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楊昪嗯聲:「挺好。」
鄭嘉禾把空了的杯盞塞到琉璃手裡,走上前拽住了楊昪的胳膊。
她搖著他的手臂,一邊往外走,一邊笑著說:「下次你們再出去玩,可以叫上我。」
小皇帝下葬之後,兩人默契地沒有再提之前爭吵的事,楊昪願意維持現狀,讓她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把控朝堂,而鄭嘉禾也穩紮穩打地向前走,沒有多餘的舉動再讓楊昪感覺到危險。
——除了月前那次,曹公的次子曹禺當著朝臣的面向她獻寶,說是在他的家鄉穎縣出現神跡,有了什麼「天下興,女主昌」的歌謠在當地傳唱。
鄭嘉禾一笑而過了。
她既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對此做出什麼反應,只是任由其發展。這樣的傳言,既對應於她,又對應於太羲。
而楊昪答應她要為太羲登基鋪路,那他就不會反對這種安排。
就是苦了曹公,身體剛好轉一點,聽說自家兒子搞出來了這件事,似乎又氣病了。
鄭嘉禾知道楊昪有些生她的氣,因此在一些事上,她就格外喜歡哄他。陪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吃食飲酒、交遊玩樂便是其一。
他以前陪了她那麼多次,她也是很樂意陪他的。
楊昪瞥她一眼,表情沒有太熱衷:「好。」
鄭嘉禾捏了捏他的胳膊:「別這麼肅著臉嘛。」
……
轉眼入夏,又到了秋天,太羲年滿一周歲了。
她剛剛學會走路,雖然還走不穩當,需要大人在側時刻照拂,也剛剛學會說話,雖然只是會喊阿娘和爹爹,音調也有些含糊不清。
鄭嘉禾在春秋殿為她舉辦了周歲宴,朝中重臣都到場出席。周歲時,按慣例要進行抓周,案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物什,有毛筆、書冊、畫卷、古琴,還有匕首、軟鞭和弓箭。
太羲剛剛鬧騰了一下,奶嬤嬤那邊正在哄著,宴席還未開始。
楊昪也沒到,他還在蓬萊殿收拾。今日軍營中有些事要處理,等回宮就晚了一點,好在時間還來得及。
楊昪收拾停當,正要離開的時候,顏慧又帶著兩個宮人回來了。
她們屈膝行禮:「王爺。」
楊昪嗯一聲:「什麼事?」
顏慧道:「天后吩咐奴婢回來拿東西。」
楊昪不太在意,他點了下頭,顏慧就帶著人走到了牆角處。那裡放置著一個矮櫃,外面設有兩把鎖,平日裡一般是不打開的。楊昪知道,裡面似乎是放著傳國玉璽。
他心念微轉,餘光瞥見顏慧果然從矮櫃中拿了一個盒子出來,問:「這是要帶去給公主抓周?」
顏慧應道:「是。」
她又把矮櫃鎖上,帶著宮人告退了。
楊昪靜立片刻,走到了那張矮櫃旁。
矮櫃分上下兩層,上層只是一個抽屜,沒有上鎖,下層才是加了兩把鎖的柜子。
鬼使神差的,楊昪拉開了上層的抽屜,然後他驚訝的發現,裡面竟然有一道明黃的捲軸。
他遲疑片刻,拿起了那道諭旨,緩緩在眼前打開。
這一看,卻愣住了。
諭旨上的字看樣子已經有些時日,是鄭嘉禾親筆所書,左下角還蓋有璽印,代表著帝國至高無上的權威。
而諭旨上的內容,著實讓楊昪怔在原地,許久回不過神。
這大約是鄭嘉禾在還沒有生下太羲時,立下的一道詔書——或者說,是她為自己準備的遺詔。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若她不幸亡故,江山無人打理,便由秦王即皇帝位。
楊昪把捲軸放回了抽屜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春秋殿的,他坐在下首的席位上,看著高位上雍容華貴的鄭嘉禾,再看看大殿中央,坐在案上、被這麼多雙眼睛圍觀著抓周的太羲,他的思緒越發恍惚。
他以為,至少在權勢上,鄭嘉禾一直都是富有野心、貪婪而不肯放手的,但他沒想到,在生死關頭,在考慮身後事的時候,她竟然真的願意把江山交給他。
這似乎並不能說明什麼,又似乎可以說明一切。
起碼……他得到了信任,和託付,不是嗎?
