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若是也能如龍族在她身上蓋章就好了。所以除了在靈洞那日外,再無親昵的顧浮游親了她一口。
她覬覦已久,終於動了口。
走在兩人身後,目睹全程的封歲,「???」
第122章
四人到仙落內層那座黑山附近時, 遠遠的瞧見山腳一道身影, 執著法杖, 是青蔓無疑。
山腰上裂開了一道縫隙, 灼目的火光透射出來。眾人走到山腳時,青蔓只朝他們看了一眼,又轉向那道裂口,「朱厭不至於這麼快就破損了封印,你們在外面又做了什麼好事?」
鍾靡初將四洲的糾葛簡略的說了一遍, 又說起青筠現身一事。
青蔓沉默良久, 不冷不熱的說道:「既然如此, 我不得不提醒你們一句, 可別小瞧了朱厭, 大乘期修士也不是它對手,即便是被困住,它也危險得很, 就算如此, 你們也要進去?」
顧浮游偷偷的瞥了一眼鍾靡初, 她不大想讓鍾靡初進去,但是鍾靡初肯定是不聽話的,鍾靡初不會袖手旁觀, 不會放任她一人深入危險之地,在得知又召喚這一奇法,不必犧牲任何人留在陣內,她更是義無反顧了。
顧浮游道:「我說我們要回去, 青喆前輩肯定也不讓。」
青喆:「……」
青喆對青蔓道:「我記得你對十方五嶽壓邪陣法了解一些,便在這裡布置那些石像。」
說話間,封歲已將石像取了出來。青喆看了一眼,說道:「若是有什麼情況,也能在外接應。」
青蔓沒有說話,青喆知道她是默許了。
其餘四人沒有多停留一刻,從那裂口處進入了山體之中,站在裂口處時便能感覺到撲面的熱氣,從裂口出飛下,落地之時,更覺酷熱難當。
這種時候,足見鍾靡初水靈根的好處,顧浮游恨不得黏在她身上,一路上摟著她的腰,又將鍾靡初的胳膊搭在自己肩上,雖不好走路,卻舒服的緊。
封歲在一旁臉色幾經變換,欲言又止,止言又欲。顧浮游雖見到了,並未放在心上,她此刻被酷熱和朱厭分了神,看不出他這徒兒在天理綱常的思想海洋里掙扎翻滾。
山腹內是個極大的空洞,與溶洞相似,怪石嶙峋,石筍林立,路徑曲折,不同的是,溶洞乃是地下水溶蝕而成,這空洞想必是高溫,火焰融化了山石,山體內部都成焦黑色。
眾人走著下坡路,越往前走,心跳的越快,待得路途一盡,眼前豁然開朗。在外看這座黑山雄偉且詭秘,山腹裡面更見寬廣。
四人跟前是個不可丈量的不規則深淵,淵下是流淌的岩漿,紅光將這山洞照的火亮。
這座山不是火山,而是被朱厭的能力影響至此。那被世人冠以最大惡名的凶獸大半身子在深淵之中,露出來的只有腹部以上,果是白首,一雙大手鮮紅,如染血液,火光將它雪白的毛髮照的發出一層詭異的紅色,與猿山像又不像,若是猿山染白了毛髮,外形上有幾分相似,但氣勢上,猿山全然不及朱厭,朱厭閉著雙目,眾人看上一眼,也膽顫不已,連呼吸也下意識的小心翼翼。大抵便是貓與虎的差別。
朱厭背後便靠著山壁,身上盤著一具完整的龍的骸骨,那龍骨巨大,如同鎖鏈,扣住了朱厭,露在岩漿外的一對龍爪一隻扎進朱厭體內,一隻扎進山壁之中。
這朱厭和龍骨便似樹與菟絲子,緊緊的纏繞在一起,難捨難分。
直觀看上去,震懾人心。
