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記憶中的阿思年齡已經很大了,是個乾癟的老太太,但依舊精神矍鑠。
向情記得她帶自己去下河摸魚,八十多歲的年紀,用自製的簡易魚叉一插一條,準頭極好。
她不知怎麼的生起一把火,然後動作利落的剖開魚腹清理內臟,穿上樹枝後架在火上烤。
只十來分鐘的時間,魚身上的油脂與火發生了奇妙的反應,香氣撲鼻,饞的她口水都要流下來。
阿思漢話學的不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每當這時她總會呲著白白的牙齒說:「情情,魚,吃。」。
魚肉的焦香中帶著淺淡的清甜味道,入口即化,盈滿了味蕾,讓向情遲遲難以忘記。
向情看著破碎的山體,不知是不是近鄉情怯,她很怕到了那裡會聽到不好的消息。
她惴惴不安地領著段宓,爬上了半山腰,終於看到了一個本地人。
那是個中年男人,帶著氈帽,穿著大襟短衣和長褲皮靴。
中年人熱情地過來打招呼:「你們外面來的?」
「大叔好,我來找人,她叫友習卓瑪,友習納姆的阿咪(母親),您認識她嗎?」
「你是?」
「友習納姆是我阿姨(姥姥)」
「你是那個嫁給外鄉人的如咪(孫女)啊,怪不得咱沒見過你來。」中年人點了點頭,指著不遠處,「卓瑪在那裡面,你去看看吧」
向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只見到了一棟只剩下骨架的木屋。
她心中咯噔了一下:「謝謝大叔。」
兩人走近一看,木屋裡空蕩蕩的,正房破損嚴重,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屋後的外間,停了一口小房子一般的棺材,棺材前面有兩個喇嘛,正閉目誦經。
門口走進來一個垂暮之年的老者,她臉上有傷,看著兩人用蹩腳的漢話問到:「你們來我家找誰的?」
向情回頭望她,鞠躬道:「阿姨,我來尋我阿思,友習卓瑪。」
老人感慨了一聲,示意她們看小棺材:「哎呀,阿咪(媽媽)山動的時候升天啦。」
向情有了心理準備,聞言只略微沉默,而後道:「謝謝阿姨。」
老人擺擺手:「年紀到了,該回佛祖身邊去啦,這是好事呀。」
向情表情輕鬆了些,老人打量著她的眉眼,靠近兩步後說:「你是外面來的,是納姆的娃娃嘛。」
向情點點頭:「納姆是我阿姨。」
老人展開一個開心的笑容:「你阿達(爸爸)來好久啦,你是不是不知道他住哪呀。」
「他——阿達在這裡?」
「是呀,就住在那邊的房子裡,我帶你去找他吧?」
向情搖了搖頭:「不用了,謝謝您。」
老人說:「那就在這住一晚,山里天黑的早,路不好走,天亮了再走。」
向情這次沒有拒絕,只感激的不停道謝。
老人帶著他們來到了一間打掃的乾淨的客房,讓他們把這當作自己的家,不用客氣,然後顫顫巍巍地離開了。
段宓坐在桌邊,倒了一杯白水遞給她。
向情接過水,看著屋內的陳設說:「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很短,童年的記憶也記不太清了,但依稀記得她對我很好。」
她看向木屋的方向:「她是土生土長的摩梭族人,她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姥姥,成年後嫁給了奉泉市一個大學老師,就在市里定居了,後來生了我的父親。」
提起了父親,她一時間思緒萬千:「我的父親並不是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而是被阿思帶大的,直到上初中的時候,才回了奉泉市,記憶中姥姥姥爺都是極嚴肅的人,父親很孝順,所以從不違逆他們。」
她苦笑一聲:「他這輩子,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放著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家庭不要,出軌了一個女商人。」
段宓:「那個視頻我看到了。」
向情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是不是挺丟人的,只是被採訪而已,卻被嚇成了那個樣子,還搞了一身傷。」
「你沒有錯,錯的是記者,是你的父親,那個女人,甚至是你的母親。」段宓輕聲說。
向情沉默很久,而後才問:「段宓,我不明白,既然不喜歡,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他們離婚以後,我看出來他從沒愛過我母親,可後來我母親遇到爸爸以後,我才發現,原來她也從來沒愛過他。」
「他們放過了彼此,找到了自己的愛人。」
「可我呢?」她迷茫地問,「那我算是麼呢?」
段宓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有些酸澀,還有些痛。
他下意識地將她摟入懷中,低聲說道:「你是我的寶貝。」
「他們有了全心掛念的人,但你有我。」
他童年時得到過愛,但並不懂,直到遇到了向情,他才知道了什麼叫做牽腸掛肚,日思夜想。
他也終於懂得了愛與被愛。
第二天,晨光熹微,向情被葫蘆笙和銅鈴的哀樂聲吵醒。
她推門出去,廣場裡跪滿了男主老少,人們都穿著白色的麻服為逝者祈禱。
死亡帶走他們的親友,然而現實卻更加無情,活著對他們來說,會比以前更加艱辛。
地震引起了山茂的改變,打獵更加困難,耕地被破壞,糧食的來源也受限。
