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趙復先一愣。
「真相究竟如何,本王自會查證,不勞舅父費心了。」
趙復先苦惱地撓了撓頭,還想再說什麼,皇城中卻突然傳來綿長渾厚的鐘聲,一聲接著一聲,讓熱鬧的長安街都安靜了下來。
行人紛紛駐足,滿面驚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直到京城禁軍騎著馬,高舉詔書奔過長街,口中哀呼:「皇帝駕崩了——」
百姓們才紛紛反應過來,跪地痛哭。
楊昪也是一怔。
陶氏看看趙復先,小聲問:「是那個傳說中痴傻,六歲了連字都不認識的小皇帝嗎?」
趙復先連忙瞪她一眼,示意她這種時候別亂說話。
楊昪思忖片刻,側目對趙復先道:「你們先回王府,我要入宮一趟。」
趙復先連忙應是。
楊昪方帶著余和,大步往皇宮中去了。
……
鄭嘉禾看著大臣們陸續入宮,來到承明殿為小皇帝哭喪。這樣的場景,上一次楊綏駕崩,她就見過一次。只不過上次那些大臣們的哭嚎多少有點真心實意,而今天,大臣們的悲痛就沒那麼逼真了。
畢竟只是一個沒有親政、痴傻、註定會被拉下台的小皇帝,大臣們做戲給誰看呢?
宮人們為小皇帝布置靈堂的時候,劉太妃又奔出來鬧了一次。
她到現在都不肯接受小皇帝已經沒了的事實,而且她總想懷疑身邊伺候的內官、宮女,懷疑天后與此事有關。
鄭嘉禾不想為難她,但也不想聽她出言不遜。
在劉太妃再次公然在小皇帝的靈堂里質問、誣衊她的時候,她直接叫來兩個宦官,把劉太妃帶回了她自己的住處,看管了起來。
此時的夜空中,明月已經高懸。
鄭嘉禾留了幾個心腹在承明殿盯著情況,自己帶著顏慧幾人回到蓬萊殿。
走到宮門處的時候,正好與從宮外回來的楊昪碰上。
鄭嘉禾愣了一下,目光掠過他的全身,落在他手中那盞亮著的白貓燈籠上。
鄭嘉禾沒有說話。
楊昪上前一步,把燈籠遞給她。
「這是送給你的。」
鄭嘉禾望他一眼,伸手接過,轉身往殿中去。
總歸不是把她忘到腦後,還算是有點良心。
她這樣想著,輕扯了扯嘴角,把燈籠放到案几上,在榻上落座。
「還挺好看,」鄭嘉禾說,「你也比我想像中回來得早。」
往年他們倆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是不會這麼快結束的。
「我聽到喪鐘,」楊昪看著她說,「燈市早早結束了,我想著你這裡定然有些忙,便回來了。」
不管怎麼,駕崩的都是皇帝。而接下來繼位的會是誰,直接關係到朝政局勢。
鄭嘉禾嗯了聲:「大臣們都在承明殿,我有些累,打算等明日再與他們議事。」
楊昪走到她的面前,俯下身去,而鄭嘉禾順勢抬頭望他,兩人便離得近了,鼻尖對著鼻尖。
鄭嘉禾問:「你要去承明殿嗎?」
「不去了,」楊昪說,「我只是回來找你。」
他頓了一下,問:「接下來讓誰登基?」
鄭嘉禾眼皮一跳,瞬間沉默下來。
楊昪垂眸,他伸手撫上鄭嘉禾的肩膀,輕聲問:「不打算告訴我嗎?」
第111章 過分 還問我做什麼?
