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歸拉著君至玩家家酒的時候,偏要自己當新郎,君至做新娘。一群小孩子,像模像樣地採納拜堂。夫妻對拜的時候,君至聽到了自己擂鼓般的心跳。他一向早熟,與這些懵懂孩童相比,早已知道“夫妻”的含義,忽而想到未來的妻子是沈歸,當真臉便熱了起來。

  那段時日,大約是自己一生中最無憂最快樂的時候罷!

  阿娘終是沒有熬過那年的冬天,撒手人寰,臨去前,沒能見上心念之人。君老爺風塵僕僕地趕回來,所見唯有阿娘的棺槨。

  君至冷眼看著他追悔莫及的模樣,心裡卻沒有一絲波瀾。他看到沈歸跟著沈伯母一起來弔唁,她好像想過來,卻被沈伯母拉住了。這個場合,確實不合適。

  沈伯母說逝者已逝,活著的人終究是要往前看的。

  跪在阿娘的靈堂,君至沒想到,沈歸會在這時候來這裡。

  她是偷偷來的。聲音很輕,喚他君哥哥。

  他以為她還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卻見她默默跪了下來。

  過了很久,也許只是一瞬,他問她為什麼過來,聲音一出口,嘶啞乾澀。他忽然怕她會嫌棄現在這樣的自己,也像阿娘一樣,離他而去。

  她說想來看看阿娘,還有......他。

  她還說,阿娘若是看到他如此,在天之靈也難安息。

  她的聲音很輕,君至卻還是能輕易聽出裡面的擔憂、難過......與心疼。

  阿娘去世的時候沒哭,見到君老爺的時候沒哭,聽旁人弔唁安慰的時候也沒有哭,卻在聽到她這句話的時候,眼淚就猝不及防地成串砸在了地上。

  他聽見她起身的聲音,他想,自己這副軟弱的樣子,怕是惹她嫌了罷!身子蜷得更低,想要避過她。

  背上驀然一暖,她軟軟的小手,向阿娘一樣,每每在他難過的時候,輕輕拍著。她哼著的小調,平和安寧,是幼時聽過的,沈伯母哄她入睡的曲調。

  就讓他再軟弱一次,這次過後,便再也不會了。君至埋首在她的頸側,眼淚濡濕了她的肩膀。整整一夜,沈歸便這樣,抱著他,哼著那曲調,不曾停歇。

  那夜的沈歸,沒有平日的古靈精怪,活潑開朗,卻像他阿娘一樣,柔柔地,將他裂開的傷口,一一撫平。

  君老爺又外出了,阿娘去世不足三月,他便匆匆離去。人心涼薄,原來可至於此。

  沒了阿娘,便再沒了來路。君至從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明白,人生只能靠自己。他把自己關在屋裡,沒日沒夜地讀書,他沒有過人的武力,也不願和君老爺一樣經商,便唯有一條路,科舉入仕!

  沈歸也被拘在了家中,聽說是沈伯母親自教養,要讓她在及笄前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家閨秀。

  君至其實覺得,沈歸原來那樣就很好,率真又可愛。

  他與沈歸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阿娘去後的第一個中秋,君老爺沒有回來。他揮去僕役,獨自一人坐在院子裡,望著一盤冷月,心裡亂糟糟的。

  聽見有敲門聲,開門卻是沈歸。她穿著鵝黃色的衣裳,手裡還托著一盤糕點,在他愣怔地時候塞到他手裡,與他講有驚喜之後,便飛速跑開了。

  他端著一盤糕點,精緻小巧的各色點心裡,一眼注意到的卻是一個形狀有些奇怪的月餅。拈起來咬了一口,味道卻像是阿娘的手藝!君至忽而想起,沈歸是曾向阿娘討教過怎麼做點心的。

  那個月餅,他沒捨得吃完,好好地保存在了盒子裡。

  送年禮的時候,十三歲的她穿了一件大紅的披風,在白皚皚的風雪裡,美得驚心動魄。

  花朝節的時候,君至坐在萬福樓的雅間裡,望著神采飛揚,顧盼生輝的沈歸,十五歲的沈歸,已經展露出她明媚至極的美,他忽然好怕這樣的自己,配不上她。

  他看見沈歸看上了那個玉蝶簪子,卻因囊中羞澀,萬分不舍地離開,於是便買了來,想著哪日便送與她。她那麼好看,這玉簪,合該是她的。

  君至,要上京趕考了。這是他給自己預定的路,不能動搖。

  走的那天,小鎮外的那顆柳樹,沈歸,就站在樹下。他遠遠看見沈歸兩手藏在寬大的衣袖裡,便知她有東西要送他。

  這是今年他與沈歸的第一次見面,卻是為了離別。

  又長了一歲,沈歸的個頭似乎也高了不少,穿了一身綠衣,頭上一隻簡單的玉釵,粉面紅唇,在日光下,甚至能看到她臉上細小的絨毛。

  他想,若是阿歸讓他留下,他該是會留下罷!

  走到近前,沈歸便說她身無長物,唯有繡工還能勉強,便送香囊一隻與我。她雖極力保持平靜,然而君至還是像幼時一樣,輕易便讀懂了她的情緒。

  沈歸,是想挽留他的。他,心底也是期盼的。

  然而,沈歸再沒有說什麼,只是見他沒有立刻接下,有些急忙地,想將香囊塞給他。君至從這一個動作里,依稀看到了她幼年時的模樣,和那年中秋時,不成形狀的月餅。

  他忽然想伸手,抱抱她。這麼想著,便伸出了手。

  小巧玲瓏的香囊,落在了掌心。

  君至看到沈歸暗暗鬆了一口氣的模樣,終究是收回手,笑著說,謝謝沈妹妹。

  你看,他連阿歸,都不能再喚了。

  考上狀元,是他計劃中的事情,他也不會允許出了差錯。

章節目錄