他們要找出一條新的道路,才能度過一直生活著的,卻被強行改變了的世界。
向情記得她帶自己去下河摸魚,八十多歲的年紀,用自製的簡易魚叉一插一條,準頭極好。
她不知怎麼的生起一把火,然後動作利落的剖開魚腹清理內臟,穿上樹枝後架在火上烤。
只十來分鐘的時間,魚身上的油脂與火發生了奇妙的反應,香氣撲鼻,饞的她口水都要流下來。
阿思漢話學的不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每當這時她總會呲著白白的牙齒說:「情情,魚,吃。」。
魚肉的焦香中帶著淺淡的清甜味道,入口即化,盈滿了味蕾,讓向情遲遲難以忘記。
向情看著破碎的山體,不知是不是近鄉情怯,她很怕到了那裡會聽到不好的消息。
她惴惴不安地領著段宓,爬上了半山腰,終於看到了一個本地人。
那是個中年男人,帶著氈帽,穿著大襟短衣和長褲皮靴。
中年人熱情地過來打招呼:「你們外面來的?」
「大叔好,我來找人,她叫友習卓瑪,友習納姆的阿咪(母親),您認識她嗎?」
「你是?」
「友習納姆是我阿姨(姥姥)」
「你是那個嫁給外鄉人的如咪(孫女)啊,怪不得咱沒見過你來。」中年人點了點頭,指著不遠處,「卓瑪在那裡面,你去看看吧」
向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只見到了一棟只剩下骨架的木屋。
她心中咯噔了一下:「謝謝大叔。」
兩人走近一看,木屋裡空蕩蕩的,正房破損嚴重,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屋後的外間,停了一口小房子一般的棺材,棺材前面有兩個喇嘛,正閉目誦經。
門口走進來一個垂暮之年的老者,她臉上有傷,看著兩人用蹩腳的漢話問到:「你們來我家找誰的?」
向情回頭望她,鞠躬道:「阿姨,我來尋我阿思,友習卓瑪。」
老人感慨了一聲,示意她們看小棺材:「哎呀,阿咪(媽媽)山動的時候升天啦。」
向情有了心理準備,聞言只略微沉默,而後道:「謝謝阿姨。」
老人擺擺手:「年紀到了,該回佛祖身邊去啦,這是好事呀。」
向情表情輕鬆了些,老人打量著她的眉眼,靠近兩步後說:「你是外面來的,是納姆的娃娃嘛。」
向情點點頭:「納姆是我阿姨。」
老人展開一個開心的笑容:「你阿達(爸爸)來好久啦,你是不是不知道他住哪呀。」
「他——阿達在這裡?」
「是呀,就住在那邊的房子裡,我帶你去找他吧?」
向情搖了搖頭:「不用了,謝謝您。」
老人說:「那就在這住一晚,山里天黑的早,路不好走,天亮了再走。」
向情這次沒有拒絕,只感激的不停道謝。
老人帶著他們來到了一間打掃的乾淨的客房,讓他們把這當作自己的家,不用客氣,然後顫顫巍巍地離開了。
段宓坐在桌邊,倒了一杯白水遞給她。
向情接過水,看著屋內的陳設說:「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很短,童年的記憶也記不太清了,但依稀記得她對我很好。」
她看向木屋的方向:「她是土生土長的摩梭族人,她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姥姥,成年後嫁給了奉泉市一個大學老師,就在市里定居了,後來生了我的父親。」
提起了父親,她一時間思緒萬千:「我的父親並不是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而是被阿思帶大的,直到上初中的時候,才回了奉泉市,記憶中姥姥姥爺都是極嚴肅的人,父親很孝順,所以從不違逆他們。」
她苦笑一聲:「他這輩子,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放著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家庭不要,出軌了一個女商人。」
段宓:「那個視頻我看到了。」
向情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是不是挺丟人的,只是被採訪而已,卻被嚇成了那個樣子,還搞了一身傷。」
「你沒有錯,錯的是記者,是你的父親,那個女人,甚至是你的母親。」段宓輕聲說。
向情沉默很久,而後才問:「段宓,我不明白,既然不喜歡,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他們離婚以後,我看出來他從沒愛過我母親,可後來我母親遇到爸爸以後,我才發現,原來她也從來沒愛過他。」
「他們放過了彼此,找到了自己的愛人。」
「可我呢?」她迷茫地問,「那我算是麼呢?」
段宓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有些酸澀,還有些痛。
他下意識地將她摟入懷中,低聲說道:「你是我的寶貝。」
「他們有了全心掛念的人,但你有我。」
他童年時得到過愛,但並不懂,直到遇到了向情,他才知道了什麼叫做牽腸掛肚,日思夜想。
他也終於懂得了愛與被愛。
第二天,晨光熹微,向情被葫蘆笙和銅鈴的哀樂聲吵醒。
她推門出去,廣場裡跪滿了男主老少,人們都穿著白色的麻服為逝者祈禱。
死亡帶走他們的親友,然而現實卻更加無情,活著對他們來說,會比以前更加艱辛。
地震引起了山茂的改變,打獵更加困難,耕地被破壞,糧食的來源也受限。
他們要找出一條新的道路,才能度過一直生活著的,卻被強行改變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