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婉婉,怎麼了?」唐林回過神,見伊娘滿臉糾結,問道。
隨後,他又走了過去,看到紙上的內容,上面寫了跟自家交好的人名,旁邊還有幾句話,其中謹言慎行四個字特別大。
之後就寫了嘉成縣公府的事情,和其中的人際關係。
唐林的人際關係,還有跟一些官員的關係,他都會跟伊娘說一聲。
這次的嘉成縣公府,就是馮軻他們家,不過他雖是馮軻的好友,但馮軻身為六子,並不得家裡重視,所以他之前並沒有同嘉成縣公府有過瓜葛。
「上次喬遷宴時,喻義還有他夫人也一起來過,這次他母親相邀,你去了,只要不失禮即可。」
「若是遇到老夫人可親近幾分,老夫人自小就疼喻義,當初去嘉成縣公府尋他的時候,老夫人還特意出來跟說了會兒話,很是和藹。」唐林指著上面的人名說道。
「而且,這個宴會,成樂他們的家眷應該也會去,所以不必太過擔心,也不用特意去討好誰,照常相處便是。」
伊娘邊聽邊記下,有了唐林說的這些,她心裡也有些底了,兼之的好友她都知道,而上京的這些,她也見過幾面,相處的不錯,這次雖然不是私下小宴,但有認識的人在,總歸好些」
「雖然如此,但還是得好好學學,你現在的官位越來越高,接觸的人地位也高了,就算賣不了好,幫不了你什麼,可也不想無意間得罪什麼人,或者說錯什麼,給你引來麻煩。」
唐林聽後一怔,原來除了他事事周全,不想為家裡招禍事之外,伊娘也存著一樣的心思。
「伊娘,除了一些特別大的忌諱,其它的不需要特別去注意,現在是從三品侍郎,還頗得官家心意,所以一般人很少會來招惹。」
「只有跟同級的,可能心中會有些疙瘩,他們後宅的事情,也不清楚,這些就要辛苦你了。」
唐林從不小看女子,就算是在這個限制女子能為的時代,他也遇到了許多有能力、有膽識的女子,像是蘇女醫、成仵作、還有那些敢在公堂上與人對簿的娘子們。
而高官勛貴的女眷,自小習文識禮,有能力更多,所以他和伊娘兩個得互相通通氣,特別是在朝堂上或者平日里對他表現出不喜的官員,提上幾句,伊娘在宴會上也能對她們多一分警惕。
之後,夫妻兩個一起合計,一個說說自己的好友,還有以前對自己有善意的官員,可能擋了哪些官員的道。
另一個說自己的手帕交嫁到了哪家,一些不喜自己的嫁到了哪家,這樣一整合,兩人對於自家的人際關係網,有了清晰的認知。
之後兩人記了幾遍,默契的將紙扔進了碳爐。
八月上旬,唐林他們終於將全國戶籍都整理出來了,看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戶籍冊,何郎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動。
雖然也沒做到很晚,但是,把一個時辰當成兩個時辰用,和以前那悠悠閒閒,吃著點心喝著果酒處理事務的狀態,完全不能比!
隨後,何郎中派人去戶部度支司,讓那邊的官員自己來抄錄,他們就不送過去了。
度支司的郎中聽的莫名其妙,以前吏部可從沒這樣過,不就是一些冊子嘛,丟了也沒什麼事,重新叫人抄一本不就行了。
想歸想,但人還是要派的,於是吳郎中,讓員外郎帶著過去抄錄。
過了兩天,一群人回來,吳郎中看著戶籍冊封面上的記號,問道:「吏部,是將們的事情也給做完了?」
「也不是,戶稅還是要們來預計分配的,不過這樣做讓們方便了很多。對了,唐侍郎說,要是們統計好了,這些冊子最好能拿到吏部封存。」那員外郎說道。
「這不是們抄錄的嗎?為什麼還要拿到吏部?」
「唐侍郎說們用完,這些冊子也是放到庫房裡,還不如交給他,他有旁的用處,跟戶籍有關的。」
吳郎中聽了後,想著這些用完後,的確沒什麼用,以前也都是還給吏部的。
只是這次這些整理的太好了,所以他才想留下來,讓吏部以後都弄成這樣的,可以省他們很多事。
不過想到這個是唐侍郎弄得,短時間內唐侍郎也不會調任,以後,應該不會變,也就同意了。
在大寧開始下發文書,收繳秋稅時,北邊的九夷可就沒這麼安穩了。
寧朝給的招降書已經送給各個部落,而寧朝的邊境也已經做好準備。
特別是舊城牆和新城牆中間那塊地方,保嘉府府衙已經著手修建市集,而最近城門戒嚴,東西無法運輸出去,百姓們無法自由出入。
剛開始百姓有些不滿,但當官府出示九夷的文書後,保嘉府的百姓紛紛表示理解。
看看那文書上寫的什麼狗屁話,讓他們開通集市,價格要便宜,還要求帝姬下嫁。
字裡行間透露出九夷高高在上的態度,氣的邊境百姓紅了眼,恨不得直接跟九夷打一場。
這份文書在邊境傳開後,致使整個保定府路的百姓,全部加進了管門大隊,盯著那些商人,只要是帶著包裹偷偷靠近邊關的,立馬就會被盯梢的百姓舉報。
