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生今天穿的衣服很有些草原風格,頭上一頂鑲邊狼皮帽遮住了髮髻, 厚實的上衣明顯短於漢袍,下擺只堪堪到膝蓋位置,底下是一條闊腿棉褲,能夠讓她在馬上行動自如。

  馬匹仍在奔馳,阿生嫻熟地挽弓、搭箭,準確命中了百米開外一隻鬼頭鬼腦的銀狐。

  “嗬!”人群歡呼。

  大約是人類的聲音太過嘈雜,驚動了陰涼河裡的生物。一條白色的大魚突然從碎冰中躍出來,尾巴狠狠地拍出冰冷的水花。

  河邊的人群出現了短暫的沉默,下一個瞬間,第二支刻有“華”字的鋼鐵箭破空而來,貫穿了大魚的鰓腔。殘存的勢能帶著整條魚又向前飛了兩米,魚身和血花一起砸在岸邊的雪地上。

  人們的目光不可避免地再度轉向他們的“察額”。

  只見女子微微一笑,拉滿弓弦,指向天空。青灰色的蒼穹里,有一個移動的小點,幾乎融化在朦朧的陽光里。

  即便知道她箭法高超,大多數人都還是屏住了呼吸。空中的目標不比陸地,那隻鷹太高了,要想達到那樣的高度,羽箭首先要克服重力才行。

  她能做到嗎?就連部落里的神箭手都不敢有把握射中空中的白鷹。

  箭支離弦,沒有大聲呼喝,也沒有任何花哨的動作,仿佛就是很自然很輕鬆的一件事。時間好像變慢了,在無聲的靜默中,箭支飛啊飛,飛啊飛,直到飛進太陽的光暈里,和那隻白鷹一起模糊成點。

  鮮血迸濺!

  一聲遼遠的鷹啼,響徹天空,然後猛禽的血肉之軀就直直地落在雪地里,再也不動彈了。

  人群徹底炸了。草原人可以被恩惠收復,但他們的文化中更加崇尚武力。

  “察額!察額!神賜的察額!”

  “是神跡!”

  “萬能的天神,請保佑察額長久庇護我等。”

  “察額,察額,神明有所啟示嗎?”

  ……

  阿生一手拉韁繩,一手做了個往下壓的手勢。等喧譁聲稍微平息了一些,她才從空間裡取出一個可攜式麥克風放到唇邊。

  “神有三條道理,是每個人生來就該懂得的。但你們很多人忘記了,所以才祖祖輩輩生活在貧瘠和危險中。現在我來了,把這些道理重新告訴你們:

  “第一,每個兒童都要讀書,讀各種書,學各種本事。

  “第二,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你們要尊重女人,因為你們都有母親;要尊重老人,因為你們終將老去。

  “第三,劫掠者終將被劫掠,欺騙者終將被欺騙,背叛者終將被背叛。”

  透過未來的高科技,她的聲音響徹四野,敲擊在每個人心頭:“現在,拔出你們的武器,隨我去去踐行上天的第三條道理。”

  劫掠者終將被劫掠。

  青黃不接的季節,草原飢餓的早春,遼東主華公親自帶兵征討烏桓。因烏桓大部分青壯跟隨袁紹在中原,故輕鬆就獲得了勝利。烏桓留守的一萬兵力幾乎被屠殺一空,而俘獲更是龐大:老弱婦孺逾五萬人,牛羊馬匹不可勝數。

  然而草原文明到底不是農耕文明,攻克了一座城池就能結束戰鬥的。草原上各個方向都能逃跑,幾乎所有的草原人都練就了一身“打不過就跑”的本事。包括烏桓。

  一一追捕烏桓平民的代價太大,經驗豐富的徐榮及時辨認出了蹋頓的兒子。阿生帶著騎兵一路追趕這位烏桓小王子,直到他們越過長城。

  阿生在牆下勒住馬韁。

  漢長城已經破敗了。牆磚深一塊淺一塊,還有一個塌方的缺口,勉強用土堆了堆罷了。方才烏桓小王子帶著親信殘兵,就是從這個缺口跨進去的。城牆上的守衛緊張到不行,但放過了烏桓人,拿武器對準了阿生。

  呼嘯的南風從關里吹來,吹亂她的鬢角。牆磚縫隙里長出來的枯枝,在風裡寂寞地尖叫。

  “要是沒有我,再過幾十年,北地門戶將大開於虎狼之輩。”她輕聲感慨了一句,在守衛士兵緊張的目光中調轉馬頭,返回尚沒有生機的荒原。

  由於殘兵敗將的通風報信,烏桓王蹋頓馬上接到了“老窩被抄”的噩耗,氣得他當場砸了袁紹送的瓷碗。

  “趁人之危,遼東人真不是英雄!”

  本來袁紹就在為小兒子的病情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蹋頓找不到外出作戰的機會早就被憋壞了。如今一看,好傢夥,那還說什麼?點齊兵馬,把我家的牛羊人口搶回來啊!

  烏桓王帶出來的全是騎兵,一溜煙跑沒影了。等袁紹召開軍事會議發現少了個盟友的時候,蹋頓等人已經跨過了冀州段的漢長城。

  茫茫塞外,任何人類的蹤跡都難以尋到。

  蹋頓能夠統領烏桓各個部落稱王,自然是有點腦子的。他沒有去跟武裝到牙齒的赤山城硬碰硬,而是帶領部隊迂迴前行,一邊聚集倖存的族人,一邊劫掠冬牧線沿線的零散牧民。

  終於,一戶被俘虜的牧馬人告訴蹋頓:察額帶領人馬往南去了,只有徐榮的兩千人馬,押送浩浩蕩蕩的戰利品往撫順的方向走。因為烏桓人犯下重罪,只能去撫順挖煤還債。

  蹋頓心頭狂跳,說不清是緊張還是興奮。他跟部下說:“這麼多人,還有老弱,是走不快的。我們全力追趕,三天之內就能追上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