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就是,我們總得知道哪些人對林子好,哪些人不好吧!」
「娘你要是覺得無聊,等下次休沐,我陪娘和婉婉出去,定個院子,在上京府開家慈幼院,或者做些別的什麼事。」唐林說道。
「那還是慈幼院,跟孩子待在一塊比聽那些夫人們說話舒服,而且娘都做熟了。」李月娘不假思索地說道。
以前她跟兒媳去參加過宴會,那叫一個憋屈,說話得文文氣氣的。不過偶爾說錯話了,也沒關係,因為她是知府的娘。
現在到了上京,還是不去為妙,萬一被人笑話怎麼辦!
李月娘雖然對於養出這麼一個兒子頗為自得,但是在那些貴夫人面前,難免有些膽怯,那些動作她根本不會做,她也受不了那些眼神。
唐林邊點頭邊盤算起來,他打算在內城靠外的地方買間院子,大多數的棄兒都在外城,可外城人員混雜,唐林不放心妻兒出去,還是在內城好。
第二日不用上朝,時間還算寬裕,起床後,一家人一起用早點,現在他們家已經改成一日三餐了,寧朝有條件的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所以在唐林為官後,他們家的習慣也就改過來了。
吃完後,唐林送伊娘去林府,將小滿送到老師地方。
小早跟著祖父祖母在家待著,只是昨天就說好了,小早雖然有意見,但接受了好處,也只能接受。
唐林點完卯後,回到自己的衙房,戶籍冊子整齊的放在一邊,唐林打算一摞摞看,邊看邊記,將自己覺得不妥的地方記下,然後再思索解決措施。
將保定府路的那一摞拿過來,保定府路是寧朝最北邊的府路,也是跟九夷接壤的府路,一共有九個府,唐林一頁頁翻看,一旁還備著紙筆。
唐林身為吏部右侍郎,下面郎中和員外郎各兩個,嗯,還有主事四個,若干個胥吏,全部在一個大屋子裡辦公。
不過身為侍郎,唐林在這個屋子裡有專門的隔間,只是這次的冊子著實有點多,所以就放到外面來了。
吏部右侍郎除了偶爾會被吏部尚書指派工作外,主要還是處理司封、考功這兩司事務。
兩司里本就有一個郎中和一個員外郎,唐林他們要做的就是督查,還有看他們送上來的奏章。
考功的主要是哪些官員考課評為下等,要降級了,或者是連年上等,可以升官了等等。
而唐林就要檢查他們是否有錯漏,這個考課是否屬實,然後在奏章上蓋章,呈交上去,再由尚書蓋章,那麼此事就可以由本司調度了。
而司封,包攬的事情多一點,封爵、贈官、命婦封蔭等等都歸他們上奏,之後唐林核實,蓋上印章,再交給尚書蓋章。
這兩個司,事情少時極少,多時極多,考功最為繁瑣,每年年底是最忙的時候,統計官員的政績、嚴格對照細則進行考核,由本司根據官員的空缺情況,進行調任。
而司封就正好是在考功忙完之後,官員一年的政績出來,就可以開始封蔭、封爵了,其他時候,可能就是某一官員特別突出,才給蔭封,總的來說,事情也不多。
也幸好,現在是兩司最清閒的時候,給了唐林一些時間,不用兩手抓。
這幾日,唐林帶著手下整理戶籍冊子,將最新的和之前的對比,或增或減,唐林將其寫在紙條上,等干後,讓胥吏夾在那一頁。
並且唐林還拿出了永興府之前的冊子,讓他們根據樣式抄錄。
一戶的戶主姓名,其妻、其子皆在一列,又在左下角寫上年齡。人口眾多的,就多寫幾列。
全部抄錄完後,又在該府冊子的封頁處,寫上此為何年所查,該府為上府還是下府,共有幾戶,比之上次多了幾戶或是少了幾戶,全部寫在封頁處。
何郎中拿著已經裝好的保定府的戶籍冊子,又看看那九十九本冊子,眼前一黑,這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去。
不過除了第一本稍微慢了點,後面的就快了很多,這一日,竟然真把保定府路,這一路的冊子整理出來了。
看到那些整理的清楚明了的冊子,何郎中開口說道:「唐侍郎,這些整理好後,送到戶部,得讓戶部那些人好好保存,萬不可損毀了。」
「這個得讓他們自己來抄錄一份,這些以後還有旁的用處呢!」唐林說道。
總算將一路的冊子都整理完了,唐林用手輕輕按壓鼻樑,這一日看了這麼多冊子,眼睛有些酸澀。
看還未到下衙的時間,唐林決定明天不能這麼緊了,中間要讓眼睛休息一下,他可不想變成近視。
下衙後,唐林先去林府接伊娘,之後又去了老師地方,接小滿,順便跟老師說了會兒話。
葉楚山看著這個弟子,又自豪又擔憂,說道:「朝會上的事情,我聽你師兄說了,這次你沒做錯,但是太鋒芒畢露了。如今,你怕是成為了不少人的眼中釘。」
「老師,這九夷實在不要臉。」唐林也不想這樣,第一次上朝,就出這麼大風頭。
「這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在,你進了政事堂,只要這次對策得用,日後你怕是能成為政事堂的常客。」
「娘你要是覺得無聊,等下次休沐,我陪娘和婉婉出去,定個院子,在上京府開家慈幼院,或者做些別的什麼事。」唐林說道。
「那還是慈幼院,跟孩子待在一塊比聽那些夫人們說話舒服,而且娘都做熟了。」李月娘不假思索地說道。
以前她跟兒媳去參加過宴會,那叫一個憋屈,說話得文文氣氣的。不過偶爾說錯話了,也沒關係,因為她是知府的娘。
現在到了上京,還是不去為妙,萬一被人笑話怎麼辦!
