有些污漬、已經失了水頭的翡翠竹佩。那竹佩發綠,壓在紅襖兒身上,竟那樣的好看。
樊清漪揪著那竹佩,只覺心中重重一挫,當即跌坐在地。
小女孩是個頑皮性子,狠狠的甩開清漪,跑了兩步,回過頭來,啐了一口,罵道:「瘋婆子!」,倏兒又領著小夥伴跑遠了,卻絲毫不曾理會自己丟了竹佩。
清漪失神,渾身的精氣被瞬間吸乾了般。她口中呢呢喃喃,淨空聽得不明白。最後,天地之間,只聽到了她撕心裂肺的絕望的哭嚎:「小竹子……原來是你……」
……
此後,淨空再也沒有找到清漪。
村子有人在河邊找到了一方遺落的帕子,淨空並不確定那是清漪的。但清漪確實留下了那枚竹佩,然後不知所蹤。
後來,他曾拿著這枚竹佩,在江西尋到了那小女孩的家人。這家人根本不姓何,主人家卻是一名極虔誠的信女出來見的他。信女告訴他,這枚竹佩原是她的丈夫心愛之物,自小女兒長大後,丈夫極其疼愛這孩子的刁鑽可愛,因此讓她日日帶著。
淨空又問及清漪,那信女卻淡了神色說,可惜這樣一個美人竟是蛇蠍心腸。丈夫深知這樣的人去到哪兒都要翻出風浪來,因此將她困在揚州,叫她再也不能生亂。
最後,這名信女說:「可憐一個全無心肝的人終究敗在這一個情字上。其實我丈夫將其困在揚州,任她遭受凌、辱耳不聞不問,乃因當初有一名女子當天發誓,她樊清漪不受千人騎萬人跨,那女子就天打雷劈。我丈夫心中有那女子,又一心歉疚,力所能及者,不過替她擋住這個誓言,余者……怕她翻出風浪來不過是一番託詞。但我並不可憐清漪,她本是無根之人,聰慧透徹,可惜一開始就沒看明白,她從未擁有什麼。」
話至此處,淨空默默,最後起身告辭。
信女見狀,心有所悟,便將竹佩捧出:「淨空師父,你既來消業,何妨將此竹佩物歸原主?如此,了無痕跡的、刻骨銘心的,都因果分明了。」
淨空想了想,接過竹佩,將其置於掌心,行禮告辭。
最後,淨空回到了揚州,在那兒,他聽說留碧軒的主人離開了,可能在四川定居;又聽聞留碧軒主人、昔日兩淮名著的小竹子其實只是個瞎眼婦人,實在一身的本事已經用光了。唯一可嘆的,就是夫妻兩琴瑟在御、歲月靜好,一前一後生了兩個男孩兒,如小狗熊一般憨態可掬……
淨空沒有將那竹佩送去,因為他知道,這一段恩怨,已經分明,這一段因果,也已經明悟……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何文淵從來就不是愛恨分明的人,所以對樊清漪縱容,是他的下意識,但不意味著他並沒有是非。此文到此完結,無論大家喜歡不喜歡這個結局,這個結局已經是最為中庸的了。
謝謝。
☆、305
其實累得很,但還是說兩句吧。
先說三個比較明顯的歷史bug。第一,開中法是弘治五年就廢除了,當時是鹽商推動戶部尚書葉淇廢除的,為此葉淇被言官攻擊得很厲害。第二,是文中最後的綱法、綱冊是真實歷史上很重要的一項鹽政,實際上是萬曆年間開始實施的,蚊子提早了。第三,弘治帝登基十八年,應該是在弘治十八年初就駕崩。
原因是什麼?不僅僅是因為這兩項鹽政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還因為因為蚊子一定要設立萬錢這個人物,不然……這個結局連蚊子都不能接受,太過黑暗絕望。而縱觀明代,比較開明賢良的皇帝,只有明孝宗朱佑樘了,不然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成化帝:萬貴妃買你的帳,朕就買羅!
正德帝:你喜歡玩?加朕一份,玩死你,也把朕玩死……
嘉靖帝:玩?誰跟你玩,寄一份青詞給你,猜死你!
萬曆帝:玩什麼玩?打個紅包來是要緊……
……
記得蚊子曾經說過,風憲名臣傳立的是家國名臣,怒顏破的是權欲真相,其代表的是蚊子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觀感:宋一代,風氣開明,文臣基本還是可愛的,雖然也是有爭鬥;到了明一代……程朱理學、官場厚黑,讓蚊子覺得絕望,直至今時今日,這種絕望隨著蚊子的閱歷加深而愈發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