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有膽大者,將之泥沙清理乾淨,從頭打量到尾,在左手的書卷上發現了一行小字,上書:鳥本在天,困於木中,失翅斷膀,東方無紅。
謠言瞬時傳開,皇上要捕捉鳥雀之事惹怒天上鳥神,遂下神諭提醒皇上,莫要繼續逆天而行,不然東方皇朝勢必要被覆滅。
地方官不敢瞞報,立時將黃河所發生的異事上奏朝廷。
東方昊陽接了奏報大發雷霆。他是真龍天子,豈能被一小小鳥神威脅帝位?命令地方官將石像運進京城,他倒要看看,這是何方神怪,要與一國之君爭天下。
石像運進宮時,已過驚蟄。沿途被雨水洗刷過的石像,好似被技術精湛的石雕師父又細細打磨過一遍,渾身光亮的像上好的琉璃。立在大殿之外,被陽光照射在身,仿若周身都散發著神光一樣,讓人望而生畏。
帶領眾臣圍觀著石像的東方昊陽,過了良久,長嘆了一口氣,道:「有這般手藝,為何不入宮中,為朕做木鳥?」
「皇上,這等亂臣賊子,一定要抓到!」有大臣怒氣沖沖的說。
「是啊皇上!禍亂朝綱,危言聳聽,傳播流言,不可讓之繼續造謠啊!」
年輕的皇上眯著眼望著石像發呆,就在群臣越說越慷慨激昂之時,慢悠悠的問道:「你們都覺得這是人為的謠言?不是天降神諭?」
「皇上,子不語怪力亂神,哪有什麼天降神諭!」
「自古這等謠言屢見不鮮,不足為奇。」
「再者,皇上是真龍天子,豈能被民間把戲牽著走?」
東方昊陽環視了一周四面相互交談的百官,忽然問道:「駙馬妹夫,你說說,你怎麼看?」
唯獨在一側沒有參與討論的馮素貞被點了名,吸引了眾官員的目光。
馮素貞不緊不慢的朝皇上行了一禮,看了一眼石像後,才道:「回皇上,微臣沒有什麼看法。」
「哦?朕知道你記憶受損,尚未恢復,但是對這等志怪之事,你不該沒有見解吧。」
「既然皇上已說是志怪之事,便以證明無傷大雅,又有何討論的意義。」
沒有想到馮素貞會這樣回答,東方昊陽愣了一會兒,隨後哈哈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才道:「是,是,不愧是明光侯,一語中的啊……既然都知是假的,朕又何必在假的上面浪費時間。」
「皇上,一定要測查是誰在散布流言!」
東方昊陽看了一眼說話的大臣,點了點頭道:「亂國家之根,嚴懲不貸。劉長贏,你去查吧。」
劉長贏見此事居然落到自己頭上,有點難以置信,他慌亂的看向劉韜,劉韜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劉長贏才硬著頭皮領了旨。
「這石像手藝精湛,面目傳神,朕看著喜歡,擺到御花園去吧,朕得了閒,也能解解乏。」
「皇上……」
「行了,就這樣決定了,王公公,你負責安排。」東方昊陽說完,提步欲走。
「皇上!」一道高亢的叫喊,在東方昊陽身後傳來。
東方昊陽轉身,見出聲之人是孫清樂,不由問道:「孫學士還有何事?」
孫清樂原本站在最外圍,此時撥開了人群,走到皇上身邊,行禮道:「皇上,石像一事固然是造假,但也說明,有人反對皇上的木鳥計劃,皇上應該好好再想想捕捉鳥雀之事。」
「荒謬,朕堂堂一國之君,何時需要看他人嘴臉行事呢?今日反對朕的旨意,弄個石像嚇唬朕,明日反對朕的旨意,再弄個什麼玩意出來,朕每次都讓步,這天下不如換個皇帝當好了!」
「皇上,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必然隱藏禍患啊!」
「孫清樂,你未免想的太多,父皇為長生不老修建接仙台都沒有亡國,朕只要鳥,如何就隱藏禍患了?」
「皇上……」
「不必再說。若是孫學士實在無事可做,便與劉侍郎一同去查石像出處吧。」東方昊陽說完,一甩衣袖,王公公忙招呼小太監們,抬來步攆。
眾臣跪送皇上離去後,相互訕笑不已,又看了看高出自身不少的石像,方才四散開來。
因劉長贏被指派調查石像一事,劉韜便喊了孫清樂與劉長贏一同回府,李兆廷見之,也想幫忙,隨著劉韜一行先走了。
張紹民湊到馮素貞身邊,問道:「駙馬,你要去找公主?」
「是啊。」馮素貞停下往後宮而去的腳步,看向張紹民。
張紹民見身邊的同僚走的差不多了,才道:「方才馮兄沒有為孫學士說話。」
聞言,馮素貞眉頭一挑,笑問:「我為何要為孫學士說話?」
「你之前還說我……」
「張兄,你可還記得前些日子,我遇刺,你們到我府中一事?」
不明馮素貞為何又說到此事,張紹民茫然的點了點頭。
「孫清樂晚間才來。」
「皇上留他在宮中整理書籍,所以去晚了。」
馮素貞沒有辯駁,繼而問道:「你可還記得,被皇上所貶的顧大人是何官職?」
「好像是通政使。」
「通政使的職責是什麼,張兄想必應該清楚。」
「掌受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
馮素貞笑了笑,望著張紹民不語。