李月娘雖然對於養出這麼一個兒子頗為自得,但是在那些貴夫人面前,難免有些膽怯,那些動作她根本不會做,她也受不了那些眼神。
唐林邊點頭邊盤算起來,他打算在內城靠外的地方買間院子,大多數的棄兒都在外城,可外城人員混雜,唐林不放心妻兒出去,還是在內城好。
第二日不用上朝,時間還算寬裕,起床後,一家人一起用早點,現在他們家已經改成一日三餐了,寧朝有條件的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所以在唐林為官後,他們家的習慣也就改過來了。
吃完後,唐林送伊娘去林府,將小滿送到老師地方。
小早跟著祖父祖母在家待著,只是昨天就說好了,小早雖然有意見,但接受了好處,也只能接受。
唐林點完卯後,回到自己的衙房,戶籍冊子整齊的放在一邊,唐林打算一摞摞看,邊看邊記,將自己覺得不妥的地方記下,然後再思索解決措施。
將保定府路的那一摞拿過來,保定府路是寧朝最北邊的府路,也是跟九夷接壤的府路,一共有九個府,唐林一頁頁翻看,一旁還備著紙筆。
唐林身為吏部右侍郎,下面郎中和員外郎各兩個,嗯,還有主事四個,若干個胥吏,全部在一個大屋子裡辦公。
不過身為侍郎,唐林在這個屋子裡有專門的隔間,只是這次的冊子著實有點多,所以就放到外面來了。
吏部右侍郎除了偶爾會被吏部尚書指派工作外,主要還是處理司封、考功這兩司事務。
兩司里本就有一個郎中和一個員外郎,唐林他們要做的就是督查,還有看他們送上來的奏章。
考功的主要是哪些官員考課評為下等,要降級了,或者是連年上等,可以升官了等等。
而唐林就要檢查他們是否有錯漏,這個考課是否屬實,然後在奏章上蓋章,呈交上去,再由尚書蓋章,那麼此事就可以由本司調度了。
而司封,包攬的事情多一點,封爵、贈官、命婦封蔭等等都歸他們上奏,之後唐林核實,蓋上印章,再交給尚書蓋章。
這兩個司,事情少時極少,多時極多,考功最為繁瑣,每年年底是最忙的時候,統計官員的政績、嚴格對照細則進行考核,由本司根據官員的空缺情況,進行調任。
而司封就正好是在考功忙完之後,官員一年的政績出來,就可以開始封蔭、封爵了,其他時候,可能就是某一官員特別突出,才給蔭封,總的來說,事情也不多。
也幸好,現在是兩司最清閒的時候,給了唐林一些時間,不用兩手抓。
這幾日,唐林帶著手下整理戶籍冊子,將最新的和之前的對比,或增或減,唐林將其寫在紙條上,等干後,讓胥吏夾在那一頁。
並且唐林還拿出了永興府之前的冊子,讓他們根據樣式抄錄。
一戶的戶主姓名,其妻、其子皆在一列,又在左下角寫上年齡。人口眾多的,就多寫幾列。
全部抄錄完後,又在該府冊子的封頁處,寫上此為何年所查,該府為上府還是下府,共有幾戶,比之上次多了幾戶或是少了幾戶,全部寫在封頁處。
何郎中拿著已經裝好的保定府的戶籍冊子,又看看那九十九本冊子,眼前一黑,這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去。
不過除了第一本稍微慢了點,後面的就快了很多,這一日,竟然真把保定府路,這一路的冊子整理出來了。
看到那些整理的清楚明了的冊子,何郎中開口說道:「唐侍郎,這些整理好後,送到戶部,得讓戶部那些人好好保存,萬不可損毀了。」
「這個得讓他們自己來抄錄一份,這些以後還有旁的用處呢!」唐林說道。
總算將一路的冊子都整理完了,唐林用手輕輕按壓鼻樑,這一日看了這麼多冊子,眼睛有些酸澀。
看還未到下衙的時間,唐林決定明天不能這麼緊了,中間要讓眼睛休息一下,他可不想變成近視。
下衙後,唐林先去林府接伊娘,之後又去了老師地方,接小滿,順便跟老師說了會兒話。
葉楚山看著這個弟子,又自豪又擔憂,說道:「朝會上的事情,我聽你師兄說了,這次你沒做錯,但是太鋒芒畢露了。如今,你怕是成為了不少人的眼中釘。」
「老師,這九夷實在不要臉。」唐林也不想這樣,第一次上朝,就出這麼大風頭。
「這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在,你進了政事堂,只要這次對策得用,日後你怕是能成為政事堂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