一方面感喟當年戰況之慘烈,這座山並非一開始就在此處,當年青鸞族搬山,龍族困鎖朱厭,兩族合力,拼著必死之心,才能夠鎮壓朱厭,一方面又心驚朱厭的強大,這麼多陣法,這樣的壓制,它依舊有餘威,將這山內化作岩漿。
顧浮游往前走了幾步,幾乎到深淵邊緣方才停住,這並非是她有意識的動作,而是她的身體的本能。
青喆和鍾靡初走來,青喆望著那龍骨,目光複雜,好半晌才嘆道:「帝乙……」
鍾靡初心裡有些預感,聽得青喆出聲,方才確定那鎖住朱厭的便是帝乙的屍骨。
顧浮游怔怔望著那盤曲的龍骨。
臉龐似乎刮過一陣清風,帶著夏季獨特的味道。
那是個午後,廊檐前的庭院有一株大桑樹,桑葉層層,遮住陽光,斑駁的光影落在走廊上,她握著竹簡,正在書寫,笑著對一旁倚著欄杆的少年抱怨,「族裡的青鸞說我無心修煉,埋頭做這些事,玩心太重,難當大任,這種東西,做破了天也不過是堆破竹子,百年後放在庫房生塵,於修仙無一點裨益,叫我早早收心。」
「帝乙,我分明不是在玩玩而已,他們為何不信。」
少年眉目如畫,其白如玉,有一雙明澈的金眸,抱著雙臂,說道:「生而不同,夏蟲不知有冰。」
她知道帝乙說的夏蟲指的是那些青鸞,樂得飛飛,捧著竹簡笑起來,說道:「帝乙,說話好狂啊,他們要聽到你這話,你再上丹穴山來,定會給你設上九九八十一道難關。」帝乙雖不同其他神龍,但也改不了龍族身上一些小習性。
帝乙說道:「人族壽命不過匆匆百年,文化繁衍傳承,卻一直不斷,反而越發繁盛,便是因他們將所知所識通過你手中這方小小的竹簡傳遞下去,足不出戶已知天下通古今。龍族和青鸞族兩族即便不修仙,也壽命漫長,以為時光充足,能自己見識,有些東西也是口口相傳,所以不注重這些,但記憶承載不了這樣長的時光,寶貴的東西若不記載下來,總會遺忘。」
她覬覦已久,終於動了口。
走在兩人身後,目睹全程的封歲,「???」
第122章
四人到仙落內層那座黑山附近時, 遠遠的瞧見山腳一道身影, 執著法杖, 是青蔓無疑。
山腰上裂開了一道縫隙, 灼目的火光透射出來。眾人走到山腳時,青蔓只朝他們看了一眼,又轉向那道裂口,「朱厭不至於這麼快就破損了封印,你們在外面又做了什麼好事?」
鍾靡初將四洲的糾葛簡略的說了一遍, 又說起青筠現身一事。
青蔓沉默良久, 不冷不熱的說道:「既然如此, 我不得不提醒你們一句, 可別小瞧了朱厭, 大乘期修士也不是它對手,即便是被困住,它也危險得很, 就算如此, 你們也要進去?」
顧浮游偷偷的瞥了一眼鍾靡初, 她不大想讓鍾靡初進去,但是鍾靡初肯定是不聽話的,鍾靡初不會袖手旁觀, 不會放任她一人深入危險之地,在得知又召喚這一奇法,不必犧牲任何人留在陣內,她更是義無反顧了。
顧浮游道:「我說我們要回去, 青喆前輩肯定也不讓。」
青喆:「……」
青喆對青蔓道:「我記得你對十方五嶽壓邪陣法了解一些,便在這裡布置那些石像。」
說話間,封歲已將石像取了出來。青喆看了一眼,說道:「若是有什麼情況,也能在外接應。」
青蔓沒有說話,青喆知道她是默許了。
其餘四人沒有多停留一刻,從那裂口處進入了山體之中,站在裂口處時便能感覺到撲面的熱氣,從裂口出飛下,落地之時,更覺酷熱難當。
這種時候,足見鍾靡初水靈根的好處,顧浮游恨不得黏在她身上,一路上摟著她的腰,又將鍾靡初的胳膊搭在自己肩上,雖不好走路,卻舒服的緊。
