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讓這些安寧慣了的人知道,北方邊境握在誰手上。

  夏末,崔琪啟程回了漠北,一到秋天,中原果實纍纍,北方突厥秋高馬肥,又快到了每年一次的物資搶奪。

  秦琢玉抓准機會通知了原金陵軍的勢力,都是他的嫡系,自然聽他的,確保後院不會起火,總算輪到了安樂道。

  安樂道一聽就炸了,「我知道你於兒女上看法與常人不同,但女子為君,牝雞司晨,我也不知道這是哪來的道理?!」

  秦琢玉跟他對著罵,「你就說阿姝哪裡不好,投胎沒投好也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安樂道氣得說不出話,他不止一次嘆息秦姝為女兒身,可他也沒想過秦琢玉這等騷操作。

  秦琢玉當機立斷,「我就當你答應了,不要拆我台子。」

  沒錯,皇帝陛下對安樂道的要求只是不要率先出來提反對意見,保持沉默就好,自己人踢場?他還要臉呢。

  做完了這些,他才咪咪摸摸溜回後宮,告訴了孩子娘,全無面對崔琪的忽悠,也沒對安樂道的霸道,由著老婆邊哭邊罵。

  「你怪我生不出孩子,也別拿我女兒充數。」

  秦琢玉百口莫辯,崔璇哭得傷心,他還沒法安慰。

  等崔璇稍微冷靜,他試圖和她好好說話,「阿姝入主東宮,你不用再為孩子的事煩心,她能在家陪你一輩子,豈不美哉。」

  崔璇身體是弱,脾氣卻不弱,不拘是什麼東西,床頭的擺設全挨了皇帝陛下的身。

  「別想哄我!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你就憑几句話想搶走,她才那麼點大,會有多少人罵她痴心妄想?她是個姑娘,經不起那些齷齪的人暗害。」

  秦琢玉嘆了口氣,「也罷,倒也沒那麼著急,阿姝眼下快六歲了,兩年,就兩年,再沒消息你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崔璇飽含熱淚把床帳上的明珠扯下來扔出去。

  兩年時間,秦琢玉除了治國理政外,把全盤心思放在立儲事宜上,仍未得到解決,朝臣們不表態,因為除了秦姝,實在沒人了。

  哪怕皇室有個男性遠親呢!!!秦琢玉你個孤家寡人!

  群臣拿秦琢玉沒辦法,秦琢玉不著急,秦姝還小,按年齡差來說,他死前秦姝肯定能站住腳,要換個老來子,說不定這江山就被人竊了。

  寧遠公主成了眾臣的眼中釘,即使她除了在前朝眾臣面前露了一面後再未出現,也不妨礙人們討厭她。

  討厭她的人也具體說不出為什麼,反正,皇帝不就該是男人,自古如此,誰會問為什麼皇帝不能是女人?君家公主好議政,百官不會覺得詫異,但公主有了光明正大議政的權力,老老少少的男人的小心臟就受不了了。

  人家偷偷摸摸的,你能光明正大罵,人家能光明正大的,你就只能偷偷摸摸罵了,這怎麼行?

  這還只是議政,要成了君,他們能死上一死。

  反對得最激烈的,大約有三個地方,一為御史,二為國子監,三為文淵閣,讀書人最重禮法尊卑,一旦有破舊立新的事都是這幾位蹦得最歡。

  都是書呆子!讀書讀傻了!秦琢玉不滿地想。

  秦琢玉沒理他們,左右丞相是他提起來的,知道話該怎麼說,事怎麼做。還是那句話,不求贊同,保持沉默就好。

  此時死諫不太流行,流行觀念是命比名聲重要多了,要換到某個年代拼死直諫換名聲,更有的他頭疼。

  百官不論處在哪個位置上,都有點慌,自打秦琢玉上位,他們能做主的事一直在縮水,再這麼下去,就要變成皇帝一言堂了。

  可這位是開國皇帝,倒了別人做皇帝的,他們不敢造次。開國時集權最盛也有史料可考,百官對此倒是表示淡定,畢竟,再集權都能忍,將有個女皇儲實在破底線了。

  爭執漸漸淡了下去,君臣間,你拿我沒辦法,我拿你也沒辦法,將就著過吧,還能離咋滴。

  秦姝習武日漸小成,身量說是十歲也有人信,不過還是女童身形,尚未發身,和她聒噪的爹不同,她不愛說話,也不是少年老成,就是不愛說話也不愛笑。

  崔璇終於承認孩子長大了,秦姝本不適合粉色,小時候粉粉嫩嫩還行,長大了些就不適宜,只能換成紅色。

  一隊運送珠寶的宮女途徑演武場,偷偷看著在場上一身紅衣揮斥方遒的公主。

  宮女甲:「你們聽說了嗎?陛下有意讓公主入主東宮?」

  宮女乙:「聽說了,要我說,公主還真有點陛下的樣子。」

  宮女們嘰嘰喳喳的,被暗啞的女聲打斷,「辦差還敢交頭接耳?活得不耐煩了?」

  宮女們受驚,紛紛行禮,「池尚儀。」

  在前朝時,池尚儀就是四品女官了,如今二十出頭,做到了尚儀,運氣好是一則,也少不了本事。

  「皇后娘娘等著要,還不快些。」

  皇宮中的宮女是被罰沒的奴婢,池尚儀小時家裡遭難,被罰沒入宮,池家又和秦家有點淵源,交情好,故人後裔再見,秦琢玉夫婦自然照顧一二。

  秦姝挽起劍花,收劍入鞘,宮女的議論聲清楚落入耳中。

  「尚儀。」秦姝喚道。

  池尚儀點點頭,「公主安。」

  放下糕點就走人,從不與人多說一句話。

  秦姝吃了一塊千層荷花餅,宮中糕點多少都有神奇之處,這種就在於不管怎麼吃,從哪一面吃,上面都有一朵完整的荷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