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楊昪抬目看她。
鄭嘉禾輕柔地笑了笑,她身體前傾,在他的唇角落下一吻。
「別折磨自己,我和太羲都會心疼的。」
鄭嘉禾沒有在秦王府待太久,前線戰事緊急,她還要回宮與朝臣議事,多方部署。
又過了兩日,一直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秦王終於現身。他脊背挺拔,大步走入朝堂,迎著眾人或好奇、或猜疑的目光,撩袍跪了下去。
鄭嘉禾一愣,從高位上站了起來。
「臣請出征。」楊昪道。
戰神秦王親自出戰,又是此次傳言中的主角。當他帶著兵馬,勢如破竹,先後擊敗幾處叛軍時,戰場上的形勢便立時變得明朗起來。
天后有詔,降者不殺。
被逼到絕路的叛軍中,有人先扛不住,試探著向長安遞了認罪書,天后果然遵守承諾,不但沒有給他定罪,反而賜下許多僕從財寶,以作安撫。
有了這個先例,各地宗室聯合起來的叛軍,便紛紛起了些猶疑的心思,一個一個的向長安倒戈,四散分化。剩下的還固執的那些,也很快被秦王率軍攻打,狼狽奔逃。
等到戰亂平息,已經是元興五年春。
戰無不勝的秦王殿下再次率軍凱旋,天后率領群臣親至城門處相迎,將戰功赫赫的秦王迎到太極殿。
當著朝臣的面,秦王首先請出了當年在景宗皇帝身邊服侍的老宦官,讓他講述了在景宗皇帝巡遊并州時,落榻趙家所經歷的一切。
「趙淑儀溫婉端方,知儀守禮,很得景宗陛下看重。」老宦官脊背有些佝僂,他被恩賜坐在椅子上,慢吞吞地為大家講述,「當時陛下要到別州去,本來想帶著趙淑儀一起的,但顧及趙淑儀即將離家,特別恩賜淑儀在家中多住了幾個月,讓她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日子。誰曾想這就被有心人抓住把柄,隨意編排。」
老宦官嘆口氣,憤然地拍了拍大腿:「而今趙淑儀仙逝多年,竟被亂賊誣衊至此,實在可恨!」
此言一出,眾臣唏噓不已。
本來他們也覺得荒唐,怎麼可能……怎麼可能秦王殿下會不是景宗皇帝親生子呢?
有大臣大著膽子問:「那……那個邵夫人……」
他們這些消息靈通的,早就打探清楚了,所謂傳言中死而復生的趙淑儀,根本就是那個女大臣邵煜的母親。這要是對上,那就真的荒唐了!
老宦官嘖了一聲:「趙淑儀是有一個親妹妹趙六娘,兩人長得極為相似。只是那位娘子身體不好,從小被趙家人養在院子裡不出門,外人才不知道。當年景宗陛下到并州時,趙六娘已經出嫁了,連老奴都是後來才知道有這麼一位娘子的存在的。」
「這麼說,邵夫人就是趙淑儀的妹妹趙六娘?」
老宦官點了點頭:「後來啊,趙淑儀幾乎與趙六娘同時懷胎,兩姐妹關係好,便時常住在一處,交流談心。沒過多久趙淑儀入宮,趙六娘也跟著來了長安。只是可惜……」
有大臣接話問:「可惜什麼?」
「可惜趙淑儀命不好,小皇子生下來就沒了,趙六娘怕她知道了傷心,便把自己的孩子抱給她看,騙她說是她的孩子。這件事被景宗陛下發現,陛下憐憫趙淑儀喪子,竟允准了趙六娘的做法,甚至直接把趙六娘的孩子留在了宮中,當做皇子養著……」
大臣們原本還津津有味,當故事聽著,到後面時,卻越來越覺得不對。
鄭嘉禾倏地變了面色。
趙淑儀的孩子死了?那這不是說……
「趙六娘自然不願意長久這樣啊,」老宦官重重一嘆,「之後就被景宗陛下趕出了長安,這麼多年,只能隱姓埋名地活著。」
「大膽!」將軍朱繼成怒喝一聲,「你這宦官,敢誣衊秦王殿下,編造身世,混淆視聽!」
老宦官嚇了一大跳,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磕頭道:「天后明鑑啊!老奴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啊!」
朱繼成握了握拳頭,身體一動就要上前,被身邊人眼疾手快地拽住。
「一派胡言!」朱繼成怒道,「今日乃秦王殿下凱旋之日,王爺為大魏立下多少戰功,豈容你這般詆毀……」
「天后。」
立在大殿中央的秦王突然開口,讓朱繼成瞬間冷靜下來,閉上了嘴。
「他不是胡說,」楊昪沒有看殿中大臣一眼,淡淡道,「臣確實不是趙淑儀與景宗皇帝親生。」
他沒有再叫父皇,而是直呼諡號,讓整個殿中的大臣們都呆住。
「親王爵位,臣受之有愧。」楊昪微微傾身,「還請天后收回。」
鄭嘉禾蹭地一下從高位上站了起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不知所措。
只有鄭嘉禾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兩手不自覺地抓了一下袖口,有一股澀意湧上心尖,被她連忙壓下。
她定了定神,唇畔露出笑來。
「此事突然,倒不必急下定論。」鄭嘉禾看著楊昪,「這麼多年來,秦王為大魏打過多少仗,立下汗馬功勞,如何當不得一個親王?景宗皇帝既然將你養在宮中,那就是認可你的。」
……
楊昪坐在蓬萊殿中的矮榻上。
鄭嘉禾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她忍住眼眶裡那有些翻湧的熱意,啞聲問:「為什麼這麼做?」