封歲在一旁臉色幾經變換,欲言又止,止言又欲。顧浮游雖見到了,並未放在心上,她此刻被酷熱和朱厭分了神,看不出他這徒兒在天理綱常的思想海洋里掙扎翻滾。
山腹內是個極大的空洞,與溶洞相似,怪石嶙峋,石筍林立,路徑曲折,不同的是,溶洞乃是地下水溶蝕而成,這空洞想必是高溫,火焰融化了山石,山體內部都成焦黑色。
眾人走著下坡路,越往前走,心跳的越快,待得路途一盡,眼前豁然開朗。在外看這座黑山雄偉且詭秘,山腹裡面更見寬廣。
四人跟前是個不可丈量的不規則深淵,淵下是流淌的岩漿,紅光將這山洞照的火亮。
這座山不是火山,而是被朱厭的能力影響至此。那被世人冠以最大惡名的凶獸大半身子在深淵之中,露出來的只有腹部以上,果是白首,一雙大手鮮紅,如染血液,火光將它雪白的毛髮照的發出一層詭異的紅色,與猿山像又不像,若是猿山染白了毛髮,外形上有幾分相似,但氣勢上,猿山全然不及朱厭,朱厭閉著雙目,眾人看上一眼,也膽顫不已,連呼吸也下意識的小心翼翼。大抵便是貓與虎的差別。
朱厭背後便靠著山壁,身上盤著一具完整的龍的骸骨,那龍骨巨大,如同鎖鏈,扣住了朱厭,露在岩漿外的一對龍爪一隻扎進朱厭體內,一隻扎進山壁之中。
這朱厭和龍骨便似樹與菟絲子,緊緊的纏繞在一起,難捨難分。
直觀看上去,震懾人心。
一方面感喟當年戰況之慘烈,這座山並非一開始就在此處,當年青鸞族搬山,龍族困鎖朱厭,兩族合力,拼著必死之心,才能夠鎮壓朱厭,一方面又心驚朱厭的強大,這麼多陣法,這樣的壓制,它依舊有餘威,將這山內化作岩漿。
顧浮游往前走了幾步,幾乎到深淵邊緣方才停住,這並非是她有意識的動作,而是她的身體的本能。
青喆和鍾靡初走來,青喆望著那龍骨,目光複雜,好半晌才嘆道:「帝乙……」
鍾靡初心裡有些預感,聽得青喆出聲,方才確定那鎖住朱厭的便是帝乙的屍骨。
顧浮游怔怔望著那盤曲的龍骨。
臉龐似乎刮過一陣清風,帶著夏季獨特的味道。
那是個午後,廊檐前的庭院有一株大桑樹,桑葉層層,遮住陽光,斑駁的光影落在走廊上,她握著竹簡,正在書寫,笑著對一旁倚著欄杆的少年抱怨,「族裡的青鸞說我無心修煉,埋頭做這些事,玩心太重,難當大任,這種東西,做破了天也不過是堆破竹子,百年後放在庫房生塵,於修仙無一點裨益,叫我早早收心。」
「帝乙,我分明不是在玩玩而已,他們為何不信。」
少年眉目如畫,其白如玉,有一雙明澈的金眸,抱著雙臂,說道:「生而不同,夏蟲不知有冰。」
她知道帝乙說的夏蟲指的是那些青鸞,樂得飛飛,捧著竹簡笑起來,說道:「帝乙,說話好狂啊,他們要聽到你這話,你再上丹穴山來,定會給你設上九九八十一道難關。」帝乙雖不同其他神龍,但也改不了龍族身上一些小習性。
帝乙說道:「人族壽命不過匆匆百年,文化繁衍傳承,卻一直不斷,反而越發繁盛,便是因他們將所知所識通過你手中這方小小的竹簡傳遞下去,足不出戶已知天下通古今。龍族和青鸞族兩族即便不修仙,也壽命漫長,以為時光充足,能自己見識,有些東西也是口口相傳,所以不注重這些,但記憶承載不了這樣長的時光,寶貴的東西若不記載下來,總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