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此之外,永興帝還宣布親征——攻打雙嶼島!

  群臣們自是阻止,說什麼「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海上兇險云云。

  吵吵了幾日,永興帝終於讓步,說朕只在雲間縣港口碼頭坐鎮督戰,大明水師攻雙嶼島。

  群臣這才答應。

  永興帝像個孩子似的蹦到瓊華島,「還是你了解大臣們的心,你說先拋出一個最難接受的,然後假裝讓步,說出真實想法,大臣們還以為占了便宜,就不好說什麼了。」

  紀雲是在紀太后的手札里看到一句話而想起的主意,上面寫著「一群人在屋子裡,如果你說要開窗戶,他們必定反對,但是你若要上發揭瓦,把屋頂給拆了,他們就會被迫同意開窗戶。」

  紀雲覺得有道理,就按照這個法子去做,打破保守大臣們對開海禁的「拖字訣」,要開就趕緊開。

  永興帝要御駕親征了,臨走時抱著豐兒使勁親,「好孩子,你等著,看親爹為你打下來的江山。」

  又抱了抱紀雲,唱了一句她的歌,「看我拱手討你歡,萬眾齊聲高歌千古傳……」

  紀雲聽了,笑道:「皇上不要食言,我等皇上回來。」

  紀雲這次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等永興帝去親征,她就可以死遁脫身了。

  終於,可以結束了。

  豐兒聽了,哇哇大哭起來,是我的,都是我的,紀雲你給我等著,將來這一切都是我的!

  永興帝不明所以,還抱著豐兒笑道:「真是朕的乖孩子,知道朕要走了,捨不得朕,哭著要朕下來對吧?」

  豐兒:哇哇!你這個傻子!殼子裡換了靈魂快一年都沒發現!

  永興帝依依不捨的親了親兒子亂蹬的胖腳丫。

  孔雀這次是御馬監派出的督軍,自然要跟著永興帝一起親征,他有些放心不下這四個女人。

  曹靜說道:「你放心去,你最了解雙嶼島和那些倭寇海盜的習性,知己知彼。我們四個女人能夠辦成此事,紀雲等這一天都一年了。她身體已經恢復,若永興帝得勝回來,她還沒死遁……侍寢是逃不過的。」

  如果是這樣,紀雲要受到二次傷害。

  孔雀目光一凜:「我們都做好各自的事情,事成之後,我們遠赴成都歸隱,再也不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要批發盒飯了

  第49章 大結局

  大軍開撥之後, 紀雲就搬到清風庵去了,說是要抄經給御駕親征的永興帝祈福,太子豐兒交給了慈寧宮的李太后。

  豐兒最厭惡李太后,但是他還不會說話,抗議無效,只能哇哇大哭表示不滿。

  紀雲開始了死遁計劃。

  另一邊, 孔雀作為督軍指導大明水師攻打雙嶼島。

  他就是在這裡長大的, 對雙嶼島了如指掌,以探子的密報為由, 獻給永興帝雙嶼島的詳細地圖, 連崗哨在何處都標記的一清二楚。

  雙嶼島位於舟山群島和寧波沿海之間,最初是葡萄牙人在這裡建立的據點,因為大明閉關鎖國,除了朝貢貿易以外, 都屬於走私範圍, 所以葡萄牙人,還有海上馬車夫荷蘭人漸漸聚集在這裡, 和大陸的走私商人進行交易, 孔雀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漸漸的, 雙嶼島成為一座萬國之島, 每天貨物吞吐量驚人, 而且這裡的走私犯曉得兔子不吃窩邊草

  的道理,從來不騷擾附近陸地城市的百姓。

  岸上的大明百姓為雙嶼島提供食物和水,米麵豬雞鴨蔬菜水果等等, 凡是岸上有的,雙嶼島都有,而且是數倍的價格,陸地百姓獲利,經常為雙嶼島走私犯通風報信,泄露大明水師的動向。

  所以,雙嶼島走私商人從來不騷擾附近的百姓,即使即使有倭寇打劫,也會有走私犯開船保護,這些海盜倭寇形成默契,都遠遠的去雲間縣打劫,不吃窩邊草。

  百姓和雙嶼島的關係,就像鱷魚和牙籤鳥,鱷魚走私犯嘴巴里的肉絲就夠牙籤鳥百姓們過著富足的生活了。

  百姓只為自保,不會考慮遠處沿海村莊城市被倭寇們打劫騷擾,死貧道不如死道友。

  海岸和雙嶼島勾結,民匪勾結,形成共生關係,裡應外合,大明水師腹背受敵,根本攻不進去,因而雙嶼島能夠生存二十多年,越來越繁華,也越來越囂張。

  孔雀出謀劃策,提出先切斷雙嶼島的補給,斷了糧食,將沿岸的村莊所有村民全部遷徙到內陸,所有的船隻一律被水師收押,等打完仗再歸還。

  如此一來,既切斷了雙嶼島的糧食,也把眼線探子等等一網打盡,讓雙嶼島變成了瞎子。

  永興帝允了。

  雙嶼島被斷了糧食和眼線,方知遇到內行人,大明皇帝親征督戰,看來非要動手不可了。

  孔雀又出主意,派人去雙嶼島談判,若有主動棄暗投明,想要做正經生意的,朝廷可以不計前嫌,大明歡迎交稅的生意人,無論是何國籍,只要退出雙嶼島,一切都好商量。

  當然,能夠在大明皇帝親征之下還堅守雙嶼島的走私犯絕對是死磕到底之輩,牆頭草們早就聞訊離開雙嶼島,等待開海禁洗白做正經生意。

  此乃分化走私商人的策略,讓他們先懷疑自己人,到時候內訌起來,大明水師才有可乘之機。

  永興帝也允了。

  孔雀易容,自請登上島嶼談判,這伙亡命之徒拒絕「招安」,長著船堅炮利,要和大明水師打一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