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這也是沈家夫婦願意看到的結果,君至是個重情重義的孩子,倆孩子青梅竹馬,沈歸又是一心一意的念著君至,為了他才落下這麼一樁病。心病須得心藥醫,君至便是沈歸的藥。他願意娶,那便是最好不過了。

  兩月後,皇帝賜婚丞相君至,新娘是他的青梅竹馬,沈氏阿歸。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第三章 雙線番外

  A.(女主視角為主線)

  君至派了很多人去找沈歸。

  然而記憶里顧盼生輝的女子,卻恍如人間蒸發,遍尋不得。

  君至三十歲時,倒在了案牘上。

  形銷骨立,終生未娶。

  養子按他生前所願,扶靈柩,回到小鎮安葬。

  陪葬的只有兩樣,一隻玉蝶簪,一個小木盒。

  玉蝶終究沒有落在沈歸的發間,被小心保存的月餅也早已霉爛。

  安頓完之後,養子將離時,卻在鎮口被一青年攔下,風塵僕僕,問他姓甚名誰,是哪家的。

  君歸。

  養父為他取名,君歸。

  那青年驀然紅了雙眼,咬牙切齒地低喃,不值……不值。

  含著複雜的恨意,與命運無常的滄桑。

  青年轉身走了,此後,君歸再沒見過他。

  小鎮郊外,有一座青冢,立著墓碑,十年風霜,字跡已模糊。

  青年跪在墓前,默默擦拭著石碑,直到那字跡,漸漸清晰。

  阿姐……君至,就葬在你身邊。他來得這樣遲,阿姐……

  沈襄絮絮叨叨地說了好些話,這大約是他這些年來,說得最多的一次。

  沈歸,在春寒料峭的一天,香消玉殞。

  她灰敗著臉色,氣若遊絲,斷斷續續地求沈老爺,把她葬在故土,立一座墓碑,碑上刻字,君氏沈歸之墓。

  好讓她,在地下也能有個由頭,等著他。

  沈夫人哭得背過氣去,沈老爺紅了眼眶,終究還是答應了。

  紅箋向壁字模糊,曲闌深處重相見,日日盼君至。

  B.(男主視角為主線)

  失而復得,君至待沈歸如至寶。

  沈歸說什麼便是什麼,要做什麼便做什麼,有什麼想吃的想玩的,都有君至巴巴地送來,這架勢,看得沈夫人都覺得有些過火。

  沈夫人暗地裡,拉了沈歸叮囑,差不多就行了。沈歸耳尖紅了,卻是笑得有些無奈,君至偏要如此,她攔也是攔他不住。

  沈夫人便又去找君至,見他揣著一包桂花酥急匆匆往內室走,正欲開口,君至倒先問候,幾句下來便要找沈歸,說是剛出爐的桂花酥,最是美味,過了時候就不美了。

  沈夫人看他額上細汗點點,臉上卻泛著甜蜜的笑意,忽然覺得,兒孫自有兒孫福,由他們去罷!

  沈歸到底是因著病,身子弱了許多。君至又立了大功,便向皇帝請示,其餘獎勵皆可拋,唯求一名老太醫,與內子醫治。

  皇帝笑他兒女情長,御賜一金科太醫,常住相府,專給沈歸調養。

  沈歸三年無所出,京中便有人勸君至納妾,還有人直接送了他幾位美婢。

  君至冷著一張臉,轉手便參了那人一本,說他貪圖美色,不思進取。又將那幾人,退了回去,直言一生得一妻足矣,且沈歸身子弱,多調養幾年再生養才不會虧損太過。

  從此京中無人不知,丞相大人愛妻如命。

  又兩年,沈歸誕下一子。君至頭一次知道,女人生產,原是這樣難熬的一件事。他的阿歸躺在產床上,臉色蒼白,閉著眼睛,凌亂的髮絲黏在臉上,君至顫著手探了探她的鼻息,雖微弱,卻綿長。

  沈歸的那次生產嚇壞了君至,說什麼也不願再要第二胎。

  兩人一生便只得一子,君至給他取名,君歸。

  君歸漸漸長大,讀書隨了父親的天賦,長相卻像足了他的母親,尤其是母子二人如出一轍的眉眼。每每君歸闖了禍,便眼巴巴地瞅著父親,父親便會心軟。

  又一年中秋,父子二人在院中賞月吟詩。沈歸拈了切成小塊的月餅,慢慢吃著。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