「這、這幾件事,有何關聯?」張紹民還未想通其中蹊蹺,望著馮素貞指望她給自己解惑。
謠言瞬時傳開,皇上要捕捉鳥雀之事惹怒天上鳥神,遂下神諭提醒皇上,莫要繼續逆天而行,不然東方皇朝勢必要被覆滅。
地方官不敢瞞報,立時將黃河所發生的異事上奏朝廷。
東方昊陽接了奏報大發雷霆。他是真龍天子,豈能被一小小鳥神威脅帝位?命令地方官將石像運進京城,他倒要看看,這是何方神怪,要與一國之君爭天下。
石像運進宮時,已過驚蟄。沿途被雨水洗刷過的石像,好似被技術精湛的石雕師父又細細打磨過一遍,渾身光亮的像上好的琉璃。立在大殿之外,被陽光照射在身,仿若周身都散發著神光一樣,讓人望而生畏。
帶領眾臣圍觀著石像的東方昊陽,過了良久,長嘆了一口氣,道:「有這般手藝,為何不入宮中,為朕做木鳥?」
「皇上,這等亂臣賊子,一定要抓到!」有大臣怒氣沖沖的說。
「是啊皇上!禍亂朝綱,危言聳聽,傳播流言,不可讓之繼續造謠啊!」
年輕的皇上眯著眼望著石像發呆,就在群臣越說越慷慨激昂之時,慢悠悠的問道:「你們都覺得這是人為的謠言?不是天降神諭?」
「皇上,子不語怪力亂神,哪有什麼天降神諭!」
「自古這等謠言屢見不鮮,不足為奇。」
「再者,皇上是真龍天子,豈能被民間把戲牽著走?」
東方昊陽環視了一周四面相互交談的百官,忽然問道:「駙馬妹夫,你說說,你怎麼看?」
唯獨在一側沒有參與討論的馮素貞被點了名,吸引了眾官員的目光。
馮素貞不緊不慢的朝皇上行了一禮,看了一眼石像後,才道:「回皇上,微臣沒有什麼看法。」
「哦?朕知道你記憶受損,尚未恢復,但是對這等志怪之事,你不該沒有見解吧。」
「既然皇上已說是志怪之事,便以證明無傷大雅,又有何討論的意義。」
沒有想到馮素貞會這樣回答,東方昊陽愣了一會兒,隨後哈哈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才道:「是,是,不愧是明光侯,一語中的啊……既然都知是假的,朕又何必在假的上面浪費時間。」
「皇上,一定要測查是誰在散布流言!」
東方昊陽看了一眼說話的大臣,點了點頭道:「亂國家之根,嚴懲不貸。劉長贏,你去查吧。」
劉長贏見此事居然落到自己頭上,有點難以置信,他慌亂的看向劉韜,劉韜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劉長贏才硬著頭皮領了旨。
「這石像手藝精湛,面目傳神,朕看著喜歡,擺到御花園去吧,朕得了閒,也能解解乏。」
「皇上……」
「行了,就這樣決定了,王公公,你負責安排。」東方昊陽說完,提步欲走。
「皇上!」一道高亢的叫喊,在東方昊陽身後傳來。
東方昊陽轉身,見出聲之人是孫清樂,不由問道:「孫學士還有何事?」
孫清樂原本站在最外圍,此時撥開了人群,走到皇上身邊,行禮道:「皇上,石像一事固然是造假,但也說明,有人反對皇上的木鳥計劃,皇上應該好好再想想捕捉鳥雀之事。」
「荒謬,朕堂堂一國之君,何時需要看他人嘴臉行事呢?今日反對朕的旨意,弄個石像嚇唬朕,明日反對朕的旨意,再弄個什麼玩意出來,朕每次都讓步,這天下不如換個皇帝當好了!」
「皇上,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必然隱藏禍患啊!」
「孫清樂,你未免想的太多,父皇為長生不老修建接仙台都沒有亡國,朕只要鳥,如何就隱藏禍患了?」
「皇上……」
「不必再說。若是孫學士實在無事可做,便與劉侍郎一同去查石像出處吧。」東方昊陽說完,一甩衣袖,王公公忙招呼小太監們,抬來步攆。
眾臣跪送皇上離去後,相互訕笑不已,又看了看高出自身不少的石像,方才四散開來。
因劉長贏被指派調查石像一事,劉韜便喊了孫清樂與劉長贏一同回府,李兆廷見之,也想幫忙,隨著劉韜一行先走了。
張紹民湊到馮素貞身邊,問道:「駙馬,你要去找公主?」
「是啊。」馮素貞停下往後宮而去的腳步,看向張紹民。
張紹民見身邊的同僚走的差不多了,才道:「方才馮兄沒有為孫學士說話。」
聞言,馮素貞眉頭一挑,笑問:「我為何要為孫學士說話?」
「你之前還說我……」
「張兄,你可還記得前些日子,我遇刺,你們到我府中一事?」
不明馮素貞為何又說到此事,張紹民茫然的點了點頭。
「孫清樂晚間才來。」
「皇上留他在宮中整理書籍,所以去晚了。」
馮素貞沒有辯駁,繼而問道:「你可還記得,被皇上所貶的顧大人是何官職?」
「好像是通政使。」
「通政使的職責是什麼,張兄想必應該清楚。」
「掌受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
馮素貞笑了笑,望著張紹民不語。
「這、這幾件事,有何關聯?」張紹民還未想通其中蹊蹺,望著馮素貞指望她給自己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