鄭嘉禾道:「你不必擔心, 如今的形勢,出現不了你害怕發生的情況。」
楊昪嘴唇緊抿,過了會兒, 他鬆開她,撩袍在她身側落座。
「我不是這個意思。」他說完, 又覺得這語言實在太過蒼白,於是側眸,看著鄭嘉禾道,「阿禾,我與你一樣, 也是希望我們能好好相處下去的。」
鄭嘉禾蹭地一下站了起來。
「我回書房了, 都早些休息吧。」
她就不該看他拿了個燈籠,就跟他一起回到寢殿, 真是給自己找不愉快。
鄭嘉禾抬步往前走去, 剛邁開腿,又被楊昪跟上來環住了腰。
「阿禾……」楊昪埋首在她頸側,聲音中帶著濃濃的疲憊, 「我都好久沒有抱過你了, 今晚別走了好麼?」
或許是今夜長安街上發生的事讓他心中難堪, 也或許是鄭嘉禾冷漠的神情進一步刺痛了他, 他終於再也忍不住,先她一步說了軟話。
在這場冷戰中, 他是輸家。
鄭嘉禾停住腳步,身體有些緊繃。
楊昪說:「我們能不能……先放下那些事, 還和以前一樣相處?」
……
時隔將近半月,鄭嘉禾終於沒有再去書房就寢,而是同以往一樣, 與楊昪一同宿在了寢殿。
楊昪緊緊地抱著她,就像是擁著失而復得的珍寶。他什麼話都沒說,也沒有多餘的動作,只是手臂用力,與她貼在一起。
黑暗中,鄭嘉禾睜著眼睛,目光一遍遍地描畫過他模糊的輪廓,感到了一絲疑惑。
是今晚發生了什麼嗎?總感覺他有些不對勁。
次日一早,楊昪就又出宮去了,鄭嘉禾也要忙著處理小皇帝的事,沒有功夫再關注這些。
直到晚上,鄭嘉禾才發現,楊昪居然從離開宮城起,一天都沒有再入宮,也沒有來蓬萊殿看太羲。
楊昪讓人去查了邵煜的底細。
邵煜是朝廷命官,關於她的家世情況,早在她參加科考時,就被查過一次了。因此楊昪只是讓人去把她的資料拿過來,翻看了一會兒。
「真相究竟如何,本王自會查證,不勞舅父費心了。」
趙復先苦惱地撓了撓頭,還想再說什麼,皇城中卻突然傳來綿長渾厚的鐘聲,一聲接著一聲,讓熱鬧的長安街都安靜了下來。
行人紛紛駐足,滿面驚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直到京城禁軍騎著馬,高舉詔書奔過長街,口中哀呼:「皇帝駕崩了——」
百姓們才紛紛反應過來,跪地痛哭。
楊昪也是一怔。
陶氏看看趙復先,小聲問:「是那個傳說中痴傻,六歲了連字都不認識的小皇帝嗎?」
趙復先連忙瞪她一眼,示意她這種時候別亂說話。
楊昪思忖片刻,側目對趙復先道:「你們先回王府,我要入宮一趟。」
趙復先連忙應是。
楊昪方帶著余和,大步往皇宮中去了。
……
鄭嘉禾看著大臣們陸續入宮,來到承明殿為小皇帝哭喪。這樣的場景,上一次楊綏駕崩,她就見過一次。只不過上次那些大臣們的哭嚎多少有點真心實意,而今天,大臣們的悲痛就沒那麼逼真了。
畢竟只是一個沒有親政、痴傻、註定會被拉下台的小皇帝,大臣們做戲給誰看呢?