楊昪正自出神,殿中卻突然響起驚呼聲,有大臣笑著道:「長公主抓了毛筆和匕首!」
楊昪抬目看去。
太羲坐在案幾中央,身邊圍繞著一堆各種各樣的物什,而她一手抓著毛筆,一手抓著匕首,呆呆地看著四周大笑的朝臣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她的身前,還擺放著傳國玉璽。
鄭嘉禾或許想讓她拿玉璽,但她沒有拿。
高位上傳來天后的朗笑聲。
「文能治國,武能□□,太羲真是好樣的。」
鄭嘉禾站起身,緩步走下玉階。她的裙擺在地上輕飄飄的划過,發出一陣窸窣聲響。
太羲聽見阿娘的聲音,扭過脖子張望,然後她笑了起來,把手裡的東西放下了。
鄭嘉禾走到她的面前,眉目溫柔。她伸出手,正想抱起太羲,太羲卻又兩手抱起了身前的傳國玉璽,吃力地轉過身,把它放到了鄭嘉禾的手上。
「阿娘。」太羲嫩生生地喚了一句。
鄭嘉禾彎起眼睛。
太羲並不懂傳國玉璽的意義,但鄭嘉禾在她面前把玩過,或許是出於直覺和本能,她理所當然地把它交給母親,看到鄭嘉禾臉上露出笑容,她便也咧開嘴笑,拍了拍手,表達歡樂。
鄭嘉禾把空了的杯盞塞到琉璃手裡,走上前拽住了楊昪的胳膊。
她搖著他的手臂,一邊往外走,一邊笑著說:「下次你們再出去玩,可以叫上我。」
小皇帝下葬之後,兩人默契地沒有再提之前爭吵的事,楊昪願意維持現狀,讓她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把控朝堂,而鄭嘉禾也穩紮穩打地向前走,沒有多餘的舉動再讓楊昪感覺到危險。
——除了月前那次,曹公的次子曹禺當著朝臣的面向她獻寶,說是在他的家鄉穎縣出現神跡,有了什麼「天下興,女主昌」的歌謠在當地傳唱。
鄭嘉禾一笑而過了。
她既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對此做出什麼反應,只是任由其發展。這樣的傳言,既對應於她,又對應於太羲。
而楊昪答應她要為太羲登基鋪路,那他就不會反對這種安排。
就是苦了曹公,身體剛好轉一點,聽說自家兒子搞出來了這件事,似乎又氣病了。
鄭嘉禾知道楊昪有些生她的氣,因此在一些事上,她就格外喜歡哄他。陪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吃食飲酒、交遊玩樂便是其一。
他以前陪了她那麼多次,她也是很樂意陪他的。
楊昪瞥她一眼,表情沒有太熱衷:「好。」
鄭嘉禾捏了捏他的胳膊:「別這麼肅著臉嘛。」
……
轉眼入夏,又到了秋天,太羲年滿一周歲了。
她剛剛學會走路,雖然還走不穩當,需要大人在側時刻照拂,也剛剛學會說話,雖然只是會喊阿娘和爹爹,音調也有些含糊不清。
鄭嘉禾在春秋殿為她舉辦了周歲宴,朝中重臣都到場出席。周歲時,按慣例要進行抓周,案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物什,有毛筆、書冊、畫卷、古琴,還有匕首、軟鞭和弓箭。
太羲剛剛鬧騰了一下,奶嬤嬤那邊正在哄著,宴席還未開始。
楊昪也沒到,他還在蓬萊殿收拾。今日軍營中有些事要處理,等回宮就晚了一點,好在時間還來得及。
楊昪收拾停當,正要離開的時候,顏慧又帶著兩個宮人回來了。
她們屈膝行禮:「王爺。」
楊昪嗯一聲:「什麼事?」
顏慧道:「天后吩咐奴婢回來拿東西。」
楊昪不太在意,他點了下頭,顏慧就帶著人走到了牆角處。那裡放置著一個矮櫃,外面設有兩把鎖,平日裡一般是不打開的。楊昪知道,裡面似乎是放著傳國玉璽。
他心念微轉,餘光瞥見顏慧果然從矮櫃中拿了一個盒子出來,問:「這是要帶去給公主抓周?」
顏慧應道:「是。」
她又把矮櫃鎖上,帶著宮人告退了。
楊昪靜立片刻,走到了那張矮櫃旁。
矮櫃分上下兩層,上層只是一個抽屜,沒有上鎖,下層才是加了兩把鎖的柜子。
鬼使神差的,楊昪拉開了上層的抽屜,然後他驚訝的發現,裡面竟然有一道明黃的捲軸。
他遲疑片刻,拿起了那道諭旨,緩緩在眼前打開。
這一看,卻愣住了。
諭旨上的字看樣子已經有些時日,是鄭嘉禾親筆所書,左下角還蓋有璽印,代表著帝國至高無上的權威。
而諭旨上的內容,著實讓楊昪怔在原地,許久回不過神。
這大約是鄭嘉禾在還沒有生下太羲時,立下的一道詔書——或者說,是她為自己準備的遺詔。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若她不幸亡故,江山無人打理,便由秦王即皇帝位。
楊昪把捲軸放回了抽屜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春秋殿的,他坐在下首的席位上,看著高位上雍容華貴的鄭嘉禾,再看看大殿中央,坐在案上、被這麼多雙眼睛圍觀著抓周的太羲,他的思緒越發恍惚。
他以為,至少在權勢上,鄭嘉禾一直都是富有野心、貪婪而不肯放手的,但他沒想到,在生死關頭,在考慮身後事的時候,她竟然真的願意把江山交給他。
這似乎並不能說明什麼,又似乎可以說明一切。
起碼……他得到了信任,和託付,不是嗎?
楊昪正自出神,殿中卻突然響起驚呼聲,有大臣笑著道:「長公主抓了毛筆和匕首!」
楊昪抬目看去。
太羲坐在案幾中央,身邊圍繞著一堆各種各樣的物什,而她一手抓著毛筆,一手抓著匕首,呆呆地看著四周大笑的朝臣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她的身前,還擺放著傳國玉璽。
鄭嘉禾或許想讓她拿玉璽,但她沒有拿。
高位上傳來天后的朗笑聲。
「文能治國,武能□□,太羲真是好樣的。」
鄭嘉禾站起身,緩步走下玉階。她的裙擺在地上輕飄飄的划過,發出一陣窸窣聲響。
太羲聽見阿娘的聲音,扭過脖子張望,然後她笑了起來,把手裡的東西放下了。
鄭嘉禾走到她的面前,眉目溫柔。她伸出手,正想抱起太羲,太羲卻又兩手抱起了身前的傳國玉璽,吃力地轉過身,把它放到了鄭嘉禾的手上。
「阿娘。」太羲嫩生生地喚了一句。
鄭嘉禾彎起眼睛。
太羲並不懂傳國玉璽的意義,但鄭嘉禾在她面前把玩過,或許是出於直覺和本能,她理所當然地把它交給母親,看到鄭嘉禾臉上露出笑容,她便也咧開嘴笑,拍了拍手,表達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