隨後,他又走了過去,看到紙上的內容,上面寫了跟自家交好的人名,旁邊還有幾句話,其中謹言慎行四個字特別大。
之後就寫了嘉成縣公府的事情,和其中的人際關係。
唐林的人際關係,還有跟一些官員的關係,他都會跟伊娘說一聲。
這次的嘉成縣公府,就是馮軻他們家,不過他雖是馮軻的好友,但馮軻身為六子,並不得家裡重視,所以他之前並沒有同嘉成縣公府有過瓜葛。
「上次喬遷宴時,喻義還有他夫人也一起來過,這次他母親相邀,你去了,只要不失禮即可。」
「若是遇到老夫人可親近幾分,老夫人自小就疼喻義,當初去嘉成縣公府尋他的時候,老夫人還特意出來跟說了會兒話,很是和藹。」唐林指著上面的人名說道。
「而且,這個宴會,成樂他們的家眷應該也會去,所以不必太過擔心,也不用特意去討好誰,照常相處便是。」
伊娘邊聽邊記下,有了唐林說的這些,她心裡也有些底了,兼之的好友她都知道,而上京的這些,她也見過幾面,相處的不錯,這次雖然不是私下小宴,但有認識的人在,總歸好些」
「雖然如此,但還是得好好學學,你現在的官位越來越高,接觸的人地位也高了,就算賣不了好,幫不了你什麼,可也不想無意間得罪什麼人,或者說錯什麼,給你引來麻煩。」
唐林聽後一怔,原來除了他事事周全,不想為家裡招禍事之外,伊娘也存著一樣的心思。
「伊娘,除了一些特別大的忌諱,其它的不需要特別去注意,現在是從三品侍郎,還頗得官家心意,所以一般人很少會來招惹。」
「只有跟同級的,可能心中會有些疙瘩,他們後宅的事情,也不清楚,這些就要辛苦你了。」
唐林從不小看女子,就算是在這個限制女子能為的時代,他也遇到了許多有能力、有膽識的女子,像是蘇女醫、成仵作、還有那些敢在公堂上與人對簿的娘子們。
而高官勛貴的女眷,自小習文識禮,有能力更多,所以他和伊娘兩個得互相通通氣,特別是在朝堂上或者平日里對他表現出不喜的官員,提上幾句,伊娘在宴會上也能對她們多一分警惕。
之後,夫妻兩個一起合計,一個說說自己的好友,還有以前對自己有善意的官員,可能擋了哪些官員的道。
另一個說自己的手帕交嫁到了哪家,一些不喜自己的嫁到了哪家,這樣一整合,兩人對於自家的人際關係網,有了清晰的認知。
之後兩人記了幾遍,默契的將紙扔進了碳爐。
八月上旬,唐林他們終於將全國戶籍都整理出來了,看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戶籍冊,何郎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動。
雖然也沒做到很晚,但是,把一個時辰當成兩個時辰用,和以前那悠悠閒閒,吃著點心喝著果酒處理事務的狀態,完全不能比!
隨後,何郎中派人去戶部度支司,讓那邊的官員自己來抄錄,他們就不送過去了。
度支司的郎中聽的莫名其妙,以前吏部可從沒這樣過,不就是一些冊子嘛,丟了也沒什麼事,重新叫人抄一本不就行了。
想歸想,但人還是要派的,於是吳郎中,讓員外郎帶著過去抄錄。
過了兩天,一群人回來,吳郎中看著戶籍冊封面上的記號,問道:「吏部,是將們的事情也給做完了?」
「也不是,戶稅還是要們來預計分配的,不過這樣做讓們方便了很多。對了,唐侍郎說,要是們統計好了,這些冊子最好能拿到吏部封存。」那員外郎說道。
「這不是們抄錄的嗎?為什麼還要拿到吏部?」
「唐侍郎說們用完,這些冊子也是放到庫房裡,還不如交給他,他有旁的用處,跟戶籍有關的。」
吳郎中聽了後,想著這些用完後,的確沒什麼用,以前也都是還給吏部的。
只是這次這些整理的太好了,所以他才想留下來,讓吏部以後都弄成這樣的,可以省他們很多事。
不過想到這個是唐侍郎弄得,短時間內唐侍郎也不會調任,以後,應該不會變,也就同意了。
在大寧開始下發文書,收繳秋稅時,北邊的九夷可就沒這麼安穩了。
寧朝給的招降書已經送給各個部落,而寧朝的邊境也已經做好準備。
特別是舊城牆和新城牆中間那塊地方,保嘉府府衙已經著手修建市集,而最近城門戒嚴,東西無法運輸出去,百姓們無法自由出入。
剛開始百姓有些不滿,但當官府出示九夷的文書後,保嘉府的百姓紛紛表示理解。
看看那文書上寫的什麼狗屁話,讓他們開通集市,價格要便宜,還要求帝姬下嫁。
字裡行間透露出九夷高高在上的態度,氣的邊境百姓紅了眼,恨不得直接跟九夷打一場。
這份文書在邊境傳開後,致使整個保定府路的百姓,全部加進了管門大隊,盯著那些商人,只要是帶著包裹偷偷靠近邊關的,立馬就會被盯梢的百姓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