鄭嘉禾輕柔地笑了笑,她身體前傾,在他的唇角落下一吻。
「別折磨自己,我和太羲都會心疼的。」
鄭嘉禾沒有在秦王府待太久,前線戰事緊急,她還要回宮與朝臣議事,多方部署。
又過了兩日,一直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秦王終於現身。他脊背挺拔,大步走入朝堂,迎著眾人或好奇、或猜疑的目光,撩袍跪了下去。
鄭嘉禾一愣,從高位上站了起來。
「臣請出征。」楊昪道。
戰神秦王親自出戰,又是此次傳言中的主角。當他帶著兵馬,勢如破竹,先後擊敗幾處叛軍時,戰場上的形勢便立時變得明朗起來。
天后有詔,降者不殺。
被逼到絕路的叛軍中,有人先扛不住,試探著向長安遞了認罪書,天后果然遵守承諾,不但沒有給他定罪,反而賜下許多僕從財寶,以作安撫。
有了這個先例,各地宗室聯合起來的叛軍,便紛紛起了些猶疑的心思,一個一個的向長安倒戈,四散分化。剩下的還固執的那些,也很快被秦王率軍攻打,狼狽奔逃。
等到戰亂平息,已經是元興五年春。
戰無不勝的秦王殿下再次率軍凱旋,天后率領群臣親至城門處相迎,將戰功赫赫的秦王迎到太極殿。
當著朝臣的面,秦王首先請出了當年在景宗皇帝身邊服侍的老宦官,讓他講述了在景宗皇帝巡遊并州時,落榻趙家所經歷的一切。
「趙淑儀溫婉端方,知儀守禮,很得景宗陛下看重。」老宦官脊背有些佝僂,他被恩賜坐在椅子上,慢吞吞地為大家講述,「當時陛下要到別州去,本來想帶著趙淑儀一起的,但顧及趙淑儀即將離家,特別恩賜淑儀在家中多住了幾個月,讓她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日子。誰曾想這就被有心人抓住把柄,隨意編排。」
老宦官嘆口氣,憤然地拍了拍大腿:「而今趙淑儀仙逝多年,竟被亂賊誣衊至此,實在可恨!」
此言一出,眾臣唏噓不已。
本來他們也覺得荒唐,怎麼可能……怎麼可能秦王殿下會不是景宗皇帝親生子呢?
有大臣大著膽子問:「那……那個邵夫人……」
他們這些消息靈通的,早就打探清楚了,所謂傳言中死而復生的趙淑儀,根本就是那個女大臣邵煜的母親。這要是對上,那就真的荒唐了!
老宦官嘖了一聲:「趙淑儀是有一個親妹妹趙六娘,兩人長得極為相似。只是那位娘子身體不好,從小被趙家人養在院子裡不出門,外人才不知道。當年景宗陛下到并州時,趙六娘已經出嫁了,連老奴都是後來才知道有這麼一位娘子的存在的。」
「這麼說,邵夫人就是趙淑儀的妹妹趙六娘?」
老宦官點了點頭:「後來啊,趙淑儀幾乎與趙六娘同時懷胎,兩姐妹關係好,便時常住在一處,交流談心。沒過多久趙淑儀入宮,趙六娘也跟著來了長安。只是可惜……」
有大臣接話問:「可惜什麼?」
「可惜趙淑儀命不好,小皇子生下來就沒了,趙六娘怕她知道了傷心,便把自己的孩子抱給她看,騙她說是她的孩子。這件事被景宗陛下發現,陛下憐憫趙淑儀喪子,竟允准了趙六娘的做法,甚至直接把趙六娘的孩子留在了宮中,當做皇子養著……」
大臣們原本還津津有味,當故事聽著,到後面時,卻越來越覺得不對。
鄭嘉禾倏地變了面色。
趙淑儀的孩子死了?那這不是說……
「趙六娘自然不願意長久這樣啊,」老宦官重重一嘆,「之後就被景宗陛下趕出了長安,這麼多年,只能隱姓埋名地活著。」
「大膽!」將軍朱繼成怒喝一聲,「你這宦官,敢誣衊秦王殿下,編造身世,混淆視聽!」
老宦官嚇了一大跳,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磕頭道:「天后明鑑啊!老奴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啊!」
朱繼成握了握拳頭,身體一動就要上前,被身邊人眼疾手快地拽住。
「一派胡言!」朱繼成怒道,「今日乃秦王殿下凱旋之日,王爺為大魏立下多少戰功,豈容你這般詆毀……」
「天后。」
立在大殿中央的秦王突然開口,讓朱繼成瞬間冷靜下來,閉上了嘴。
「他不是胡說,」楊昪沒有看殿中大臣一眼,淡淡道,「臣確實不是趙淑儀與景宗皇帝親生。」
他沒有再叫父皇,而是直呼諡號,讓整個殿中的大臣們都呆住。
「親王爵位,臣受之有愧。」楊昪微微傾身,「還請天后收回。」
鄭嘉禾蹭地一下從高位上站了起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不知所措。
只有鄭嘉禾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兩手不自覺地抓了一下袖口,有一股澀意湧上心尖,被她連忙壓下。
她定了定神,唇畔露出笑來。
「此事突然,倒不必急下定論。」鄭嘉禾看著楊昪,「這麼多年來,秦王為大魏打過多少仗,立下汗馬功勞,如何當不得一個親王?景宗皇帝既然將你養在宮中,那就是認可你的。」
……
楊昪坐在蓬萊殿中的矮榻上。
鄭嘉禾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她忍住眼眶裡那有些翻湧的熱意,啞聲問:「為什麼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