宮人們為小皇帝布置靈堂的時候,劉太妃又奔出來鬧了一次。
她到現在都不肯接受小皇帝已經沒了的事實,而且她總想懷疑身邊伺候的內官、宮女,懷疑天后與此事有關。
鄭嘉禾不想為難她,但也不想聽她出言不遜。
在劉太妃再次公然在小皇帝的靈堂里質問、誣衊她的時候,她直接叫來兩個宦官,把劉太妃帶回了她自己的住處,看管了起來。
此時的夜空中,明月已經高懸。
鄭嘉禾留了幾個心腹在承明殿盯著情況,自己帶著顏慧幾人回到蓬萊殿。
走到宮門處的時候,正好與從宮外回來的楊昪碰上。
鄭嘉禾愣了一下,目光掠過他的全身,落在他手中那盞亮著的白貓燈籠上。
鄭嘉禾沒有說話。
楊昪上前一步,把燈籠遞給她。
「這是送給你的。」
鄭嘉禾望他一眼,伸手接過,轉身往殿中去。
總歸不是把她忘到腦後,還算是有點良心。
她這樣想著,輕扯了扯嘴角,把燈籠放到案几上,在榻上落座。
「還挺好看,」鄭嘉禾說,「你也比我想像中回來得早。」
往年他們倆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是不會這麼快結束的。
「我聽到喪鐘,」楊昪看著她說,「燈市早早結束了,我想著你這裡定然有些忙,便回來了。」
不管怎麼,駕崩的都是皇帝。而接下來繼位的會是誰,直接關係到朝政局勢。
鄭嘉禾嗯了聲:「大臣們都在承明殿,我有些累,打算等明日再與他們議事。」
楊昪走到她的面前,俯下身去,而鄭嘉禾順勢抬頭望他,兩人便離得近了,鼻尖對著鼻尖。
鄭嘉禾問:「你要去承明殿嗎?」
「不去了,」楊昪說,「我只是回來找你。」
他頓了一下,問:「接下來讓誰登基?」
鄭嘉禾眼皮一跳,瞬間沉默下來。
楊昪垂眸,他伸手撫上鄭嘉禾的肩膀,輕聲問:「不打算告訴我嗎?」
第111章 過分 還問我做什麼?
鄭嘉禾道:「你不必擔心, 如今的形勢,出現不了你害怕發生的情況。」
楊昪嘴唇緊抿,過了會兒, 他鬆開她,撩袍在她身側落座。
「我不是這個意思。」他說完, 又覺得這語言實在太過蒼白,於是側眸,看著鄭嘉禾道,「阿禾,我與你一樣, 也是希望我們能好好相處下去的。」
鄭嘉禾蹭地一下站了起來。
「我回書房了, 都早些休息吧。」
她就不該看他拿了個燈籠,就跟他一起回到寢殿, 真是給自己找不愉快。
鄭嘉禾抬步往前走去, 剛邁開腿,又被楊昪跟上來環住了腰。
「阿禾……」楊昪埋首在她頸側,聲音中帶著濃濃的疲憊, 「我都好久沒有抱過你了, 今晚別走了好麼?」
或許是今夜長安街上發生的事讓他心中難堪, 也或許是鄭嘉禾冷漠的神情進一步刺痛了他, 他終於再也忍不住,先她一步說了軟話。
在這場冷戰中, 他是輸家。
鄭嘉禾停住腳步,身體有些緊繃。
楊昪說:「我們能不能……先放下那些事, 還和以前一樣相處?」
……
時隔將近半月,鄭嘉禾終於沒有再去書房就寢,而是同以往一樣, 與楊昪一同宿在了寢殿。
楊昪緊緊地抱著她,就像是擁著失而復得的珍寶。他什麼話都沒說,也沒有多餘的動作,只是手臂用力,與她貼在一起。
黑暗中,鄭嘉禾睜著眼睛,目光一遍遍地描畫過他模糊的輪廓,感到了一絲疑惑。
是今晚發生了什麼嗎?總感覺他有些不對勁。
次日一早,楊昪就又出宮去了,鄭嘉禾也要忙著處理小皇帝的事,沒有功夫再關注這些。
直到晚上,鄭嘉禾才發現,楊昪居然從離開宮城起,一天都沒有再入宮,也沒有來蓬萊殿看太羲。
楊昪讓人去查了邵煜的底細。
邵煜是朝廷命官,關於她的家世情況,早在她參加科考時,就被查過一次了。因此楊昪只是讓人去把她的資料拿過來,翻看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